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一种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立柱为型材,横截面呈倒L形,包括主体和位于主体后端一侧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前壁内端与后壁内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玻璃幕墙前后交错设置,位于后侧的玻璃幕墙设置的附框连接到凸起的前壁上,并贴靠到主体的侧壁上;位于前侧的玻璃幕墙设置的附框连接到主体的前壁上。所述立柱上安装装饰条,所述装饰条为横截面呈正L形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位于内侧的一端向主体的侧壁弯折,贴靠到对应玻璃幕墙的附框上,并与主体的侧壁相连。所述装饰板位于外侧的一端向位于前侧的玻璃幕墙弯折,并延伸到玻璃幕墙的附框上。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中立柱设置成L形,使凸起部分和前端进行玻璃幕墙的安装连接,能够实现玻璃幕墙前后交错,形成锯齿折线。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背景技术在建筑外幕墙设计中,建筑师为了体现建筑交错层叠的效果,会采用一种锯齿折线形式的幕墙外立面。锯齿折线处,具有幕墙、立柱和装饰条三种结构,三者需要良好的结合,才能够在室外侧和室内的都达到良好的美观度,而目前还没有既能够实现锯齿折线形式的幕墙外立面,又能够达到良好美观度的设计方案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没有既能够实现锯齿折线又美观的幕墙方案,提出一种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立柱和位于立柱两侧的玻璃幕墙,所述立柱为型材,横截面呈倒L形,包括主体和位于主体后端一侧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前壁内端与后壁内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玻璃幕墙前后交错设置,位于后侧的玻璃幕墙设置的附框连接到凸起的前壁上,并贴靠到主体的侧壁上;位于前侧的玻璃幕墙设置的附框连接到主体的前壁上。所述立柱上安装装饰条,所述装饰条为横截面呈正L形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位于内侧的一端向主体的侧壁弯折,贴靠到对应玻璃幕墙的附框上,并与主体的侧壁相连。所述装饰板位于外侧的一端向位于前侧的玻璃幕墙弯折,并延伸到玻璃幕墙的附框上。优选的是,所述装饰板内侧的一端和外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玻璃幕墙的附框之间安装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中立柱设置成L形,使凸起部分和前端进行玻璃幕墙的安装连接,能够实现玻璃幕墙前后交错,形成锯齿折线。玻璃幕墙都连接到前侧,使立柱的室内侧表面完整,没有连接结构,保证了室内侧的美观度,无须在室内侧安装装饰结构,节省材料和成本。主体的凸起内设置连接板,增加了强度,使其能够更加良好的对相连的玻璃幕墙进行支撑固定。安装的装饰条能够将立柱外侧以及与玻璃幕墙的连接部完全罩住,提高了室外侧的美观度。装饰条与立柱都为L形,正反方向相互插入,整体构成矩形,提高了建筑整体的美观度。装饰条的便于与玻璃幕墙的附框之间安装密封条,保证防水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玻璃幕墙立柱折线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立柱1和位于立柱1两侧的玻璃幕墙2。立柱1为型材,横截面呈倒L形,包括主体1.1和位于主体1.1后端一侧的凸起1.2。凸起1.2的前壁内端与后壁内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玻璃幕墙2前后交错设置,且相互平行。位于后侧的玻璃幕墙2设置的附框2.1连接到凸起1.2的前壁上,并贴靠到主体1.1的侧壁上;位于前侧的玻璃幕墙2设置的附框2.1连接到主体1.1的前壁上。平行且交错的两个玻璃幕墙2与立柱1形成了锯齿...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461809.aspx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