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珥专利>正文

简易钢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12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钢笔,它由笔尖、尖套、导水管、笔胆、笔杆构成,与现有钢笔比较,省去了笔舌、笔颈、贮水芯等部件。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不仅减少了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笔的使用质量,可以延长笔的使用寿命,适合于制造成高中档钢笔和一次性使用钢笔,可作为现有钢笔的更新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来水笔。
技术介绍
从1888年美国人乔治·派克专利技术钢笔至今,钢笔仍为人类的主要书写工具。但百多年来,钢笔除外观有些变化外,其内部结构,特别是笔尖部分,一直没有大的变化,所以,现今流行的钢笔一直存在着下述缺点1、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制造工序多、成本高。2、笔尖裸露者,易干笔断水,且因笔尖裸露太长,不仅一瓶墨水难以吸尽,吸水时还极易玷污身手衣物。包尖钢笔则易堵塞,清洗维修不便。3、因为笔尖为轴瓦形,只能装在笔颈的一侧,故有向心力,弹性小,书写时使转不便,特别是书写变化多端的汉字,更难以挥洒自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钢笔,除笔杆、笔帽与现今流行钢笔结构相同外,主要是对笔尖部分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和革新,使笔尖部分简化为只有尖套和喉舌式笔尖两个部件。这种简易钢笔由笔尖、尖套、导水管、笔胆、笔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笔尖的居中位置有透气孔,透气孔前端为舌状笔尖、开有单缝隙,后端有凹槽和喉状栅栏,尾端的“V”形缺口与导水管相接;尖套为流线型,尖套前端的中心位置有与笔尖长宽相等、厚度比笔尖厚的扁孔,扁孔上有与笔尖缝隙相吻合的渗水缝线,在尖套后半部内有导水管插孔和多条间距相等的渗水缝线。装配时,在尖套尾端插上导水管、套上笔胆,将喉舌式笔尖插入前端扁孔之中,利用喉舌式笔尖自身的弹性和张力,即可卡住书写。本技术结构简单,与现有钢笔比较,省去了笔舌、笔颈、贮水芯等部件。其优越性在于在其流线型尖套后半部分内侧有导水管插孔和若干渗水缝线。当导水管插入后,胆内墨水即沿导水管渗入缝线,经由喉舌式笔尖集水缺口引入喉状栅栏贮存后,随时渗入笔尖前端缝隙中,以供书写之需。因为笔尖为喉舌式,居于四面包围、内部贮水、渗水、导水(气)功能良好的尖套中,尖套前端上露出一点点笔尖,所以,不仅解决了一瓶水难以吸尽的状况,而且可以保证笔尖不会出现干渴断水现象。又由于笔尖居于尖套中心位置,且为平板不锈钢(或K金)笔尖,不仅弹性好,还可以四面着纸,随意使转,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笔的使用质量和书写效果。尤其是,由于该技术结构科学、合理,省去了许多零部件,从而减少了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可降低生产成本三分之一以上)。本技术可依据材料和消费者的需求,制造成高、中档钢笔和一次性使用钢笔,可作为现有钢笔的更新换代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笔头部分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A-A图;图4是图1的B-B图;图5是图1的C-C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笔尖1、尖套2、导水管3、笔胆5、笔杆4构成,如图2所示,笔尖1的居中位置有透气孔6,透气孔6前端为舌状笔尖,开有单缝隙11,后端有凹槽12(如图4)和喉状栅栏7,尾端有“V”型缺口10,V型缺口6与导水管3相连接,尖套2为流线型,尖套2前端的中心位置有与笔尖1长宽相等、厚度比笔尖1厚的扁孔9(如图3、图4),扁孔9上有与笔尖缝隙11相吻合的渗水缝线8(如图5),在尖套后半部内有导水管插孔和四条间距相等的渗水缝线8。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钢笔,由笔尖、尖套、导水管、笔胆、笔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笔尖的居中位置有透气孔,透气孔前端为舌状笔尖,开有单缝隙,后端有凹槽和喉状栅栏,尾端的“V”形缺口与导水管相接;尖套为流线型,尖套前端的中心位置有与笔尖长宽相等、厚度比笔尖厚的扁孔,扁孔上有与笔尖缝隙相吻合的渗水缝线,在尖套后半部内有导水管插孔和多条间距相等的渗水缝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钢笔,它由笔尖、尖套、导水管、笔胆、笔杆构成,与现有钢笔比较,省去了笔舌、笔颈、贮水芯等部件。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不仅减少了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笔的使用质量,可以延长笔的使用寿命,适合于制造成高中档钢笔和一次性使用钢笔,可作为现有钢笔的更新换代产品。文档编号B43K1/00GK2508968SQ0124952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左珥 申请人:左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钢笔,由笔尖、尖套、导水管、笔胆、笔杆构成,其特征在于:笔尖的居中位置有透气孔,透气孔前端为舌状笔尖,开有单缝隙,后端有凹槽和喉状栅栏,尾端的“V”形缺口与导水管相接;尖套为流线型,尖套前端的中心位置有与笔尖长宽相等、厚度比笔尖厚的扁孔,扁孔上有与笔尖缝隙相吻合的渗水缝线,在尖套后半部内有导水管插孔和多条间距相等的渗水缝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珥
申请(专利权)人:左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