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66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该淬火双冷却装置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带出料口的淬火油箱、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出料口运输出所述淬火油箱的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上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外的风机、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油箱上的转轴和固定于所述转轴一端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内的搅拌桨,所述转轴与所述淬火油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通过设置搅拌桨对淬火油箱内部的淬火油搅拌冷却,并辅以风机对风冷区段的工件吹风制冷,提高了产品的内、外在质量,解决了现有的油冷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具有提高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的优点,同时设置密封件防止油雾外泄,在节约淬火油资源的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

A Quenching Double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enching double cool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including a quenching oil tank with an outlet, a transport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workpieces out of the quenching oil tank from the outlet, a fan arranged on the transport device and outside the quenching oil tank,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to the quenching oil tank and fixing. A stirring paddle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located in the quench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eal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quenching tank. The quenching oil inside the quenching tank is stirred and cooled by a stirring paddle, and the workpiece in the air-cooled section is cooled by a blow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s improved, and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existing oil-cooled device on the workpiece is solved. Poor problem, has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device on the workpiece, at the same time, setting sealing parts to prevent oil mist leakage, while saving quenching oil resources, reducing exhaust gas emis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31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淬油装置,包括淬油箱、循环油泵、散热器和水冷箱,所述循环油泵的吸油口经吸油管接淬油箱,其排油口经排油管接散热器的进油口,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水冷箱内,其出油口排出的淬火油经回油管流回淬油箱。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淬油装置通过外设水冷箱对油冷吸热后的淬火油进行循环冷却,工件进入冷却油前温度较高,即使是使用了水冷箱冷却油温,但是油温度也会很快的上升至理想的冷却油温以上,冷却效果不佳,保证不了工件的冷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油冷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具有提高油冷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包括带出料口的淬火油箱、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出料口运输出所述淬火油箱的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上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外的风机、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油箱上的转轴和固定于所述转轴一端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内的搅拌桨,所述转轴与所述淬火油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采用上述方案,淬火后的工件进入淬火油箱快速冷却时,淬火油瞬间升温并伴有油雾产生,利用搅拌桨对淬火油进行搅拌降温,以此保证工件的冷却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抑制过冷奥氏体的分解,直接进入马氏体转变区,避免非马氏体组织转变,可提高工件的金相组织、性能,产品的内在质量稳定,同时设置密封件,有效阻挡油雾的外泄,在节约淬火油资源的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油冷后的工件被运输装置运输至风机处,工件被风机再次缓慢冷却,满足马氏体转变速度,获得了足够量的马氏体组织,减小了工件变形量,可避免工件马氏体组织转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提高了产品外在质量,最终提高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淬火油箱的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淬火油箱外且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上套设有若干传动带。采用上述方案,搅拌桨的转动通过电机对转轴的驱动实现,即电机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依次带动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和转轴转动,最终实现搅拌桨转动,便于对淬火油箱内的淬火油冷却降温。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淬火油箱的外壁设置有轴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座上,且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轴座上方。采用上述方案,转轴不易受轴向力的影响,通过设置轴座平衡转轴上的轴向力,从而保证搅拌桨的稳定运行。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从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主动轮的半径。采用上述方案,由于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连接,在相同的线速度下,从动轮能获得比主动轮更大角速度,以此提高搅拌桨的转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淬火油箱上贯穿设置有供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淬火油箱内壁且连通所述安装孔的壳套、固定于所述壳套内壁的静环、固定于所述转轴周向外壁的动环、套设于所述转轴外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迫使所述动环的轴向端面抵接于所述静环的轴向端面。