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天新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专利技术

沈阳航天新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有41项专利

  • 一种负荷可变的汽油机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改变气道的长度或截面积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但不能实现发动机负荷调整,不能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节油效果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效果差的问题,特征是在进气支管外壁一侧设有集气腔,在构成集气腔的进气支管...
  • 一种汽油发动机的塑料进气歧管气道,包括第一支管气道(1)、第二支管气道(2)、第三支管气道(3)、第四支管气道(4)、进气总管气道(5)和稳压腔(9),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9)呈非对称的不规则形状,该稳压腔(9)由稳压腔左侧壁(6)...
  • 一种汽油发动机的塑料进气歧管气道,克服了现有进气歧管气道长,影响进气效率以及稳压腔呈均匀对称的空间结构,容易使稳压腔造成紊流,使4个支管气道的进气均匀性差,压损大,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的问题,特征是稳压腔呈非对称的不规则形状...
  • 一种用于发动机罩盖的装配式加机油口盖,克服了现有加机油口盖在盖体的底面焊接小盖板,小盖板容易与盖体脱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特征是在具有底部封口截面为U形的一体式芯体的盖芯上端通过压力机压入旋盖实现盖芯与旋盖过盈配合,在旋盖主体四周向下...
  • 一种用于发动机罩盖的装配式加机油口盖,克服了现有加机油口盖在盖体的底面焊接小盖板,小盖板容易与盖体脱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特征是在具有底部封口截面为U型的一体式芯体的盖芯上端通过压力机压入旋盖实现盖芯与旋盖过盈配合,在旋盖主体四周向下...
  • 一种汽油发动机的可变进气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滚筒腔与真空腔、稳压腔三个腔体分上、中、下三排平行布置,占据空间较大,以及滚筒运转不平稳的问题,特征是在滚筒上沿轴向方向设有4个滚筒上部过流通孔和4个滚筒侧部过流通孔,在进气歧管总成的内部通过...
  • 一种汽油发动机的可变进气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滚筒腔与真空腔、稳压腔三个腔体分上、中、下三排平行布置,占据空间较大,以及滚筒运转不平稳的问题,特征是在滚筒上沿轴向方向设有4个滚筒上部过流通孔和4个滚筒侧部过流通孔,在进气歧管总成的内部通过...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塑料气门室罩盖,克服了现有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气门室罩盖油气分离效率低、效果差、污染较大和机油消耗高的问题,特征是在迷宫挡板上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迷宫挡板S形分流板和带孔隔板,由带孔隔板形成多个曲线油气分离通道,在罩盖主体上...
  • 一种用于汽车纵置发动机的塑料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纵置发动机进气歧管节气门后移倾斜向上设置,安装节流阀体后占用空间较大,或者将进气歧管节气门面放置在第一和第二气道之间或第三和第四气道之间影响发动机4缸进气的均匀性的问题,特征是由上分片、上...
  • 一种用于汽车纵置发动机的塑料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纵置发动机进气歧管节气门后移倾斜向上设置,安装节流阀体后占用空间较大,或者将进气歧管节气门面放置在第一和第二气道之间或第三和第四气道之间影响发动机4缸进气的均匀性的问题,特征是由上分片、上...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钻锪组合刀,克服了现有钻锪复合刀钻头和锪刀与刀体不可分,钻头断裂或者锪刀被磨损,整把钻锪复合刀都跟着报废,从而增加加工成本,影响加工效率,或者钻头和锪刀为分体式结构,但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麻烦的问题,特征...
  • 一种具有内凸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壳型砂芯,克服了现有进气歧管的真空助力导管的凸台在进气歧管的外壁高于模具分型面,铸造过程中不易脱模且砂芯为实芯砂芯,重量大,用料多,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且生产中费工费时的问题,特征是在稳压箱芯的下端设...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钻锪组合刀,克服了现有钻锪复合刀钻头和锪刀与刀体不可分,钻头断裂或者锪刀被磨损,整把钻锪复合刀都跟着报废,从而增加加工成本,影响加工效率,或者钻头和锪刀为分体式结构,但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麻烦的问题,特征...
  • 一种制芯机的气动回砂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制芯机体积大且常因需要回用的砂子堆积量超出输送器的螺旋叶片的输送能力而停止运行,影响制芯机的正常工作运转的问题,特征是在砂箱上焊接箱体法兰,在安装法兰中间通孔焊接入砂管,砂箱内焊接有箱体内法兰,喷...
  • 一种薄壁节气门法兰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节气门法兰部位设计的比较厚,生产过程中节气门法兰部位内部组织易产生疏松甚至缩孔,造成节气门法兰安装孔内铸造缺陷,严重影响铸件的气密合格率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特征是节气门...
  • 一种汽车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出水法兰的分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以塑料替代铝合金材料制作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后,汽缸盖安装法兰一侧设置的出水法兰部位容易破碎的问题,特征是在汽缸盖安装法兰右侧通过销钉连接出水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
  • 一种在谐振腔设置压力传感器安装凸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技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凸台上设置在第一进气管第一缸进气道上,由于气道附近压力波动大,使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对燃油喷射量的准确控制以及在弯曲的进气管上设...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双燃料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只适用于以汽油作为燃料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特征是在第一进气管终端的汽缸盖安装法兰上铸有第一电喷孔,在第一压缩天然气凸台上加工有第一压缩天然气喷孔,在第二进气管终端的汽缸盖安...
  •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进气歧管谐振腔两侧工艺孔的孔径较小,铸造时砂芯的芯头较细,支撑能力较弱,容易造成铸件报废的问题,特征是谐振腔两侧工艺孔的孔径为35毫米~40毫米,有益效果是,通过谐振腔左侧工艺孔与谐振腔右侧工艺孔的改进...
  •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4缸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计有一个与发动机排气系统相连的EGR(废气再循环利用)通道,使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相对复杂,废品率高,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特征是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