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法人丰桥技术科学大学专利技术

国立大学法人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共有16项专利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成膜装置,通过在阴极部与被处理物之间配置具备产生磁场的功能的阳极部,能够减少从阴极放出的粒子向磁场产生部本身的附着,并且能够有效地形成作为从阴极放出的副产微粒子的小滴的附着少的蒸镀膜。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是成膜装置通...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分支流路的数量不受限制的流体分注装置和具有该分注装置的微流路器件。解决方案是,分注装置(100)具备从主流路(3)分支的分支流路(5)和其末端的排出路,在形成有主流路的各分支流路(5)的各分支位置(31、32)的附近,...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选择涂料的涂料选择系统,具备:存储部,存储有包含评价水域的位置信息与多个涂料的防污性的对应关系的涂料防污性数据;输入部,接收特定水域的位置信息的输入;确定部,使用涂料防污性数据和特定水域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特定水域中使用的...
  • 气体测定器具备:气体室,供包含对象气体的样本气体导入;气体检测部,检测已导入至气体室的样本气体中包含的对象气体;照射部,使用偏振器向已导入至气体室的样本气体照射偏振光;旋光测定部,使用检偏器测定从照射部向样本气体照射的偏振光与透过了样本...
  •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化合物(A)、(B)和(C)中的至少一种。(A)Li3PS4中的部分Li原子被多价原子(除Mg以外)取代而得到的化合物、(B)Li6PS5X(X是Cl、Br或I)中的部分Li原子被多价原子取代而得...
  • 提供一种与通过使含有外来物质和细胞的溶液(液滴)在油中往复运动来进行电穿孔的装置相比使回收反应后的试样的操作变得简单的电穿孔装置以及外来物质导入细胞的制造方法。电穿孔装置(1)具备保持部(2)、放电发生部(3)、导电部(4)以及电功率控...
  • 离子浓度分布测定装置,其具备:单元检测部10m,n,其输出与离子浓度相应的量的电荷;及积分电路20n,其输出与从单元检测部输出的电荷的量相应的信号值。单元检测部10m,n包括:MOS晶体管11、离子感应部12、第一电容部13及传送用开关...
  • 微生物发电装置、微生物发电装置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力生产力并抑制发电成本的微生物发电装置、微生物发电装置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电力生产方法及在该电力生产方法中使用的微生物的选择性培养方法。在微生物发电装置(1)中,例如在栖息于废水、泥浆、活性污泥等内的...
  • 提供一种复合粒子制造装置及复合粒子的制造方法,可不多不少地添加用于调整粒子表面电荷的高分子电解质等调整剂,从而可提高操作性及制造效率。具有:贮存槽(1),贮存含有第1粒子或第2粒子的任意一种的液体;分散状态测定单元(2),测定贮存槽中贮...
  • 土壤中,在确定水分量时会受到电导率的影响,在确定电导率时会受到水分量的影响。因此,即使单独测量各个特性,所得到的值中也会包含误差。本发明中将一对电极与土壤接触,向电极的一方施加交流的输入电信号,对来自电极另一方的输出电信号的相位与输入电...
  •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稳定的转向环境和动力源的运转率的驱动机构以及利用该驱动机构的全方向移动车。全方向移动车具备车体(6)和多个车轮(4a~4d),对于多个车轮之中的两个以上车轮,搭载能够转向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备旋转自如的转向部(1)、支...
  • 提供一种检索速度快速、且检索性能良好的进行模糊检索的声音检索装置及声音检索方法,不仅共同使用后缀数组和动态规划法进行对声音的模糊检索,而且计算声音数据中含有的音素辨别特征间的距离并判断类似性,通过基于音素的检索关键词分割、及对多个分割的...
  • 一种辨别过滤装置(10),包括:具有不同通带的过滤器(20.1)和过滤器(20.2)、检测单元(30)、处理单元(40)和结果输出单元(50)。检测单元(30)通过过滤器(20.1和20.2)检测来自作为目标的对象输出的电磁波。过滤器(...
  • 这里提供一种使用SQUID磁性传感器的无损检查设备,它能够无损和精确地检测在绝缘体例如电子装置中,或在可磁化部件中的磁性颗粒。使用SQUID磁性传感器的无损检查设备包括:用于水平磁化的磁体(4),该磁体沿纵向方向向试样(3′)施加磁场;...
  • 本发明提供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评价由具有核酸的微粒产生的污染状况的系统。通过具有下述工序的微粒的计测系统而完成,即,(1)使具有核酸的微粒附着在微粒附着用部件的微粒附着工序;(2)通过放电,破坏已附着的微粒的膜的膜破坏工序;(3)使上述微粒...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微细晶体层生成方法等,其能以低成本在金属制品的表层稳定地生成超微细晶体层等。通过对被加工物(W)进行利用钻头(D)实施的孔部(1)的开孔加工,对该孔部(1)的内周面赋予较大的应变而生成超微细晶体层(C1)。在这种情况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