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27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27
一种致动器,在将用于沿相互交叉的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结构中,能够简化来自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穿绕。致动器(1)具备沿X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沿Y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第一磁驱动回路(6)和第二磁驱动回路(7)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柔性配线基板(9)配置为第一部分(91)及第二部分(92)位于支承体(2)上不同的面上,在第一部分(91)设有供用于第一磁驱动回路(6)的第一线圈的线圈线连接的第一端子(96),在第二部分(92)设有供用于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第二线圈的线圈线连接的第二端子(97)和外部连接用的第三端子(98)。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通过磁驱动回路产生振动的设备,提案有一种致动器,其具有具备磁铁的支承体和具备与磁铁对置的线圈的可动体,在可动体和支承体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将板厚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保持架上,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一线圈,另一方面,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分离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二线圈。另外,在支承体上,相对于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配置有第一磁铁,相对于第二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配置有第二磁铁。因此,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构成使可动体在第二方向上振动的第一磁驱动回路,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构成使可动体在第三方向上振动的第二磁驱动回路。因此,通过致动器产生第二方向的振动或第三方向的振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可动体上,相对于将板厚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保持架平面地设有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因此,可动体的平面面积较大。因此,存在致动器的平面面积会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将保持第一线圈的第一线圈保持架和保持第二线圈的第二线圈保持架重叠配置,则能够缩小致动器的平面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圈的线圈线和第二线圈的线圈线向互不相同的方向引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将基板设置在支承体的一个面上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一线圈的线圈线及第二线圈的线圈线中的一方横跨很长的距离穿绕到基板上。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在将用于沿相互交叉的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结构中,能够简化来自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穿绕。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移动;第一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第二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二磁驱动回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重叠的位置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柔性配线基板,所述柔性配线基板具有:第一部分,其设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弯曲部,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弯曲;第二部分,其从所述弯曲部延伸且位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位置;第一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第二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圈线;以及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用于沿相互交叉的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的端部和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端部向互不相同的方向引出。根据该方式,使柔性配线基板弯曲,相对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不同的方向上设置柔性配线基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因此,可以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一方设置连接有构成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的第一端子,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另一方设置连接有构成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第二端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进行构成第一线圈的线圈线及构成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穿绕。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共同设于第二部分,因此,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与外部的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有效边部分对置,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线圈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有效边部分对置,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根据该方式,在第一线圈中,能够将从第一有效边部分的延伸方向引出的线圈线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子,在第二线圈中,能够将从第二有效边部分的延伸方向引出的线圈线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子。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从所述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和从所述第三部分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四部分,在所述第四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三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有多个所述第三端子。根据该方式,能够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作为配置多个第三端子的部分有效利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三部分,沿着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根据该方式,具有缩小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致动器具有:保持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线圈保持架和保持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线圈保持架,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圈保持架的外侧的面上,所述第四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线圈保持架的外侧的面上。根据该方式,无需另外设置固定柔性配线基板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线圈保持架具备朝向所述第二线圈保持架突出的多个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二线圈保持架具备分别朝向所述多个第一柱状部突出且前端面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柱状部的前端面彼此抵接的多个第二柱状部,横跨所述多个第一柱状部及所述多个第二柱状部中、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相互抵接的第一柱状部及第二柱状部各自的外侧的面,固定有所述第三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于所述支承体一侧,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可动体一侧。根据该方式,与在可动体侧设有线圈的情况不同,无需将配线连接到可动体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支承体上,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支承体上,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二弹性部件。根据该方式,在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沿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振动时,粘弹性部件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剪切方向变形。因此,因为粘弹性部件在线性高的范围变形,所以能够获得线性良好的振动特性。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用于沿相互交叉的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的端部和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端部向互不相同的方向引出。根据该方式,使柔性配线基板弯曲,相对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不同的方向上设置柔性配线基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因此,可以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一方设置连接有构成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的第一端子,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另一方设置连接有构成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第二端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进行构成第一线圈的线圈线及构成第二线圈的线圈线的穿绕。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共同设于第二部分,因此,也能够以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移动;第一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第二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二磁驱动回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重叠的位置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柔性配线基板,所述柔性配线基板具有:第一部分,其设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弯曲部,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弯曲;第二部分,其从所述弯曲部延伸且位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位置;第一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第二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圈线;以及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31 JP 2018-015244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移动;第一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第二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二磁驱动回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重叠的位置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柔性配线基板,所述柔性配线基板具有:第一部分,其设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弯曲部,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弯曲;第二部分,其从所述弯曲部延伸且位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位置;第一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圈线;第二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方,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圈线;以及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有效边部分对置,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线圈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有效边部分对置,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第二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从所述弯曲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和从所述第三部分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四部分,在所述第四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三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有多个所述第三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三部分,沿着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第一线圈保持架,所述第一线圈保持架保持所述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保持架,所述第二线圈保持架保持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圈保持架的外侧的面上,所述第四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线圈保持架的外侧的面上。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桥将生武田正北原裕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