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19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S2、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S3、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S4、计算顶界面压力梯度和底界面压力梯度,S5、明确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结合压力梯度计算和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和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并且确定了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勘探
,涉及油气运移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经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压力系统内油气富集程度具有差异,油气的分布与地层压力结构具有一定内在关系。压力结构指垂向超压系统的发育特征,包括超压系统的数量、幅度、叠置特征、形态特征以及压力系统间的过渡关系等。目前,对于压力结构主要根据超压系统的数量、幅度、叠置特征以及压力过渡带特征划分压力结构类型,主要存在渐变型单超压结构、突变型单超压结构和叠置型压力结构三种压力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压力结构下油气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渐变型单超压结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压力过渡带内和上部;突变型单超压结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封闭层下的储层中;叠置型超压结构两个压力系统之间的低压区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这些压力结构与油气的分布关系从压力结构形态上看具有相似性,相似的压力结构形态具有近似的油气分布特征。但现今对压力结构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相对较粗,没有涉及到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压力结构的形态特征,以压力结构形态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S2、预测地层压力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S3、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将压力结构形态划分为漏斗形压力结构、箱形压力结构、丘状压力结构、钟形压力结构、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所述漏斗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逐渐变常压的压力结构;所述箱形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突变且中部压力保持恒定的压力结构;所述丘状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渐变的压力结构;所述钟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渐变、底边界压力突变的压力结构;所述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高压低压相间变化的压力结构。S4、计算压力梯度,其步骤为:计算压力结构顶底面边界内压力差值与对应深度差值的比值,该比值即为该段压力梯度。顶界面压力梯度为:GT=(P2-P1)/(H2-H1)(1)底界面压力梯度为:GB=(P3-P4)/(H4-H3)(2)式中,P1和P2分别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1和H2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P3和P4分别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3和H4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定义压力梯度比为压力结构顶界面压力梯度和压力结构底界面压力梯度的比值,记为γ,即:γ=GT/GB(3)。S5、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其步骤为:明确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结合压力梯度计算和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和油气保存的临界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5中,对于漏斗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1,顶界面压力梯度远大于底界面压力梯度,流体优先向下流动,并对下部的流体形成封堵,向下是流体和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将顶界面压力梯度与压力结构底边界及下部的油气显示特征匹配,确定漏斗形压力结构保存油气的最小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5中,对于箱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接近于1,在实际压力结构中,底边界压力梯度比顶边界压力梯度大,压力梯度比小于1,油气优先向下运移,选取底边界压力梯度与压力结构底边界及下部的油气显示进行匹配,确定箱形压力结构下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5中,对于丘状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存在γ>1、γ<1和γ接近于1三种情况;γ>1时,压力结构底边界形态较缓,油气优先向下运移,底边界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γ<1时,压力结构顶边界形态较缓,油气优先向上运移,顶边界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γ接近于1时,油气向两侧运移,受到下方向上运移流体的影响,顶边界逐渐成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带;在确定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情况下,将优势运移方向对应的压力梯度与对应压力结构边界油气显示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即油气运移的最大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5中,对于钟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1,压力结构顶边界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油气优先向上运移,将顶边界压力梯度和顶边界油气显示特征匹配,确定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5中,对于复杂漏斗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1,向下是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底边界内的储层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并将顶边界压力梯度和油气显示特征匹配,确定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优选的,步骤S2中,选择Eaton法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其步骤为:引入伊顿系数c,建立同一深度点正常压实趋势下的参数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比值与地层压力的经验关系,进而预测地层流体压力PB,地层流体压力PB表示为:PB=SB-(SB-PnB)(Δtnorm/Δt)c=ρmgHB-(ρmgHB-ρwgHB)(Δtnorm/Δt)c(4)式中,PB、SB、PnB分别为B点孔隙流体压力、上覆岩层压力、静水压力,单位:MPa;Δt、Δtnorm分别为B点实测