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所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主要由重量份比为0.5~1.5:1.5~2.5:0.5~1.5的黄芪、葛根和桑白皮制备而成,所述质量检测方法包括鉴别,所述鉴别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所述桑白皮进行鉴别。本发明专利技术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专属性强的鉴别以及进一步地建立重现性、稳定性及精密度良好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质量达到稳定、可控、高效及安全。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糖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背景技术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据统计,目前全球DM患者人数已达4.15亿,预计2040年将增至6.42亿,其中,20%~45%的DM患者将发生DKD。我国DM患者已经达1.1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我国ESRD患者中19%是DKD导致,在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38%~45.2%。D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DKD的治疗,西医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为主,还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透析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DKD患者血压高及蛋白尿等临床问题,但均不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甚至导致药源性肾病,部分药物的应用尚存在争议。且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肌酐血症等副作用,使用期间需严格监测血钾、血清肌酐水平,限制其临床使用。因此,开发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病程,毒副作用低的防治药物迫在眉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通常在明确分期基础上分型辨证。其中,肾功能代偿期患者中本虚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可见血瘀、痰湿、湿浊;失代偿期患者中本虚多见阳虚、阴阳俱虚,标实以痰湿、血瘀为主,部分患者可见血虚。针对不同时期DKD患者证候类型、主证和兼证的不同,给予相应益气、滋阴、温阳、活血化瘀、化湿、泄浊、解毒等治疗,更能反映DKD不同阶段不同体质患者的异常复杂的证候特点,有利于突出中医药治疗DKD的个体化优势。古方黄耆散,北宋《圣济总录》(第五十九卷·消渴门·渴利)和明代《普济方》(消渴门·渴利附论)均有收录。全方由黄芪、葛根、桑白皮三味药组成。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为君药;葛根生津止渴,通经活络,为臣药;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为佐药。三药相伍,共奏益气养阴,通络利水之效。以扶正治本为主,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气虚、气阴两虚之证。目前对该方的研究较少,并未有对上述古方相应制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质量检测方法。专利技术内容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糖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上述治疗糖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处方来源于古方黄耆散,申请人采用超滤技术及现代制剂技术将古方黄耆散开发成中药制剂,在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基础上,提高生物利用度,便于携带和服用,本专利技术质量检测方法使上述中药组合物在生产和使用中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进而保证药品疗效。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所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主要由重量份比为0.5~1.5: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