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前沿>正文

技术推荐:一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

访问: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4:21

专利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属于神经内科领域,本护理装置包括具有漏液腔的基块,漏液腔的一侧具有蓄液室,漏液腔内滑接有滑接杆,滑接杆上端滑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通有带有清洗孔的清洗块,漏液腔底部固连有直线气缸一,直线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固连于滑接杆上,漏液腔侧壁上固连有直线气缸二,直线气缸二的活塞杆固连于连接杆上,基块外壁上固连有水泵,水泵上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通蓄液室,出水管连通清洗块,基块上具有安装块和囊体,囊体包括躺置部和与躺置部连通的充气部,充气部的另一端固连于安装块内,各个安装块上均连通有充气支管,充气支管另一端连通有充气主管。本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洗。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背景技术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重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由于重症病人需要长期的躺在病床上,难以翻身,背部很容易发霉生菌,目前应对的方式是人工通过毛巾进行擦拭,该种方式费时费力,需要多个护理人员进行协助操作且清洗效果差,效率十分低下。专利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该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病人自动化背部清洗,清洗效果好效率高,解决了现有相关护理方式存在较大结构和功能缺陷,使用麻烦,清洗效果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基块,所述基块上具有漏液腔,所述漏液腔的一侧具有蓄液室,所述蓄液室上端铰接有端盖,所述漏液腔上端铰接有封板,所述漏液腔内具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漏液腔两侧内壁上的滑接杆,所述滑接杆上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连通有呈弧形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清洗块,所述清洗块内部为空腔且具有多个清洗孔,所述漏液腔底部固连有竖立设置的直线气缸一,所述直线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固连于所述滑接杆上,所述漏液腔侧壁上固连有横向设置的直线气缸二,所述直线气缸二的活塞杆固连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基块的外壁上固连有水泵,所述水泵上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蓄液室,所述出水管通过连接杆连通所述清洗块,所述基块上端具有充气升降组件,所述充气升降组件包括固连在所述基块上端四角处的安装块和囊体,所述囊体包括充气后呈长方形的躺置部,所述躺置部上具有清洗口,所述囊体还包括与所述躺置部连通的充气部,所述充气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躺置部,所述充气部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安装块内,各个安装块上均连通有充气支管,所述充气支管一端连通所述充气部,所述充气支管另一端相互连通且连通有充气主管。本护理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装置可作为病床使用,正常使用时,将端盖和封板盖上,在基块上端铺设上被褥和枕头等物件即可实现正常的病床功能。充气主管连通气泵,当需要进行背部清洗时,启动气泵,通过充气支管对囊体进行充气,囊体充气后带动病人上升,使囊体与基块之间形成空间,然后打开端盖加入清洗液,打开封板,直线...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268961.aspx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