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53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涵道风扇,包括:涵道,具有中心轴线,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涵道的上端和下端;桨毂轴,设置在涵道的中心轴线上;多个动叶片,设置在桨毂轴上并靠近进风口且可随桨毂轴转动;固定套筒,桨毂轴装设于固定套筒内;多个静叶片,其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套筒和涵道的内壁连接,每个静叶片上设置有散热结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套筒内且位于多个动叶片下方,动力驱动装置与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桨毂轴转动且动力驱动装置与散热结构连接以通过散热结构散热。将散热结构设置在涵道风扇的静叶片上或将散热结构与静叶片一体成型,使静叶片具有散热功能同时也具有平衡反扭矩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涵道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涵道风扇。
技术介绍
散热冷却问题一直是飞行器发动机的一个症结。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一般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都是主动冷却,即,使用冷却风扇使空气高速吹过散热片表面,带走发动机散出的热量,使发动机冷却。但是在飞行器设计中,为了减轻飞行器重量常常省去冷却风扇。没有了风扇提供的高速气流,冷却效率会大大降低,给飞行器的设计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将发动机的散热器放在了涵道的入口,希望通过进入涵道的气流带走热量。但是涵道入口的空气来流速度有限,跟经过涵道动叶片加速后的气流速度相差甚远。用入口处的气流冷却效率不大,因此需要通过增大散热器体积来达到要求的散热效果,但是这会增加飞行包的整体重量,而且也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道风扇,该涵道风扇将散热器布局在涵道风扇中,以利用涵道风扇中的高速气流散热,显著提高了散热器的冷却效果;此外,该涵道风扇将散热结构设置在静叶片上,从而节省封装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涵道风扇,包括:涵道,涵道具有中心轴线,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涵道的上端和下端;桨毂轴,设置在涵道的中心轴线上;多个动叶片,设置在桨毂轴上并靠近进风口,且可随桨毂轴的转动而转动;固定套筒,桨毂轴装设于固定套筒内;多个静叶片,静叶片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套筒和涵道的内壁连接,每个静叶片上设置有散热结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套筒内并且位于多个动叶片下方,其中,动力驱动装置与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桨毂轴转动,并且动力驱动装置与散热结构连接以通过散热结构散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结构为贴附在每个静叶片的外表面上的散热片,在散热片中设有散热片冷却管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内设有发动机冷却管路,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桨毂轴转动,并且发动机冷却管路与散热片冷却管路流体连通以形成冷却液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片包括经由多个散热管连通的上水室和下水室,其中,上水室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口流体连通,并且下水室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入口流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散热管相互平行地设置,且在相邻的散热管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入口处设置有水泵,以将经多个散热片冷却的冷却液送回发动机冷却管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口处设置有节温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动叶片绕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并且每个动叶片的弦线与动叶片旋转水平面形成夹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静叶片绕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并且每个静叶片垂直于涵道的横截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桨毂轴顶端设置有整流罩,整流罩位于多个动叶片的上方且随动叶片的转动而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散热片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在多个静叶片的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片可与对应的静叶片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散热结构设置在涵道风扇的静叶片上或将散热结构与静叶片一体成型,使静叶片具有散热功能同时也具有平衡反扭矩的作用,涵道风扇中的高速气流经过,显著提高了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温度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保障飞行的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涵道风扇将发动机散热器设置在涵道风扇的静叶片上,显著地减小了封装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例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涵道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例示了图1所示的涵道风扇沿中心轴线所在平面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3例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涵道风扇中的发动机与散热片的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各个实施例可以任意可能的方式相互组合或部分替换。参照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涵道风扇。在该实施例中,由图1可见,涵道风扇包括涵道1、桨毂轴、多个动叶片2、固定套筒、多个静叶片3以及动力驱动装置4。具体地,涵道1为具有中心轴线的圆柱形通道,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涵道1的上端和下端,桨毂轴与涵道1同轴地设置在固定套筒内,多个动叶片2邻近进风口设置在桨毂轴上,其中,所有动叶片2绕桨毂轴呈辐射状布置且可随桨毂轴的转动而转动,每个静叶片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套筒和涵道1的内壁连接,并且在每个静叶片3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动力驱动装置4位于固定套筒内且设置在多个动叶片2的下方,其中,动力驱动装置4与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桨毂轴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桨毂轴上的多个动叶片2转动;此外,动力驱动装置4还与散热结构连接,以通过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有益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涵道风扇通过将散热结构布局在涵道风扇中,利用涵道风扇中的高速气流散热,显著提高了散热结构的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动力驱动装置4的温度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动力驱动装置4的能效,保障飞行的安全性;此外,在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涵道风扇中,通过将散热结构设置在静叶片3上,能够显著地节省封装空间。示例性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结构实施为贴附在每个静叶片3的外表面上的散热片,在每个散热片中设有散热片冷却管路。进一步示例性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动力驱动装置4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内设有发动机冷却管路,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桨毂轴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桨毂轴上的多个动叶片2转动。此外,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管路与散热片的散热片冷却管路流体连通以形成冷却液回路,从而通过散热片实现发动机冷却。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有益的是,涵道风扇通过将散热片布局在涵道1中,利用涵道1中的高速气流散热,显著提高了散热片的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温度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保障飞行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可通过焊接、铆钉或螺栓连接等本领域常见的紧固方式固定在静叶片3的表面上;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还可与对应静叶片3一体成型,换个角度讲,即将散热片制作成静叶片3的构型,可以看做是散热片与静叶片为一体构造,因此同时具有散热和静叶片3平衡反扭矩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这种将散热片与静叶片3一体化的构造,结构更简单,也使整体结构更紧凑,显著地减小了封装空间。继续参照图3,详细描述散热片的具体构造。如图所示,每个散热片包括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上水室6和下水室7,其中,上水室6和下水室7经由多个散热管5流体连通。其中,上水室6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口流体连通,以接收来自发动机冷却管路的需冷却的冷却液并将其送入散热片冷却管路中进行冷却;下水室7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入口流体连通,以将经冷却的冷却液送回发动机冷却管路中,用于发动机的冷却。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有散热管5相互平行定向,并且在所有散热管5的相邻散热管5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翅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1),所述涵道(1)具有中心轴线,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涵道(1)的上端和下端;桨毂轴,设置在所述涵道(1)的所述中心轴线上;多个动叶片(2),设置在所述桨毂轴上并靠近所述进风口,且可随所述桨毂轴的转动而转动;固定套筒,所述桨毂轴装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多个静叶片(3),每个所述静叶片(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涵道(1)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静叶片(3)上设置有散热结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且位于所述多个动叶片(2)下方,其中,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与所述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桨毂轴转动,并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与所述散热结构连接以通过所述散热结构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1),所述涵道(1)具有中心轴线,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涵道(1)的上端和下端;桨毂轴,设置在所述涵道(1)的所述中心轴线上;多个动叶片(2),设置在所述桨毂轴上并靠近所述进风口,且可随所述桨毂轴的转动而转动;固定套筒,所述桨毂轴装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多个静叶片(3),每个所述静叶片(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涵道(1)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静叶片(3)上设置有散热结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且位于所述多个动叶片(2)下方,其中,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与所述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桨毂轴转动,并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与所述散热结构连接以通过所述散热结构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为贴附在每个所述静叶片(3)的外表面上的散热片,在所述散热片中设有散热片冷却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4)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发动机冷却管路,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桨毂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桨毂轴转动,并且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与所述散热片冷却管路流体连通以形成冷却液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涵道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经由多个散热管(5)连通的上水室(6)和下水室(7),其中,所述上水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