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2008年1月3日,人民网科技频道邀请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的王春法部长(右)和政策研究处的赵立新副处长(左)谈“从科技奖看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人民网科技1月3日电 中国的科技人才有什么特点?和西方相比有什么差距?在做客人民网“从青年科技奖看中国青年科研人才现状”的访谈中,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王春法表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一方面基数很大,增长速度很快,在世界上居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结构和质量还有待于大幅度的提升。
王春法介绍,按照科技人力资源(即指科技相关的专业,或者接受过大专以上科技相关教育的人,或者说虽然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但是在需要这种教育的岗位上工作的人)的总量来说,我国约超过4000万。2004年,欧盟地区是5400万,美国是4200万,日本是1000万。王春法表示,从总量来说,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上确实位居前列,同时在每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大约有250万到300万属于科技人力资源范畴,也就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每年以250到300万的速度在增加,增加的速度很快,基数很大,规模也很大,处于世界前列。
另一方面,统计数据表明,1949年到2005年之间,新中国培养的4000万科技人力资源中有约2500万属于大专层次、1400万属于本科层次、120万属于研究生层次。所以,我国目前的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此次访谈的另一位嘉宾,中国科协政策研究处副处长赵立新也表示,我国科技领军人才能够在国际上占有比较重要位置的人员还是非常少,结构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