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薄熙来强调:区县的发展是重庆成功的基础(图)

访问: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08-01-01 00:00

从工棚折迁出来的市民在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效果图上寻找新家

  区县书记、区县长座谈会召开,通报支持区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1月17日,我市召开40个区县的书记、区县长座谈会,通报市里支持区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就《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征求意见。市领导薄熙来、张轩、黄奇帆、陈存根、吴政隆以及全市40个区县的党委书记、区县长参加了会议。薄熙来强调,区县的发展是重庆成功的基础。

  区县当家人要努力给“家里”添置几“大件”

  此次座谈会向各区县通报了扶持区县发展的政策。薄熙来强调,重庆的发展寄望于40个区县。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包含了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一些重要思路,意在推动各区县加大工作力度,结出发展的果实。

  薄熙来说,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市政府挤出资金帮助31个非主城区县的城市上档升级,主要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市政建设,目的是完善各个区县城的功能,增强其集散能力。

  他说,居家过日子,“几大件”是必备的,否则生活不方便,来了客人也难办。区县所在的城镇也一样,只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才能发挥经济中心的功能,提高市场化水平和人才素质,真正成为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聚集的平台。

  薄熙来举例说,每个县城都应有一所条件完善的全日制中学;一个好的电影院,或者新华书店、电子图书室;一个配备基本医疗设备的医院,能做中小手术;一个有400米塑胶跑道、草皮足球场的体育场;一条干净整洁、有人气的商业街。这些对一个县城来说都是必备的。

  他说,任何一个区县,只有改善了基础设施,增强了县城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才有条件融入到市场化进程中,才有能力参与现代的经济交流,才具备了外引内联、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否则吃住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商气不旺盛,只能关起门来慢慢地发展。

  薄熙来说,市财政投了这笔钱,各区县要配套使用、合理规划,做好老百姓急需的项目,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每年重点做五、六个社会事业方面的项目,几年下来,县城的功能就完善了,县域中心也就形成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