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23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板状送秧台通过滑道、滑轮倾斜支撑在机体上,在送秧台下部的方形空缺处设置安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送秧带,主、被动带轮的内孔壁设置棘轮齿,与主、被动带轮轴及其上的棘爪构成内接棘轮机构。所述的送秧台放秧面上纵向设置梯形的定位条,所述的送秧带上横向设置梯形的定位条。该送秧装置适用于钵毯状苗的纵、横向精确送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的送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机械化移栽所用的秧苗有毯状秧苗和钵形秧苗两种形式。毯状秧苗主要用于插秧机的用秧。通常,毯状秧苗通过插秧机的送秧装置送到秧门处,由秧爪穿过秧门从整块秧苗中抓取一矩型面积的秧毯插入田中,矩型面积秧毯上的秧苗数决定了插秧的每穴株数,一般抓取的秧苗为3-5株,多时6株以上。钵形秧苗用于抛秧机和播秧机,通过拔或顶等方式将钵苗从钵碗中取出再拨入田中。这种钵形秧苗可实现每穴1-2株的精量稀植,但取秧机构复杂,难度大,目前尚未有推广应用的机型。钵毯状苗是将毯状苗和钵形苗结合起来的一种育秧方式。这种钵毯状苗的下部是各相互独立的钵体,上部则连在一起象毯状苗,可放在插秧机的送秧台上,代替毯状苗插秧,以达到利用插秧机的成熟技术实现钵形苗的精量稀植的优势。但现有插秧机上的送秧装置不满足钵毯状苗的精确输送要求:因为脱离秧盘后,钵毯状苗下部的各独立钵体强度不够支撑整毯秧苗,受挤压易变形,而现有秧台和送秧带上都没有定位装置,使得钵苗随秧台横向移位、随送秧带纵向进给时产生累积误差,使秧苗不能准确送到秧门,而出现秧爪不能精确取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可以实现钵毯状苗的横向、纵向精确送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送秧台、送秧带、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棘轮机构;板状送秧台通过滑道、滑轮倾斜支撑在机体上,在送秧台下部的方形空缺处设置安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送秧带,主动带轮的内孔壁设置棘轮齿,与主动带轮轴、其上固定的棘爪、弹簧构成内接棘轮机构,送秧台放秧面上设置梯形的纵向定位条,送秧带上设置梯形的横向定位条。-->所述的送秧台的纵向定位条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列间槽宽相同;所述的送秧带上的横向定位条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行间槽宽相同。所述的板状送秧台根据插秧的行数,是整体形或由几块相同的秧台组合形成。本技术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在秧台上设置的纵向梯形条状突起,可以使钵毯状苗底部的钵体得到支撑和横向定位,当秧苗随秧台横向送给时,不会产生横向移位的累积误差;在送秧带上设置横向梯形条状凸起,可对钵毯状苗进行纵向定位,使秧苗随送秧带纵向间歇送秧时,每次都随送秧带送进秧盘的一个行距,不会因纵向相对移位产生堆积;在主动带轮内设置内接棘轮机构,可单独手动调节送秧带,使送秧带上的横向梯形条状凸起与钵毯状秧苗底部的行间槽对应,以使秧苗精确送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插秧机送秧装置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送秧带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送秧带主动带轮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送秧台的局部横断面放大示意图;图5是用于本技术的育秧盘——钵毯状秧盘。图中:1、送秧台,2、纵向定位条,3、秧苗护栏,4、滑道,5、取秧门,6、主动带轮轴,7、主动带轮,8、棘轮齿,9、送秧带,10、从动带轮轴,11、从动带轮,12、棘爪,13、弹簧,14、横向定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送秧台1、送秧带9、主动带轮7、从动带轮11和棘轮机构;板状送秧台1通过滑道4、滑轮倾斜支撑在机体上,板状送秧台1在靠近滑道4的部位上部设置栅栏样秧苗护栏3,滑道4上设置取秧门5,在送秧台1下部的方形空缺处设置安装在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11上的送秧带9,主动带轮7的内孔壁设置棘轮齿8,与主动带轮轴10、其上固定的棘爪12、弹簧13构成内接棘轮机构,送秧台1放秧面上设置梯形的纵向定位条2,送秧带9上设置梯形的横向定位条14。所述的送秧台1的纵向定位条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列间槽宽相同;所述的送秧带9上的横向定位条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行间槽宽相同。起到对钵毯状秧的定位作用。-->所述的板状送秧台1根据插秧的行数,是整体形或由几块相同的秧台组合形成。本实例中是由2块组合而成。插秧机作业时,人工将从育秧盘中取出的钵毯状苗,如图5所示,平放在送秧台1和送秧带9上,使秧苗护栏3的耙齿穿过秧苗列间缝隙轻轻压在秧苗跟部的钵体上,并使秧苗下部的钵体行、列间距分别与送秧带9上的横向定位条14和送秧台1的纵向定位条2对应,秧台纵向定位条2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列间槽宽相同,送秧带9上的横向定位条14的齿宽与秧苗钵体的行间槽宽相同,若秧苗钵体没有正确位于带轮上的横向定位条14间的槽里,可通过带轮内的内接棘轮机构,单独手动调节送秧带9,以使秧苗钵体准确放置在送秧带9横向定位条14间的槽里。送秧台1的左右移动,由插秧机上与送秧台1连接的移箱机构带动,实现秧苗的横向进给,送秧带9的间歇转动,则由移箱机构中的拨叉轴通过拨叉拨动主动带轮轴6,经过内棘轮机构带动带轮转动,实现秧苗的间歇纵向进给。送秧台1平移时,送秧带9不转动,插秧机构的取秧爪伸进取秧门5从送秧台1上的钵毯状苗上取下小块钵苗,插入田中,当送秧台1平移到行程两端处,拨叉动作,带动送秧带9间歇转动,实现纵向送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秧台(1)、送秧带(9)、主动带轮(7)、从动带轮(11)和棘轮机构;板状送秧台(1)通过滑道(4)、滑轮倾斜支撑在机体上,在送秧台(1)下部的方形空缺处设置安装在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11)上的送秧带(9),主动带轮(7)的内孔壁设置棘轮齿(8),与主动带轮轴(10)、其上固定的棘爪(12)、弹簧(13)构成内接棘轮机构,送秧台(1)放秧面上设置梯形的纵向定位条(2),送秧带(9)上设置梯形的横向定位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秧台(1)、送秧带(9)、主动带轮(7)、从动带轮(11)和棘轮机构;板状送秧台(1)通过滑道(4)、滑轮倾斜支撑在机体上,在送秧台(1)下部的方形空缺处设置安装在主动带轮(7)和从动带轮(11)上的送秧带(9),主动带轮(7)的内孔壁设置棘轮齿(8),与主动带轮轴(10)、其上固定的棘爪(12)、弹簧(13)构成内接棘轮机构,送秧台(1)放秧面上设置梯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张国凤俞高红李革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