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84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48
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包括燃气管、燃气喷头、双螺纹管箍、空气分流盘、空气管;空气分流盘设置有两组空气通孔,空气经分流盘进入隧道窑后分成内外两层流速不同的气流;燃气喷头上设置有两组燃气喷口,燃气经喷头进入隧道窑后,分为内外两层不同方向的气流;在隧道窑内,内层空气首先与外层燃气发生第一次混合,随着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在进入隧道窑的过程中,发生第二次混合,将原有的空气与燃气一次混合过程变成了两次混合的过程,拉长了燃烧火焰长度,提高了大断面隧道窑中间部位温度;同时,空气分流盘上设置的空气通孔,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进行了一次压缩,提高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紊流度,防止产生空气与燃气混合不充分问题。

A burner structure of large section tunnel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耐热材料烧制隧道窑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的,现有的用于耐热材料烧制隧道窑的燃烧器,为了使燃气能在隧道窑中充分燃烧,在燃烧器燃气喷头的后部设置有旋流盘,空气经旋流盘进入隧道窑后呈旋转状态,能与燃气喷头喷出的燃气充分混合,保证了燃气充分燃烧;此结构的燃烧器用于普通隧道窑时可正常工作,但此结构的燃烧器用于大断面隧道窑时,则会出现因混合燃气燃烧火焰较短,产生大断面隧道窑中间部位温度偏低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放置在隧道窑中间部位的产品容易出现烧制不充分和尺寸超差,因此大断面隧道窑无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大断面隧道窑因中间部位温度偏低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将原有的隧道窑燃烧器上设置的旋流盘更改为空气分流盘,同时调整了燃气喷头径向喷口和轴向喷口的比例和设置角度;空气经空气分流盘进入隧道窑后,分成内外两层流速不同的气流;燃气经燃气喷头进入隧道窑后,分为内外两层不同方向的燃气流;在隧道窑内,内层空气首先与外层燃气混合,同时随着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在进入隧道窑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生混合,将原有的燃烧器空气与燃气一次混合过程变成了两次逐渐混合的过程,因此拉长了燃烧火焰长度,提高了大断面隧道窑中间部位温度,改善了大断面隧道窑内温度均匀性,解决了大断面隧道窑因中间部位温度偏低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包括燃气管、燃气喷头、双螺纹管箍、空气分流盘、空气管;所述燃气喷头为一侧端面设置有盲孔的短圆柱,在靠近短圆柱封闭端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外层燃气喷口,在盲孔底面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中心燃气喷口;燃气喷头设置在燃气管的端部,通过双螺纹管箍与燃气管连接;所述空气分流盘为圆环形板状,板面上设置有两组通气孔,其中一组通气孔为外层空气通孔,另一组为内层空气通孔,所述外层空气通孔分度圆直径大于内层空气通孔分度圆直径;空气分流盘设置连接在燃气管外壁靠近双螺纹管箍处;所述燃气喷头、双螺纹管箍、空气分流盘设置在空气管的内孔中。优选的,所述燃气喷头的中心燃气喷口的数量大于等于外层燃气喷口的数量;燃气喷头的中心燃气喷口的直径大于等于外层燃气喷口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燃气喷头的中心燃气喷口与圆柱轴线夹角设置范围为15°至30°之间;所述燃气喷头的外层燃气喷口与圆柱轴线夹角设置范围为55°至75°之间。优选的,所述燃气喷头的中心燃气喷口、外层燃气喷口为交错设置,用于构成稳定的内外层燃气气流。优选的,空气分流盘的外层空气通孔的直径大于内层空气通孔的直径,用于控制内层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比例。优选的,空气分流盘的外层空气通孔、内层空气通孔为交错设置,用于构成稳定的内外层空气气流。优选的,空气分流盘的内层空气通孔进气端设置有锥孔,用于增加通过内层空气通孔的空气压缩比例,提高内层空气在隧道窑内的流速。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将原有的隧道窑燃烧器上设置的旋流盘更改为空气分流盘,同时调整了燃气喷头外层燃气喷口和中心燃气喷口的比例和设置角度;空气经空气分流盘进入隧道窑后,分成内外两层流速不同的气流;燃气经燃气喷头进入隧道窑后,分为内外两层不同方向的气流;在隧道窑内,内层空气首先与外层燃气混合,同时随着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进入隧道窑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生混合,将原有的燃烧器空气与燃气一次混合过程变成了两次逐渐混合的过程,因此拉长了燃烧火焰长度,提高了大断面隧道窑中间部位温度,改善大断面隧道窑内温度均匀性,解决了大断面隧道窑因温度不均匀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同时,空气分流盘上设置的空气通孔,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进行压缩,提高进入隧道窑内空气的流速,相应增加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的紊流度,在延迟