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9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包括信号输入模组、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存储模组、第一输出模组和第二输出模组,所述信号输入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主控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将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和存储模组集成在一个板上,也方便进行管理及生产,集成化程度高,使得T‑con板的结构更紧凑,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

Driving Circuit and T-con Board Applied to T-con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circuit and a T con board applied to the T con board, including a signal input module, a power supply module, a main control module, a gamma adjustment module, a storage module, a first output module and a second output module. The signal input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terminal of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the signal input terminal of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respectively, and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terminal of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group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input end of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the voltage input end of the gamma regulating module, the first output module and the second output module,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ving circuit and a T_con board applied on the T_con board.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the gamma adjustment module and the storage module are integrated on one boar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and ha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mak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_con board more compact,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reduc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
本技术涉及光电板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电视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工艺与技术方面日益成熟,市场上各品牌电视的价格竟争也越来越激烈,一台电视的液晶面板价格占据整台电视的70%~80%成本,且近几年国内投产的面板厂家如雨后春笋。京东方、华星光电、重庆惠科、咸阳中电、天马等;后续整个玻璃面板行业降价会是一种趋势,所以也要求了我们TCON板的电路结构优化,向紧凑型设计,来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和挑战。然而,现有的液晶电视机面板都是由Source左板、Source右板及TCON板构成,但每一块板都是单独设计,生产时要单独印刷、打件、装配,管理繁琐,费时、费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管理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以及降低成本的T-CON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包括:信号输入模组、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存储模组、第一输出模组和第二输出模组;所述信号输入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主控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与所述存储模组电连接,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控模组包括主控芯片U1、第一滤波单元及第二滤波单元,所述主控芯片U1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接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2及电容C3,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2还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管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4及电容C5,所述电容C4和所述电容C5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还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管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压驱动芯片U2、电压输入单元、第一电压输出单元、第二电压输出单元及第三电压输出单元,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单元、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单元和所述第三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压输入单元包括电容C43、电容C44、电容C47、电容C55、电阻R64及电阻R65,所述电容C55、所述电容C43和电容C44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4的第一端分别与输入电压和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IN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4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65的一端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IN2管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6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4串联后接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单元包括电容C40、电阻R66、电容C54、电阻R61、电阻R62、电容C45、电容C46、电阻R60、电阻R45、电阻R46、电感L1及二极管D6;所述电容C40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NC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4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66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电容C54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经所述电阻R61后输出3.3V电压,所述电阻R62、所述电容C45、所述电容C46并联连接,且所述电阻R6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62的第一端经所述电阻R60、所述电阻R45、电阻R46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NB管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单元包括电感L3、二极管D5、MOS管Q2、电阻R55、电阻R54、电容C36、电容C41、电容C42、电容C37、电阻R56、电容C23、双向二极管D3、电容C27和双向二极管D4,所述电感L3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管脚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经所述二极管D5后与所述MOS管Q2的S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D极经所述电阻R55后接地,所述MOS管Q2的G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54和所述电容C36连接,所述电阻R54还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GD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36还与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电容C41和所述电容C42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1还与所述MOS管Q2的S极连接,所述电容C37和所述电阻R56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37还与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电容C23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DRVP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D3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3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分别接地,所述电容C27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DRVP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分别接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电压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37、电阻R31、电阻R26、电容C21、电容C20、电容C15、电容C16、电阻R28及双向二极管D2,所述电阻R37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VREF_FB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经所述电阻R31、所述电阻R26后输出电压信号,所述电容C2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37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DRVN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D2的第三管脚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2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双向二极管D2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电阻R26连接,所述电容C15、电容C16、电阻R28并联连接,且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还与所述电阻R31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T-con板,包括T-con板上驱动电路。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及T-con板,通过传统的T-con板与左source、右source板三板分离式结构设计合并成一块驱动板,并且,在T-con板的电路上,将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和存储模组集成在一个板上,也方便进行管理及生产,集成化程度高,使得T-con板的结构更紧凑,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T-con板降低PCB基材损耗,简化生产流程,节省工时,提高产能。采用三合一的制作方式,使得三板合为一块板,可以进行同步管理、制作、打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模组、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存储模组、第一输出模组和第二输出模组;所述信号输入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主控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与所述存储模组电连接,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模组、电源模组、主控模组、伽马调节模组、存储模组、第一输出模组和第二输出模组;所述信号输入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组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主控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主控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模组与所述存储模组电连接,所述伽马调节模组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模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组包括主控芯片U1、第一滤波单元及第二滤波单元,所述主控芯片U1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2及电容C3,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2还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管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4及电容C5,所述电容C4和所述电容C5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还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管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压驱动芯片U2、电压输入单元、第一电压输出单元、第二电压输出单元及第三电压输出单元,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单元、所述第二电压输出单元和所述第三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单元包括电容C43、电容C44、电容C47、电容C55、电阻R64及电阻R65,所述电容C55、所述电容C43和电容C44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4的第一端分别与输入电压和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IN2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4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65的一端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IN2管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6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4串联后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T-con板上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单元包括电容C40、电阻R66、电容C54、电阻R61、电阻R62、电容C45、电容C46、电阻R60、电阻R45、电阻R46、电感L1及二极管D6;所述电容C40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NC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4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66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芯片U2的SWB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