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共享单车”第一?
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可能有不同答案。
作为“单车租赁”服务来看,不论是摩拜单车还是ofo单车都不算是最早的,因为在此之前,不论是景区或大型公园都早已有“单车租赁”服务。
作为具有“共享单车”服务来看,摩拜单车和ofo单车也不是最早的,因为很多城市之前就已有“公用自行车”服务。
而作为“网络单车”或“无桩租赁单车”服务来看,这两家都声称自己是首家或第一。
如今,在资本的助力下,“网络单车”大战愈演愈烈,ofo单车成立不到2年时间已至少完成四轮融资,而摩拜单车则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搭好海外上市股权架构。
那么,从专利或技术角度看,摩拜单车和ofo单车谁会更胜一筹呢?
贴身肉搏:技术深、创新能力强的摩拜单车可能略强于ofo单车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6日,不论是摩拜单车,还是ofo单车均未有获得发明授权的记录。其中,摩拜单车在国内的发明公布数是11件,实用新型数是12件,外观设计数是5件,而ofo单车在国内的发明公布数是件,实用新型数是1件,外观设计数是1件。
从专利布局涉及的内容来看,ofo单车仅有的两件专利,均是与“智能锁”相关。
简单说,ofo单车因为发明了一件“智能锁”,分别对其技术和设计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反观摩拜单车,从数量上看,其目前已获得12件实用新型专利和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此外,还有11件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公开期。
从专利所涉内容来看,既涉及对自行车车体(车架、轮叉、无链、圆锥齿轮、挡泥板)等对“自行车”硬件的技术颠覆,也有涉及“智能锁”、“防盗技术”以及“刹车技术”(电机、电机系统及充电和刹车方法)的创新。
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来看,摩拜单车要远远强于ofo单车。
而从使用体验来看,摩拜单车APP可以大致定位附近车辆位置,而ofo单车则只能提示附近数量,具体在哪需要用户“扫马路”去找。
可以说,ofo单车属于数量密集型单车平台,需要更多数量的单车投放才能覆盖更多受众,而摩拜单车具有技术驱动型平台的特点,其覆盖类似规模受众所需投放车辆可以少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ofo单车大量或长时间“闲置”的概率要高于摩拜单车,其目前的“车辆投放-人群覆盖”的投资效率是比较低下,导致ofo单车的运营成本可能更高,一旦资本“断血”,它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可能会更加明显。
不过好在ofo单车一年内完成了近四轮融资,说明其融资能力还是比较好,短期内资金链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因此,从市场竞争来看,ofo单车显然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远高于摩拜单车,一旦“子弹打光”,先倒下的可能也是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