、正常声波时差,单位:μs/m;c为伊顿系数;ρm、ρw分别为上覆岩层、地层水密度,单位:g/cm3;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HB为B点埋深,单位:m优选的,步骤S2中,选择等效深度法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其步骤为:利用同样的孔隙度值的两深度点对应相同的有效应力,计算某一深度点的孔隙流体压力,该孔隙流体压力即为预测的地层流体压力PB,地层流体压力PB表示为:PB=SB-(SA-PA)=ρmg(HB-HA)+ρwgHA(5)式中,PA、PB为A、B孔隙流体压力,单位:MPa;SA、SB为A、B上覆岩层压力,单位:MPa;ρm、ρw为上覆岩层、地层水密度,单位:g/cm3;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HA、HB为A、B深度,单位: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从压力结构的形态特征出发,提出了压力结构的类型划分方案,结合压力结构顶底界面压力梯度的计算,指示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并与油气显示特征耦合,确定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定性定量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并且确定了油气保存的临界压力梯度(即最小压力梯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计算压力梯度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Eaton法预测地层压力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渤南洼陷压力结构形态类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渤南洼陷顶底界面压力梯度计算示意图。图7a-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渤南洼陷不同层段压力梯度和油气耦合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渤南洼陷义东36井纵向压力梯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S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S2、预测地层压力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S3、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将压力结构形态划分为漏斗形压力结构、箱形压力结构、丘状压力结构、钟形压力结构、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所述漏斗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逐渐变常压的压力结构;所述箱形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突变且中部压力保持恒定的压力结构;所述丘状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渐变的压力结构;所述钟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渐变、底边界压力突变的压力结构;所述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高压低压相间变化的压力结构;S4、计算压力梯度,其步骤为:计算压力结构顶底面边界内压力差值与对应深度差值的比值,该比值即为该段压力梯度,顶界面压力梯度为:GT=(P2‑P1)/(H2‑H1)   (1)底界面压力梯度为:GB=(P3‑P4)/(H4‑H3)   (2)式中,P1和P2分别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1和H2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P3和P4分别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3和H4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定义压力梯度比为压力结构顶界面压力梯度和压力结构底界面压力梯度的比值,记为γ,即:γ=GT/GB   (3);S5、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其步骤为:明确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结合压力梯度计算和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和油气保存的临界压力梯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S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S2、预测地层压力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S3、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将压力结构形态划分为漏斗形压力结构、箱形压力结构、丘状压力结构、钟形压力结构、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所述漏斗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逐渐变常压的压力结构;所述箱形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突变且中部压力保持恒定的压力结构;所述丘状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渐变的压力结构;所述钟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渐变、底边界压力突变的压力结构;所述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高压低压相间变化的压力结构;S4、计算压力梯度,其步骤为:计算压力结构顶底面边界内压力差值与对应深度差值的比值,该比值即为该段压力梯度,顶界面压力梯度为:GT=(P2-P1)/(H2-H1)(1)底界面压力梯度为:GB=(P3-P4)/(H4-H3)(2)式中,P1和P2分别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1和H2为顶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P3和P4分别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两侧的压力值,单位:MPa;H3和H4为底界面压力过渡带对应的深度,单位:km;定义压力梯度比为压力结构顶界面压力梯度和压力结构底界面压力梯度的比值,记为γ,即:γ=GT/GB(3);S5、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其步骤为:明确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结合压力梯度计算和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和油气保存的临界压力梯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对于漏斗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1,顶界面压力梯度远大于底界面压力梯度,流体优先向下流动,并对下部的流体形成封堵,向下是流体和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将顶界面压力梯度与压力结构底边界及下部的油气显示特征匹配,确定漏斗形压力结构保存油气的最小压力梯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对于箱形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接近于1,在实际压力结构中,底边界压力梯度比顶边界压力梯度大,压力梯度比小于1,油气优先向下运移,选取底边界压力梯度与压力结构底边界及下部油气显示进行匹配,确定箱形压力结构下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对于丘状压力结构,压力梯度比γ存在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袁飞飞景琛蒋有录冯月琳刘雅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