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混合的同时,防止产生空气与燃气混合不充分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燃气喷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燃气喷头剖面A结构示意图;图4为空气分流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空气分流盘剖面B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气管;2、燃气喷头;201、中心燃气喷口;202、外层燃气喷口;3、双螺纹管箍;4、空气分流盘;401、外层空气通孔;402、内层空气通孔;5、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包括燃气管1、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空气管5;所述燃气喷头2为一侧端面设置有盲孔的短圆柱,在靠近短圆柱封闭端外圆面上设置有外层燃气喷口202,在盲孔底面设置有中心燃气喷口201,中心燃气喷口201、外层燃气喷口202的数量设置为六个、直径为3.2毫米;燃气喷头2的中心燃气喷口201与圆柱轴线夹角设置为30°;燃气喷头2的外层燃气喷口202与圆柱轴线夹角设置为55°;外层燃气喷口202与中心燃气喷口201交错设置;所述燃气喷头2设置在燃气管1的端部,通过双螺纹管箍3与燃气管1连接;所述空气分流盘4为圆环形板状,板面上设置有两组通气孔,其中一组通气孔为外层空气通孔401,另一组为内层空气通孔402,外层空气通孔401与内层空气通孔402数量均为16个,所述外层空气通孔401所在分度圆直径为76毫米,内层空气通孔402所在分度圆直径为56毫米,外层空气通孔401直径为9毫米,内层空气通孔402直径为6毫米,进气端设置有33°的锥孔;外层空气通孔401、内层空气通孔402为交错设置;所述空气分流盘4设置连接在燃气管1外壁,靠近双螺纹管箍3;所述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设置在空气管5的内孔中。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在实际使用中,空气经空气分流盘4进入隧道窑后,分成内外两层流速不同的气流;燃气经燃气喷头2进入隧道窑后,也分为内外两层不同方向的燃气流;在隧道窑内,内层空气首先与外层燃气接触混合,因内层气流经过锥孔压缩,其流速较高,可提高内层空气与外层燃气第一次混合的速度与均匀性;另外,外层燃气流动方向与内层空气流动方向有55°夹角,也可提高内层空气与外层燃气第一次混合的速度与均匀性;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随着继续进入隧道窑的过程,也逐渐发生混合;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将使用旋流盘燃烧器的空气与燃气一次混合过程,变成了空气与燃气两次逐渐混合的过程,因此拉长了燃烧火焰长度;空气分流盘上设置的空气通孔,实际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进行了压缩,提高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的流速,相应增加了进入隧道窑内空气的紊流度,在延迟外层空气与内层燃气混合的同时,防止产生空气与燃气混合不充分问题。本使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燃气管(1)、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空气管(5);所述燃气喷头(2)为一侧端面设置有盲孔的短圆柱,在靠近短圆柱封闭端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外层燃气喷口(202),在盲孔底面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中心燃气喷口(201);所述燃气喷头(2)设置在燃气管(1)的端部,通过双螺纹管箍(3)与燃气管(1)连接;所述空气分流盘(4)为圆环形板状,板面上设置有两组通气孔,其中一组通气孔为外层空气通孔(401),另一组为内层空气通孔(402),所述外层空气通孔(401)所在分度圆直径大于内层空气通孔(402)所在分度圆直径;所述空气分流盘(4)设置连接在燃气管(1)外壁,靠近双螺纹管箍(3);所述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设置在空气管(5)的内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燃气管(1)、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空气管(5);所述燃气喷头(2)为一侧端面设置有盲孔的短圆柱,在靠近短圆柱封闭端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外层燃气喷口(202),在盲孔底面设置有若干与圆柱轴线倾斜的中心燃气喷口(201);所述燃气喷头(2)设置在燃气管(1)的端部,通过双螺纹管箍(3)与燃气管(1)连接;所述空气分流盘(4)为圆环形板状,板面上设置有两组通气孔,其中一组通气孔为外层空气通孔(401),另一组为内层空气通孔(402),所述外层空气通孔(401)所在分度圆直径大于内层空气通孔(402)所在分度圆直径;所述空气分流盘(4)设置连接在燃气管(1)外壁,靠近双螺纹管箍(3);所述燃气喷头(2)、双螺纹管箍(3)、空气分流盘(4)设置在空气管(5)的内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断面隧道窑燃烧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燃气喷头(2)的中心燃气喷口(201)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郑德胜王建武董博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