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前沿>正文

技术推荐:利用含有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制备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

访问: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11:28

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含有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制备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在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淬冷液中,加入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在淬冷过程中对在高温下形成的长链不稳定聚合硫进行封端反应,得到高热稳定性的不溶性硫磺。该方法生产的不溶性硫磺120℃/15min的热稳定性的能达到50%以上。没有副产物产生,操作简单,便于进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溶性硫磺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进行封端反应生产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背景技术不溶性硫磺是普通硫磺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是由大量硫原子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具有不溶于二硫化碳的性质,也不溶于橡胶,所以称之为不溶性硫磺或聚合硫磺,学名为高分子聚合硫(英文名称是INSOLUBIESULFUR,简称IS),它主要作为一种橡胶工业的硫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轮胎等橡胶制品的生产制造中。生产IS通常是将熔融的液体硫磺加热气化后喷入冷却介质中,经淬冷、洗涤、干燥、粉碎、充油得不溶性硫磺成品。具体的生产方法参见本公司专利200810139262.0,本法生产的不溶性硫磺产品的各项指标都很好,但是120℃\/15min的热稳定性只在42%到45%之间。不溶性硫磺由于高热稳定性较差,容易在混炼胶的过程中发生返原,从而造成喷霜。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技术改进。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原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方法,该方法大幅度提高120℃\/15min热稳定性;封端剂使用量小,减少后续稳定剂的加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洗涤处理后残留在料中的量甚微,对后序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本申请是在现有的方法的基础上的改进,具体的生产方法参见本公司先前专利200810139262.0和201110203772.1。本申请是上述两专利申请技术的延伸,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内容参见上述两专利申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淬冷液中,加入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在淬冷过程中对在高温下形成的长链不稳定聚合硫进行封端反应,得到高热稳定性的不溶性硫磺。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冷液中,加入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再加入一定的强酸,脱去相应的基团,得到碳正离子,与长链不稳定硫进行封端反应,得到高热稳定的不溶性硫磺。其中所述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为:三苯基磷、三苯基硫醇、三苯甲醇等物质。其中所述的强酸为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等,所述的淬冷液为二硫化碳;其中所述提供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与强酸是加入到淬冷液中的;其中所述含有碳正离子结构的芳烃封端剂的加入量为0.1%-1.5%,最优范围为0.3%-1.0%;所述的加入量均以淬冷液为基准。其中所述的路易斯酸的量为0.05%-1.0%,其中最优范围为0.1%-0.8%;所述的加入量均以淬冷液为基准。其中所述经芳烃封端剂封端反应后得到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大幅度提高120℃\/15min热稳定性;封端剂使用量小,减少后续稳定剂的加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洗涤处理后残 留在料中的量甚微,对后序使用性能没有影响。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292763.aspx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