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030 阅读:1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包括一导轨组件、一圆弧芯组件、一大芯子组件、一气控挡位组件、一油缸拉杆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包括有导轨、导轨固定板、滑块限位杆、第一挡位块、滑块限位块,圆弧芯组件包括有圆弧芯子、圆弧芯子连接块、圆弧芯子拉杆、拉杆固定板、第一锁紧块、第二挡位块,大芯子组件包括有大芯子、大芯子固定板、第二锁紧块,通过导轨组件、圆弧芯组件、大芯子组件、气控挡位组件、油缸拉杆组件在开模、合模过程中的联动,实现了能将圆弧芯从产品中抽出的目的,使得制作弯管时,其弯管的内弯部能够被制成圆弧状,避免了原有的直角形内弯部的弯管所带来的弊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 机构。技术背景弯管作为管道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地应于建筑各领域,根据使用 场合的不同,制造弯管的材料也不尽相同, 一种主要使用于给排水领域的弯管, 它是采用塑料材料以注塑方式制作而成,由于现有的用于制作这类弯管的装置,其开模难度大,这种装置以注塑方式制作出来的弯管如图i所示,弯管ioo'包括有内弯部10r、外弯部102',其外弯部102'呈圆弧状,而内弯部101'为直角状,其主要缺点 一是进水排水时,水流由于弯管内壁为直角的缘故而受到较 大的阻力,产生较大的水流声;二是水流流速较大时产生喷射,冲刷弯管内壁, 降低产品寿命;三是弯管直角处不便于水流中的杂物通过,使弯管产生堵塞;四 是直角处在模具注塑时由于壁厚不均匀,容易产生凹陷等。这种注塑缺陷影响了 产品美观,降低了产品的档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 构,使得制作出来的弯管其内弯部也为圆弧状,避免了直角形内弯部的弯管所带 来的弊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 构,包括一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导轨固定板、滑块限位杆、第一挡位块、滑块限位 块;导轨的顶端部设为弧形,底端与导轨固定板联接相固定第一挡位块、滑块 限位块分别固定在可对上下移动的导轨固定板的活动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上;滑块限位杆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滑块限位杆的自由 端托顶在导轨固定板下方;一圆弧芯组件,包括圆弧芯子、圆弧芯子连接块、圆弧芯子拉杆、拉杆固定 板、第一锁紧块、第二挡位块;圆弧芯子滑动套接在导轨的顶端部,圆弧芯子的 底端通过圆弧芯子连接块与圆弧芯子拉杆的顶端相联接;圆弧芯子拉杆的底端与 拉杆固定板联接相固定;第二挡位块固定在与导轨固定板配合而可对上下移动的 拉杆固定板的活动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上;第一锁紧块的一端与可 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拉杆固定板沿横向与第一锁紧块滑动相套,第一锁紧 块与拉杆固定板之间设有可在移动中带动拉杆固定板上下位移的第一推移结构; 拉杆固定板套接在导轨的下部;一大芯子组件,包括大芯子、大芯子固定板、第二锁紧块;大芯子滑动套接 在圆弧芯子下方拉杆固定板上方的导轨中上部,大芯子底端与大芯子固定板联接 相固定;第二锁紧块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大芯子固定板沿横向 与第二锁紧块滑动相套,第二锁紧块与大芯子固定板之间设有可在移动中带动大 芯子固定板上下位移的第二推移结构;一气控挡位组件,包括气控挡位销、汽缸、黑弹簧,气控挡位销一端向上顶 靠在导轨固定板下方,气控挡位销的另一端通过黑弹簧与汽缸相连接一油缸拉杆组件,包括油缸拉杆、油缸连接块、油缸;油缸拉杆的顶端活动 套接在大芯子固定板内,在大芯子固定板内设有可让油缸拉杆顶端在其内有限位 移的滑槽,油缸拉杆的底端通过油缸连接块与油缸相连接。所述的圆弧芯子设有与导轨的顶端部相配合的套孔。所述的第一推移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锁紧块上的直块段、斜块段以及设置在 拉杆固定板中的通槽,其中,第一锁紧块的斜板段设在其自由端部,拉杆固定板 中的通槽包括中间的斜槽和两侧的平槽。所述的第二推移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锁紧块上的斜块结构以及设置在大芯 子固定板中的通槽,其中,大芯子固定板的通槽为斜槽。所述的大芯子固定板分为大芯子上固定板和大芯子下固定板,在大芯子上固 定板内由上向下设有可装入大芯子的通孔,通孔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大芯子的台阶, 大芯子的底端设有对应相配合的台阶;在大芯子下固定板内由上向下设有可套入 油缸拉杆的通孔,通孔底端设有用于限位油缸拉杆脱出的台阶;大芯子上固定板 与大芯子下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锁接相固定。所述的大芯子固定板的通槽设置在大芯子下固定板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一导轨组件、 一圆弧芯组件、 一大芯 子组件、 一气控挡位组件、 一油缸拉杆组件来作为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通过导 轨组件、圆弧芯组件、大芯子组件、气控挡位组件、油缸拉杆组件在开模、合模 过程中的联动,实现了能将圆弧芯从产品中抽出的目的,使得制作弯管时,其弯 管100的内弯部101 (如图2所示)能够被制成圆弧状,避免了原有的直角形内 弯部的弯管所带来的弊端,本技术的这种弯管相对于传统弯管iwr具有如 下的优点 一是进排水时,由于弯管100内径顺滑,水流受到阻力小,无太大的 水流声;二是水流流速较大时,由于弯管100内径始终保持相同的水流不会产生 喷射,水流无太大的冲刷,延长弯管的寿命;三是弯管内径保持顺滑有利于杂物 的通过,管道不容易产生堵塞;四是产品壁厚均匀,无不良注塑缺陷,产品比较 美观,提高产品的档次。