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层生成方法、具有该晶体层的机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19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微细晶体层生成方法等,其能以低成本在金属制品的表层稳定地生成超微细晶体层等。通过对被加工物(W)进行利用钻头(D)实施的孔部(1)的开孔加工,对该孔部(1)的内周面赋予较大的应变而生成超微细晶体层(C1)。在这种情况下,对孔部(1)的内周面实施产生至少1以上的真应变的塑性加工,并且,将孔部(1)的加工面的材料温度维持在Ac1相变点以上且低于熔点的温度范围内。另外,维持在不超过Ac1相变点的温度下。由此,能够以低成本在孔部(1)的内周面上稳定地生成超微细晶体层(C1)。(*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微细晶体层生成方法、具有利用该超微细晶体层生成方法生成的超微细晶体层的机械部件、制造该机械部件的机械部件制造方法、及纳米晶体层生成方法、具有利用该纳米晶体层生成方法生成的纳米晶体层的机械部件、制造该机械部件的机械部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判明了下述事实通过在金属材料的表层部生成超微细晶体层或纳米晶体层,能得到具有以往没有的优良特性的材料。所谓超微细晶体层指晶粒的大小为100nm~1μm的晶体层,所谓纳米晶体层指晶粒的大小为100nm以下的晶体层。超微细晶体层具有比母材的硬度更高的硬度,而且具有适于机械部件的优良特性,例如具有高压缩残余应力等。同样,纳米晶体层具有比母材的硬度高得多的硬度,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发生晶粒成长,而且具有适于机械部件的优良特性,例如具有高压缩残余应力等。若能将该超微细晶体层及纳米晶体层用于工业,则可实现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制品的强度和性能的提高。鉴于此,提出了多种在金属材料的表层部生成超微细晶体层或纳米晶体层(以下,称为“纳米晶体层等”)的技术。例如,在特开2003-39398号公报中记载有下述技术使设置于金属制重锤的末端面上的突起与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微细晶体层生成方法,通过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被加工物实施使用加工刀具进行的机械加工,对其加工面赋予局部的较大应变,而在前述加工面的表层部生成超微细晶体层,其特征在于,前述使用加工刀具进行的机械加工,对前述被加工物的加工面实施产生 至少1以上的真应变的塑性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本实户高义一铃木正太田利一山下晃浩田中修二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株式会社尤尼万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