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珥专利>正文

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37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坐垫和车把手,其自行车的前进驱动部分设置在后轮上,所述前进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后轮中心的转子,设置在转子内的平衡轴,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的后叉支撑轴承,和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后叉支撑轴承外侧的飞轮,其中两飞轮上均设有脚踏集成,且两脚踏集成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所述的脚踏集成由外力作用通过飞轮与平衡轴产生扭力,同步飞轮传动转子,转子旋转带动通过钢丝连接的后轮旋转并驱动前轮及自行车前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许多零部件,使自行车重量减轻,而且使购车者大大减少了购车成本;取消了大链轮和链条,可避免断链、卡衣物等安全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坐垫和车把手,其自行车的前进驱动部分设置在后轮上,所述前进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后轮中心的转子,设置在转子内的平衡轴,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的后叉支撑轴承,和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后叉支撑轴承外侧的飞轮,其中两飞轮上均设有脚踏集成,且两脚踏集成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所述的脚踏集成由外力作用通过飞轮与平衡轴产生扭力,同步飞轮传动转子,转子旋转带动通过钢丝连接的后轮旋转并驱动前轮及自行车前进。本技术取消了许多零部件,使自行车重量减轻,而且使购车者大大减少了购车成本;取消了大链轮和链条,可避免断链、卡衣物等安全事故发生。【专利说明】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非机动车之自行车,特别指一种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最初由法国人西夫拉克于1790年专利技术。两百多年来,普通群众为了出行的方便,都希望能拥有一辆结构简单,价廉物美,骑乘轻便的自行车。为此,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对自行车进行改进和改造。但直到今天,自行车还是改变不了链条传动的传统模式,没有满足人们对自行车的新期盼和新要求,也限制了自行车的普及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实用价值高,同时满足人们低碳环保、快捷出行的需要,在方便人们骑乘、减少购车成本的前提下,对自行车的整车结构和驱动形式加以改造和创新的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坐垫和车把手,其自行车的前进驱动部分设置在后轮上,所述前进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后轮中心的转子,设置在转子内的平衡轴,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的后叉支撑轴承,和对称设置在转子两端、后叉支撑轴承外侧的飞轮,其中两飞轮上均设有脚踏集成,且两脚踏集成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所述的脚踏集成由外力作用通过飞轮与平衡轴产生扭力,同步飞轮传动转子,转子旋转带动通过钢丝连接的后轮旋转并驱动前轮及自行车前进。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彻底改变了自行车以链条单边传动的传统模式,使自行车从此变得轻便、简单、耐用,为自行车更新换代,像水珠笔取代钢笔一样得到普及,开创了美好前景。本技术取消了许多零部件,使自行车重量减轻,而且使购车者大大减少了购车成本;取消了大链轮和链条,可避免断链、卡衣物等安全事故发生。本技术彻底改变了自行车自1790年问世以来的链条传动的传统模式,不仅结构简单、科学合理、骑乘轻便,而且制造技术要求低、流程短、投资少、见效快。因而是目前对普通自行车更新换代,满足人们低碳环保、快捷出行需要的最理想的代步工具,具有很高的实施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进驱动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前进驱动部分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3可知,本技术包括前轮14、后轮13、车架12、坐垫和车把手11,其自行车的前进驱动部分设置在后轮13上,所述前进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后轮13中心的转子1,设置在转子I内的平衡轴4,对称设置在转子I两端的后叉支撑轴承6,和对称设置在转子I两端、后叉支撑轴承6外侧的飞轮5,其中两飞轮5上均设有脚踏集成10,且两脚踏集成10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所述的脚踏集成10由外力作用通过飞轮5与平衡轴4产生扭力,同步飞轮5传动转子1,转子I旋转带动通过钢丝9连接的后轮13旋转并驱动前轮14及自行车前进。本技术所述的转子I上、两后叉支撑轴承6内侧对称设置有钢丝穿环8,且钢丝穿环8通过钢丝9连接后轮13的轮箍,钢丝穿环8与转子I同步旋转并通过钢丝9带动后轮13前进。所述的平衡轴4连接左、右脚踏集成10,平衡轴4的两端为方形笋头。所述的飞轮5外侧设置有平衡轴锁板3,平衡轴锁板3与平衡轴4的方形笋头锁紧并固定左、右脚踏集成10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所述的后叉支撑轴承6对称安装在转子I上,其外环固定连接后叉7承重,内环与转子I同步旋转。所述的脚踏集成10包括焊接在飞轮5外箍上的脚踏杆2,和固定在脚踏杆2外端的脚踏板。所述的车架12为马鞍形结构车架。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本技术车架为马鞍形,取消大链轮和链条,改单边驱动为双边驱动,在后轮花鼓筒钢丝穿环左右侧各装一个后叉支架轴承和一个飞轮;将脚踏杆焊在飞轮外箍上,直接驱动自行车前进。根据自行车的飞轮传动和杠杆原理,改自行车后轮花鼓筒为转子,在两道钢丝穿环外侧,各装一个后叉支架轴承和飞轮;在左、右飞轮上焊上脚踏杆;改后轴为平衡轴,平衡轴两端为方形笋头,由附着于脚踏杆之方孔锁板,套住平衡轴之方形笋头将其锁牢,以使两侧脚踏杆,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左、右脚踏集成直接驱动飞轮前进。本技术主要部件的作用及结构原理:本技术中转子1:装在后轮中心,是本技术动力核心,由飞轮传动;脚踏杆2:焊在飞轮外箍上,装上脚踏板,直接驱动飞轮前进;平衡轴锁板3:装在左、右脚踏杆外侧,用来锁住平衡轴,使左、右脚踏杆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脚踏集成驱动飞轮前进;平衡轴4:装在转子内,两端为方形笋头,起联接左、右脚踏集成作用,被锁板锁住以后,在运动中产生扭力;飞轮5:装在转子两侧,是转子的动力来源;后叉支撑轴承6:装在转子上,位置在钢丝穿环和飞轮之间,起着承重和便于转子自由运动的作用;后叉7:装在轴承上,是骑乘和负重的主要支撑;钢丝穿环8:装自行车钢丝用;钢丝9:联结自行车轮箍用;脚踏集成10:由脚踏杆,脚踏板组成。本技术工艺原理:本技术取消了链条传动装置,利用杠杆和大轮带小轮原理,改由脚踏集成,直接驱动飞轮前进,同样是自行车速度,而且比链条传动之自行车,更省力、更省功、更省料、更实用。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一种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包括前轮(14)、后轮(13)、车架(12)、坐垫和车把手(11 ),其特征在于自行车的前进驱动部分设置在后轮(13)上,所述前进驱动部分包括: 设置在后轮(13)中心的转子(1),设置在转子(I)内的平衡轴(4),对称设置在转子(I)两端的后叉支撑轴承(6),和对称设置在转子(I)两端、后叉支撑轴承(6)外侧的飞轮(5),其中两飞轮(5)上均设有脚踏集成(10),且两脚踏集成(10)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 所述的脚踏集成(10)由外力作用通过飞轮(5)与平衡轴(4)产生扭力,同步飞轮(5)传动转子(I ),转子(I)旋转带动通过钢丝(9)连接的后轮(13)旋转并驱动前轮(14)及自行车前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双脚踏集成直驱飞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I)上、两后叉支撑轴承(6)内侧对称设置有钢丝穿环(8),且钢丝穿环(8)通过钢丝(9)连接后轮(13)的轮箍,钢丝穿环(8)与转子(I)同步旋转并通过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珥
申请(专利权)人:左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