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930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包括有机架、压榨装置和送料装置;该压榨装置包括有榨膛及榨轴,该榨轴由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该送料装置具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通前述进料口,该压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第一加热控制装置,该送料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感温装置,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一第二加热控制装置。藉此,通过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分别对第一加热感温装置和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进行控制,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油料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或间断加热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压榨效果,为使用者带来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包括有机架、压榨装置和送料装置;该压榨装置包括有榨膛及榨轴,该榨轴由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该送料装置具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通前述进料口,该压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第一加热控制装置,该送料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感温装置,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一第二加热控制装置。藉此,通过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分别对第一加热感温装置和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进行控制,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油料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或间断加热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压榨效果,为使用者带来方便。【专利说明】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可分为水压机制油机、螺杆榨油机、新型液压榨油机、高效精滤榨油机。为提高有效的压榨效果,现有的榨油机内一般都设置有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对油料进行加热,以便于对油料实施很好的压榨,然而,现有的榨油机的加热温度仅为一种温度,温度不可根据不同的油料进行适当的调节,导致榨油机的压榨效果依然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榨油机压榨效果依然欠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的榨油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压榨装置和送料装置;该压榨装置包括有榨膛以及设置于榨膛内的榨轴,该榨膛具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油槽,该榨轴由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该送料装置具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通前述进料口,该压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一用于根据不同油料调控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第一加热控制装置,该送料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感温装置,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连接有一用于根据不同油料调控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第二加热控制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为炒料式送料装置,其包括有上端开口的储料桶以及设置于储料桶上的炒料机构,前述出料口设置于储料桶的底部,该第二加热感温装置套设于储料桶的外侧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为喂料式送料装置,其包括有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喂料螺杆,该喂料螺杆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前述出料口设置于外壳的一端底部,外壳的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入料口,该入料口上设置有料斗,前述第二加热感温装置套设于外壳的外侧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喂料螺杆与榨轴彼此平行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感温装置包括有发热体以及导电装置,该发热体设置于榨轴内,导电装置设置于榨轴的外端,导电装置连接发热体,前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连接导电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体轴向延伸设置于榨轴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分别对第一加热感温装置和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进行控制,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油料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或间断加热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压榨效果,为使用者带来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机架20、压榨装置21、榨膛22、榨轴201、进料口202、出渣口203、出油槽30、送料装置31、储料桶32、炒料机构33、外壳34、喂料螺杆301、出料口302、入料口40、驱动机构50、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1、发热体52、导电装置60、第一加热控制装置70、第二加热感温装置80、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01、驱动电机102、料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设置于机架10上的压榨装置20和送料装置30。其中,该压榨装置20包括有榨膛21以及设置于榨膛21内的榨轴22,该榨膛22具有进料口 201、出渣口 202和出油槽203,该榨轴22由一驱动机构40带动转动,该驱动机构40为驱动电机,不以为限;且,该压榨装置20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0,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0连接有一用于根据不同油料调控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第一加热控制装置60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0包括有发热体51以及导电装置52,该发热体51设置于榨轴22内,导电装置52设置于榨轴22的外端,导电装置52连接发热体51,前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60连接导电装置52。并且,该发热体51轴向延伸设置于榨轴22内,以更好地对油料进行均匀加热。该送料装置30具有 出料口 301,该出料口 301连通前述进料口 201,该送料装置30上设置有用于对油料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连接有一用于根据不同油料调控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第二加热控制装置80。在本实施例中,该送料装置30为炒料式送料装置,其包括有上端开口的储料桶31以及设置于储料桶31上的炒料机构32,前述出料口 301设置于储料桶31的底部,该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套设于储料桶31的外侧面上。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油料被堆放于储料桶31内,根据油料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60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80上设定好所需温度,经过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0的第一次加热后,油料在炒料机构32的作用下经出料口 301进入榨膛21内,然后由驱动机构40带动榨轴22转动而对油料进行油液的榨取,同时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对油料进行第二次加热,榨取出的油液从出油槽203流出。请参照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送料装置30为喂料式送料装置,其包括有外壳33以及设置于外壳33内的喂料螺杆34,该喂料螺杆34由驱动电机101带动转动,前述出料口 301设置于外壳33的一端底部,外壳33的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入料口 302,该入料口 302上设置有料斗102,前述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套设于外壳33的外侧面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喂料螺杆34与榨轴22彼此平行设置。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油料被堆放于料斗102内,根据油料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60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80上设定好所需温度,油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外壳33内,并在喂料螺杆34的作用下向出料口 301移动,与此同时,该第一加热感温装置50对油料实施了第一次加热,当油料到达出料口 301后,油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榨膛21内,然后由驱动机构40带动榨轴22转动而对油料进行油液的榨取,同时第二加热感温装置70对油料进行第二次加热,榨取出的油液从出油槽203流出。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分别对第一加热感温装置和第二加热感温装置进行控制,如此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油料设定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铁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赢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