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专利技术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共有2160项专利
门用布线模块和门用面状部件制造技术
目的在于,实现门用布线模块和门用面状部件的小型化。门用布线模块具备以分隔车辆的内侧与外侧的方式组装于门的门用面状部件以及保持于门用面状部件的布线部件,门用面状部件具有朝向车辆的内侧的内侧面以及朝向车辆的外侧的外侧面,在内侧面形成布线槽,...
线束和带基座构件的线束制造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车辆的座椅(10)的线束(20)的制造和布线变得简单的技术。线束(20)安装于车辆的座椅(10)。线束(20)具备多根电线(30)和覆盖多根所述电线的中间部的保护构件(40)。多根所述电线(30)在所述保护...
组合端子制造技术
能用手动作业进行组装。组合端子具备:第1端子零件(11),具有第1基板部(12);和第2端子零件(51),具有与第1基板部(12)层叠的第2基板部(52),通过向与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移位而组装于第1端子零件(11),在第1端子零件(11...
电气设备与配线构件的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连接器的附近减小多根电线的专用空间。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线构件的连接模块,具备:电气设备;及配线构件,包括与电气设备连接的连接器和以在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从连接器延伸出的多根电线,多根电线包括宽度狭窄区间和宽度渐减...
组合端子制造技术
能用手动作业进行组装。组合端子具备:第1端子零件(11),具有第1基板部(12);和第2端子零件(41),具有与第1基板部(12)层叠的第2基板部(42),通过向与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移位而组装于第1端子零件(11),在第1端子零件(11...
电抗器、转换器以及电力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磁芯以及温度传感器,线圈具有第一线圈部和第二线圈部,第一线圈部具备扁平线扁立绕的多个第一匝,多个第一匝各自具有:第一内周部,构成第一匝的内周侧;和第一外周部,构成第一匝的外周侧,第一外周部以相对于第一内周部朝向第一...
配线模块制造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配线构件保持于槽的配线模块中能够抑制大的声音的产生的技术。配线模块具备:基座构件,形成有槽;配线构件,收纳于所述槽;及罩构件,覆盖所述槽的开口部而抑制所述配线构件从所述槽的脱落。所述罩构件具有:罩主体,覆盖所...
电路结构体制造技术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保防水性并且散热效率优于现有结构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具备:壳体(16),在底部具有开口孔(14);发热部件(12),收容于壳体(16)内,并从开口孔(14)向外部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18)热接触;及环状的...
电连接箱制造技术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箱,能够削减作业工时、部件个数而节省空间地实现设置于的连接器与收容于的分支电路结构体的连接部位的连接。电连接箱(10)具备:分支电路结构体(12),将蓄电池电力分配给各种设备;壳体(14),收容分支电路结构体(12)...
车载控制装置、以太网交换机以及设备设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车载控制装置,搭载于车辆,其中,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从车载网络中的电子设备取得用于计算所述车载网络的设定变更定时的计算用信息;计算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计算用信息来计算所述设定变更定时;以及控制部,进行用于在由所述...
车载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车载装置是搭载于车辆且经由车载网络与其他车载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车载装置,其中,所述车载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车载装置与所述其他车载装置的通信,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车载装置的状态从通常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包含禁用标...
端子座单元制造技术
提供能抑制外壳大型化的端子座单元。端子座单元(10、10A)具备端子座(60、60A)和在内侧配置端子座(60、60A)的外壳(20、21)。端子座(60、60A)具有母线(61)、连接端子(62、62A)、以及保持母线(61)及连接端...
电路结构体制造技术
公开一种能够在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同时实现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具备:继电器(12);壳体(14),收容继电器(12);以及汇流条(42、48),具有紧固部(42a、48a)和传热部(42b、48b...
电抗器、转换器及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电抗器具备:扁立型的线圈,由扁线构成;磁芯,配置有所述线圈;和保持构件,配置在所述线圈的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线圈具有:主体部,由多个匝构成;和第一终端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在沿着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方向被引出,所述保持构件具有:第一面,...
供电控制装置及供电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ECU控制向负载的供电。在流经负载的电流的电流路径中,在负载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有上游开关和下游开关。微机的控制部在指示了上游开关向断开的切换的状态下,判定是否有电流流经上游开关。控制部在判定为有电流流经上游开关的情况下,指示下游开...
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提供能对应板间的错位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10)具备:电线(11),布设于两个基板(90A、90B)间;基板侧第1连接器(14),设置于上侧的第1基板(90A);基板侧第2连接器(15),设置于下侧的第2基板(90B);第1连接器(12...
接头端子制造技术
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地进行嵌合的接头端子。接头端子(10)是金属制的板材,具备基部(26)、从基部(26)向前方突出的多个连接部(27)和包围多个连接部(27)的周围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部(38)。对方侧的连接器(90)与引导部(38...
连接器制造技术
实现矛状部的刚性提高和防止矛状部的变形。连接器具备:壳体(10),具有端子收纳室(11);端子零件(30),从壳体(10)的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1);以及矛状部(20),以面向端子收纳室(11)的方式配置,使端子收纳室(11)内的端...
供电控制装置及供电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供电控制装置(10)控制经由供电开关(30)的供电。IPD(20)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或断开。第一供电控制器(21)经由第一设备通信线(G1)将接通信号及断开信号经由第一设备通信线(G1)发送。接通信号指示供电开关(30)向接通...
连接器制造技术
一种连接器(10),具备第1连接器壳体和沿着嵌合方向与第1连接器壳体嵌合的第2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弹性变形部(35),弹性变形部(35)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为分体,在装配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
首页
<<
21
22
23
24
25
26
27
>>
尾页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693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526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3312
浙江大学
7735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6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6043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4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723
华南理工大学
49975
最新更新发明人
江苏明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2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107
江苏凯达电缆有限公司
102
临沂振晟木业有限公司
18
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249
山西正道良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6
广东国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上海卓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1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伊川县供电公司
115
江苏中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