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07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37
一种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车用灯具包含散热基座、光源、导光柱与聚焦透镜。光源设置于散热基座上,并提供光束。导光柱设置于散热基座上,且导光柱的入光面设置以接收光源所提供的光束。导光柱设置以使光源所提供的光束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出光,其中出光面与下表面毗邻。聚焦透镜设置以接收自导光柱的出光面所提供的光束。因此,车用灯具所投射的照射区域之中的暗区仍可具有一定亮度而非全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08月05日、申请号为201510472843.6、专利技术名称为“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柱与使用其的车用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照明科技的发展,运输工具上所使用的灯具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重点。配合现今科技,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问世,使得通过发光二极管所设计的灯具有高亮度、消耗功率低与稳定发光状态等优点,因此车用灯具的发光源已经从灯泡被置换为LED灯。然而,于车用灯具的设计之中,碍于发光二极管灯的形状与其面积,发光二极管灯所发射的光束在聚焦的后将会有不符合车辆照明的规范的潜在问题。亦即,当车用灯具透过发光二极管灯提升照明效能的同时,车用灯具所提供的照明光的光型或是其照明范围可能会不符合车辆照明的规范。因此,如何能在符合车辆照明规范的情况下提升车用灯具的照明效率,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用灯具,其透过导光柱的导光结构使得光源所提供的光束可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出光。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发射的光束将分别投射至照射区域的亮区与暗区之中。因此,车用灯具所投射的照射区域之中的暗区仍可具有一定亮度而非全黑。此外,通过导光柱的凹陷结构,车用灯具所提供的光型可以对明暗截止线附近的检测点作修正,使得光型可符合车用照明的规范。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车用灯具的导光柱。导光柱包含结构本体与导光结构。结构本体具有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位于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结构本体用以将自入光面进入的光束的一部分导引至出光面。导光结构设置于上表面。导光结构用以将自入光面进入的部分光束,自上表面导引至下表面并穿过下表面。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柱还包含凹陷结构。凹陷结构设置于下表面并毗邻出光面。凹陷结构用以定义自出光面所射出的光束的边界形状。于部分实施方式中,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其中至少一者为自结构本体向外凸出的曲面。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出光面为朝结构本体内部凹陷的曲面。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自出光面与上表面邻接的界线至出光面与下表面邻接的界线为渐增或渐减。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结构毗邻出光面。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结构本体还包含互相连接的入光部与出光部,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分别位于入光部与出光部上,并彼此相对。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结构位于出光部上。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入光部与出光部的其中至少一者为根据三维曲线所构成的图形的部分区块。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构成入光部的三维曲线用以使自入光面进入结构本体的光束透过入光部聚焦至出光面,其中,三维曲线可以是三维圆锥曲线。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结构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结构本体具有破孔。破孔位于下表面,其中由导光结构导引的部分光束,透过破孔穿过下表面。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结构本体为实心结构,且导光结构为用以定义全反射界面的凹陷式结构。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柱还包含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结构本体上,且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柱还包含框架与定位部。框架具有开口,其中结构本体通过置于开口之中而与框架连接。定位部设置于框架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用灯具,包含散热基座、光源、导光柱与聚焦透镜。光源设置于散热基座上,并提供光束。导光柱设置于散热基座上,且导光柱的入光面设置以接收光源所提供的光束。聚焦透镜设置以接收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所提供的光束。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聚焦透镜具有焦平面,且部分焦平面与出光面重合。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聚焦透镜具有焦平面,且焦平面与出光面至少相交于一直线。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光柱还包含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结构本体上。定位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车用灯具还包含至少一定位元件,结构本体透过定位元件穿过定位孔并锁附于散热基座上固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灯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图2A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立体示意图;图2B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上视示意图;图2C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下视示意图;图2D绘示图2A的导光柱以视角O1观之的示意图;图2E绘示图2A的导光柱以视角O2观之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所投射的光束的光型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灯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导光柱的侧视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灯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图6A绘示图5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立体示意图;图6B绘示图5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上视示意图;图6C绘示图6B的导光柱沿线段II’的侧剖面示意图;图6D绘示图5的车用灯具的导光柱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有鉴于当车用灯具透过发光二极管提升照明效能时,所提供的照明光的光型或是照明范围可能会不符合车辆照明的规范。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灯具透过导光柱的导光结构使得光源所提供的光束可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出光,其中自导光柱的出光面与下表面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照射区域的亮区与暗区。因此,车用灯具所投射的照射区域之中的暗区仍可具有一定亮度而非全黑。请参照图1,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灯具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车用灯具100包含散热基座102、光源104、导光柱110与聚焦透镜106。光源104设置于散热基座102上,并提供光束,其中光源104可以具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阵列或是发光二极管芯片。导光柱110设置于散热基座102上,且导光柱110的入光面114设置以接收光源104所提供的光束。聚焦透镜106设置以接收自导光柱110的出光面116与下表面119所提供的光束L1、L2与L3。聚焦透镜106具有光轴108,其中导光柱110设置于光轴108的一侧。图1中,导光柱110位于光轴108的上方。导光柱110用以修正光源104所提供的光束的光型,使得光源104所提供的光束在经过导光柱110的修正后,可以透过聚焦透镜106投射出符合车辆照明规范的光型。以下叙述为先对导光柱110的结构与其对光型的修正作说明。请参照图2A至图2E。图2A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100的导光柱110的立体示意图。图2B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100的导光柱110的上视示意图。图2C绘示图1的车用灯具100的导光柱110的下视示意图。图2D绘示图2A的导光柱110以视角O1观之的示意图。图2E绘示图2A的导光柱110以视角O2观之的示意图。导光柱110包含结构本体112与导光结构120。本实施方式中,结构本体112为实心结构。结构本体112具有入光面114、出光面116以及位于入光面114与出光面116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上表面118与下表面119。结构本体112用以将自入光面114进入的部分光束导引至出光面116,其中自入光面114被导引至出光面116的光束如2E图的光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柱,其特征在于,用于一车用灯具,该导光柱包含:一结构本体,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位于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该结构本体用以将自该入光面进入的一光束的一部分导引至该出光面,该结构本体还包含互相连接的一入光部与一出光部,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入光部与该出光部上,并彼此相对,该入光部与该出光部的其中至少一者为根据一三维曲线所构成的图形的部分区块;以及一导光结构,设置于该上表面,该导光结构用以将自该入光面进入的部分的该光束,自该上表面导引至该下表面并穿过该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6 TW 1041218791.一种导光柱,其特征在于,用于一车用灯具,该导光柱包含:一结构本体,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位于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该结构本体用以将自该入光面进入的一光束的一部分导引至该出光面,该结构本体还包含互相连接的一入光部与一出光部,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入光部与该出光部上,并彼此相对,该入光部与该出光部的其中至少一者为根据一三维曲线所构成的图形的部分区块;以及一导光结构,设置于该上表面,该导光结构用以将自该入光面进入的部分的该光束,自该上表面导引至该下表面并穿过该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结构位于该出光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构成该入光部的该三维曲线用以使自该入光面进入该结构本体的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闵林士凱林孟毅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