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74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其中,包括热交换主体,热交换主体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集流管设置为两个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且扁管的制冷剂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扁管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安装在扁管上,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翅片无法控制片距需额外工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两种典型产品—暖风机和户式水暖机,前者能效高,但舒适性一般;后者舒适性较好,但存在冰冻风险、能耗高等问题。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7504836A中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其包含两排相对排列的微通道扁管,翅片1设置在两排扁管之间,该翅片一般为矩形,也可为波纹形或三角形,在管外侧有外置换热部2。但是该方案中的一个换热器需要两种翅片;翅片1和翅片2之间需额外连接件组装;翅片1在两扁管之间,换热效率低;翅片2无法控制片距,需额外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翅片无法控制片距需额外工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主体,热交换主体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集流管设置为两个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且扁管的制冷剂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扁管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安装在扁管上,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同。进一步地,翅片上设置有定片距结构,以使多个翅片相间隔的设置在扁管上,相间隔设置的翅片之间存在空间,以形成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沿翅片的长度方向流动。进一步地,翅片包括:翅片主体,翅片为板状结构;第一缺口部,第一缺口部开设在翅片主体靠近扁管的一侧,第一缺口部与扁管的外表面适配。进一步地,第一缺口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切起部,定片距结构包括第一切起部,第一切起部为翅片主体上原位于第一缺口部的部分切割并翻折形成。进一步地,第一缺口部内侧设置第三切起部和第四切起部,第三切起部和第四切起部与扁管相适配。进一步地,第一切起部远离翅片主体的一端翻折并形成第一翻折部。进一步地,翅片还包括第二缺口部,第二缺口部设置在翅片主体远离扁管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二缺口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切起部,定片距结构还包括第二切起部,第二切起部为翅片主体上原位于第二缺口部的部分切割并翻折形成。进一步地,第二切起部远离翅片主体的一端翻折并形成第二翻折部。进一步地,第一切起部和/或第二切起部所在的平面与翅片长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第一切起部和/或第二切起部设置有结构强化部。进一步地,翅片主体包括第一传热部、第二传热部和第三传热部,第一传热部和/或第二传热部和/或第三传热部设置有强化部。进一步地,强化部为设置在翅片主体上的凸起部、凸棱或者鼓出部。进一步地,翅片与多个扁管配合,翅片上具有多个换热单元,每个换热单元对应一个扁管。进一步地,相邻换热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切除部。进一步地,切除部为多个时,相邻切除部之间具有结构强化部。进一步地,翅片焊接在扁管上,或者,翅片卡接在扁管上。进一步地,翅片安装在扁管上后,热交换组件外表面进行辐射强化表面,或者,热交换组件外表面设置有涂层。进一步地,扁管至少一侧安装翅片,当扁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翅片时,两侧翅片沿扁管长度方向上交错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为上述的热交换组件。进一步地,热交换器还包括壳体,热交换组件设置在壳体内。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前面板,前面板包括流通部和密封部,流通部位于密封部下方。进一步地,流通部是由具有多个孔洞结构的型材、金属网或者格栅构成,密封部由整块型材构成,或者由多块型材拼接而成。进一步地,密封部外表面为一平面,或者,密封部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和/或凹槽。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后面板,后面板与前面板相对设置,后面板与前面板结构相同,或者后面板由整块型材构成,或者后面板由多块型材拼接而成。进一步地,前面板和/或后面板与热交换组件相间隔的设置。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右侧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和左侧板相对设置,右侧板或左侧板上设置有靠近集流管的连接孔。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由多个片状结构组成,片状结构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矩形。进一步地,片状结构固定在后面板上,多个片状结构形成空腔流道,片状结构与后面板呈角度设置,以使空腔流道中的空气流向发生偏转。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底板,底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孔洞结构,以供空气流通。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后面板外侧的悬挂结构,或者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底板下方支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上述的热交换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的配合可以形成热交换组件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与热交换组件所在的热交换系统连通。扁管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可以扁管更好地与至少两个集流管配合。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同后,多个翅片将平行设置,这样多个翅片的距离就更加容易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翅片无法控制片距需额外工装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热交换组件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热交换组件的主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热交换组件A-A方向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示出了图3中热交换组件B-B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图7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翅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翅片的部分右视图;图9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翅片的部分左视图;图10示出了实施例一种翅片的俯视图;图11示出了实施例二种翅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实施例三种翅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的爆炸图;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热交换器C-C方向的剖视图;图17示出了图15中热交换器D-D方向的剖视图;以及图1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集流管;11、端盖;20、扁管;21、传热管;30、翅片;31、翅片主体;32、第一缺口部;321、第一切起部;322、第一翻折部;33、第二缺口部;331、第二切起部;332、第二翻折部;34、结构强化部;35、第一传热部;351、第一强化部;36、第二传热部;361、第二强化部;37、第三传热部;371、第三强化部;38、切除部;40、壳体;41、前面板;411、流通部;412、密封部;42、后面板;43、右侧板;44、左侧板;45、上盖板;46、底板;47、固定结构;50、空调装置;501、补气压缩机;502、四通阀;503、室外换热器;504、室内液体截止阀;505、闪发器;506、第一节流元件;507、第二节流元件;508、第一热交换器;509、过冷器;510、第二热交换器;512、第三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主体,所述热交换主体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10),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20),所述扁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扁管(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且所述扁管(20)的制冷剂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所述扁管(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扁管(2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30),所述多个翅片(30)安装在所述扁管(20)上,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扁管(20)的宽度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主体,所述热交换主体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10),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20),所述扁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扁管(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且所述扁管(20)的制冷剂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所述扁管(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扁管(2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30),所述多个翅片(30)安装在所述扁管(20)上,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扁管(20)的宽度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0)上设置有定片距结构,以使所述多个翅片(30)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扁管(20)上,相间隔设置的所述翅片(30)之间存在空间,以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沿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0)包括:翅片主体(31),所述翅片(30)为板状结构;第一缺口部(32),所述第一缺口部(32)开设在所述翅片主体(31)靠近所述扁管(20)的一侧,所述第一缺口部(32)与所述扁管(20)的外表面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部(3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切起部(321),所述定片距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切起部(321),所述第一切起部(321)为所述翅片主体(31)上原位于所述第一缺口部(32)的部分切割并翻折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部(32)内侧设置第三切起部和第四切起部,所述第三切起部和所述第四切起部与所述扁管(20)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起部(321)远离所述翅片主体(31)的一端翻折并形成第一翻折部(32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0)还包括第二缺口部(33),所述第二缺口部(33)设置在所述翅片主体(31)远离所述扁管(20)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口部(3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切起部(331),所述定片距结构还包括所述第二切起部(331),所述第二切起部(331)为所述翅片主体(31)上原位于所述第二缺口部(33)的部分切割并翻折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起部(331)远离所述翅片主体(31)的一端翻折并形成第二翻折部(33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起部(321)和/或所述第二切起部(33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翅片(30)长度方向平行。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起部(321)和/或所述第二切起部(331)设置有结构强化部(34)。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主体(31)包括第一传热部(35)、第二传热部(36)和第三传热部(37),所述第一传热部(35)和/或所述第二传热部(36)和/或所述第三传热部(37)设置有强化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部为设置在所述翅片主体(31)上的凸起部、凸棱或者鼓出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0)与多个所述扁管(20)配合,所述翅片(30)上具有多个换热单元,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对应一个所述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琦李典梁祥飞吴迎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