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动环与静环的轴向端面之间相互抵接,二者的抵接面处于压紧状态,经过静环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流入的淬火油或者油雾被拦截在抵接面处,在节约淬火油资源的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轴外套设有抵接于所述动环的轴向端面的第二弹性垫圈、抵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垫圈和所述弹性件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外壁的压套;所述压套沿过轴心的截面呈T型,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压套的上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淬火油箱的内壁,所述第二弹性垫圈为硅橡胶圈。采用上述方案,弹性件的预压力通过第二弹性垫圈传递至动环上,弹性件与动环之间弹性接触,减少动环接触面的磨损;同时设置T型的压套,使压套始终位于弹性件与第二弹性垫圈之间,同时又限制二者的径向移动,依次保证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套的远离所述安装圈的一端固定有挡圈,所述转轴外套设有抵接于所述挡圈与所述静环的轴向端面的第一弹性垫圈,所述第一弹性垫圈为硅橡胶圈。采用上述方案,硅橡胶圈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能较好地适应淬火油箱内的环境,再通过设置挡圈以避免第一弹性垫圈的脱离,从而避免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淬火油箱外的机架、固定于所述机架底部的集油槽、部分设置于所机架上的带缝隙的运输带、沿长度方向并排固定于所述运输带上的挡板,所述运输带上的工件上的淬火油经过缝隙流至所述集油槽内。采用上述方案,工件上的淬火油经过缝隙流至所述集油槽内,集油槽收集淬火油后可回收再利用,在节约淬火油资源的同时,减少废液的排放。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架倾斜设置,且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运输带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风冷区段,所述风冷区段和所述集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采用上述方案,将风冷区段倾斜向上设置,可以避免淬火油箱内的淬火油被大量带入风冷区段内、增加不必要的损耗,从而节约淬火油资源。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固定有支架,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风冷区段的运输方向相交。采用上述方案,运输带上的工件在机架上倾斜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冷风机对工件吹风制冷,使工件上的温度缓慢降低,同时工件上残余的淬火油被气流卷离工件,淬火油沿着风冷区段上的缝隙流至集油槽内,集油槽内收集的淬火油可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淬火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液的排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搅拌桨对淬火油箱内部的淬火油搅拌冷却,使工件在淬火油箱内快速冷却,可提高工件的金相组织、性能,产品的内在质量稳定,最终提高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2.通过设置风机对风冷区段的工件吹风制冷,使工件在风冷区段缓慢冷却,减小了工件变形量,提高了产品外在质量,最终提高装置对工件的冷却效果;3.有效回收淬火油箱内外的淬火油,节约淬火油资源的同时,减少淬火油废气和废液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淬火双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搅拌装置与淬火油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用于表示密封件与淬火油箱的连接关系。图中,1、淬火油箱;11、安装孔;12、出料口;2、运输装置;21、机架;22、运输带;221、油冷区段;222、风冷区段;23、挡板;24、集油槽;3、搅拌装置;31、转轴;32、电机;321、输出轴;33、主动轮;34、从动轮;35、传动带;36、搅拌桨;37、轴座;4、风冷装置;41、风机;42、支架;43、出风管;5、密封件;51、壳套;52、动环;53、静环;54、弹性件;55、挡圈;56、第一弹性垫圈;57、第二弹性垫圈;58、压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淬火油箱1、用于运输工件的运输装置2、用于快速冷却淬火油箱1内的淬火油的搅拌装置3、用于再冷却运输装置2上的工件的风冷装置4;淬火油箱1上贯穿设置有位于淬火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出料口(12)的淬火油箱(1)、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出料口(12)运输出所述淬火油箱(1)的运输装置(2)、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2)上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1)外的风机(41)、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油箱(1)上的转轴(31)和固定于所述转轴(31)一端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1)内的搅拌桨(36),所述转轴(31)与所述淬火油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出料口(12)的淬火油箱(1)、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出料口(12)运输出所述淬火油箱(1)的运输装置(2)、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2)上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1)外的风机(41)、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油箱(1)上的转轴(31)和固定于所述转轴(31)一端且位于所述淬火油箱(1)内的搅拌桨(36),所述转轴(31)与所述淬火油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淬火油箱(1)的外壁设置有轴座(37)和电机(32),所述转轴(31)的一端位于所述淬火油箱(1)外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座(37)上,所述电机(32)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32)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3),所述转轴(31)的一端固定有位于所述轴座(37)上的从动轮(34),所述主动轮(33)与所述从动轮(34)上套设有若干传动带(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轮(34)的半径大于所述主动轮(33)的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淬火油箱(1)上贯穿设置有供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的安装孔(11),所述密封件(5)包括固定于所述淬火油箱(1)内壁且连通所述安装孔(11)的壳套(51)、固定于所述壳套(51)内壁的静环(53)、固定于所述转轴(31)周向外壁的动环(52)、套设于所述转轴(31)外的弹性件(54),所述弹性件(54)迫使所述动环(52)的轴向端面抵接于所述静环(53)的轴向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淬火双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轴(31)外套设有抵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斌谢中兴卢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众达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