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 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制成的弯管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制成的弯管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开模初始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开模过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开模过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开模过程三)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开模过程四)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开模过程五)的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开模结束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合模过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ll是本技术(合模过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合模过程三)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本技术(合模结束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导轨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本技术圆弧芯子的构造示意图; 图16是沿图1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本技术大芯子的构造示意图; 图18是本技术大芯子上固定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9是本技术大芯子下固定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20是本技术大芯子下固定板中沿通槽剖视图; 图21是本技术第一锁紧块的构造示意图; 图22是本技术第二锁紧块的构造示意图; 图23是本技术拉杆固定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24是本技术拉杆固定板中沿通槽剖视图; 图25是本技术气控挡位销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包括 一导轨组件,包括导轨3、导轨固定板14、滑块限位杆22、第一挡位块13、 滑块限位块23;导轨3的顶端部设为弧形31,底端与导轨固定板14联接相固定; 第一挡位块13、滑块限位块23分别固定在可对上下移动的导轨固定板14的活动 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40上滑块限位杆22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 板30联接相固定,滑块限位杆22的自由端托顶在导轨固定板14下方;一圆弧芯组件,包括圆弧芯子4、圆弧芯子连接块5、圆弧芯子拉杆6、拉杆 固定板11、第一锁紧块12、第二挡位块10;圆弧芯子4滑动套接在导轨3的顶 端部,圆弧芯子4的底端通过圆弧芯子连接块5与圆弧芯子拉杆6的顶端相联接; 圆弧芯子拉杆6的底端与拉杆固定板11联接相固定;第二挡位块10固定在与导 轨固定板14配合而可对上下移动的拉杆固定板的活动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40上;第一锁紧块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圆弧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导轨固定板、滑块限位杆、第一挡位块、滑块限位块;导轨的顶端部设为弧形,底端与导轨固定板联接相固定;第一挡位块、滑块限位块分别固定在可对上下移动的导轨固定板的活动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上;滑块限位杆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滑块限位杆的自由端托顶在导轨固定板下方;    一圆弧芯组件,包括圆弧芯子、圆弧芯子连接块、圆弧芯子拉杆、拉杆固定板、第一锁紧块、第二挡位块;圆弧芯子滑动套接在导轨的顶端部,圆弧芯子的底端通过圆弧芯子连接块与圆弧芯子拉杆的顶端相联接;圆弧芯子拉杆的底端与拉杆固定板联接相固定;第二挡位块固定在与导轨固定板配合而可对上下移动的拉杆固定板的活动区间分别实现上、下限位的后模板上;第一锁紧块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拉杆固定板沿横向与第一锁紧块滑动相套,第一锁紧块与拉杆固定板之间设有可在移动中带动拉杆固定板上下位移的第一推移结构;拉杆固定板套接在导轨的下部;    一大芯子组件,包括大芯子、大芯子固定板、第二锁紧块;大芯子滑动套接在圆弧芯子下方拉杆固定板上方的导轨中上部,大芯子底端与大芯子固定板联接相固定;第二锁紧块的一端与可移动的前模板联接相固定;大芯子固定板沿横向与第二锁紧块滑动相套,第二锁紧块与大芯子固定板之间设有可在移动中带动大芯子固定板上下位移的第二推移结构;    一气控挡位组件,包括气控挡位销、汽缸、黑弹簧,气控挡位销一端向上顶靠在导轨固定板下方,气控挡位销的另一端通过黑弹簧与汽缸相连接;    一油缸拉杆组件,包括油缸拉杆、油缸连接块、油缸;油缸拉杆的顶端活动套接在大芯子固定板内,在大芯子固定板内设有可让油缸拉杆顶端在其内有限位移的滑槽,油缸拉杆的底端通过油缸连接块与油缸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迪亚精密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