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193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含有油管标识数据的RFID电子标签、用于将每根油管的油管标识数据读出或写入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以及数据库管理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中安装有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用于编辑油管操作数据,并将油管标识数据和油管操作数据打包发送至本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管理模块对油管标识数据和油管操作数据进行统计管理,生成报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RFID与数据库管理相结合,采集油管从生成、使用、修复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建立每根油管服役信息库,准确获知每根油管服役情况,实现数字化管理,为安全高效的采油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开采
,涉及一种油管管理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管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油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流转环节复杂,而且超期服役的油管因偏磨、裂缝、断脱等质量因素对采油作业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油管进行高效标识与科学管理,在合理优化油管使用、提高油管管理效率、保障采油作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对油管的标识主要采用表面打码、喷漆、压印等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因磨损、腐蚀、油渍污染等因素不能长期有效地保存油管数据,增加了对油管的识别难度,甚至造成数据损坏、错乱和丢失,无法实现对每根油管的使用状态进行全服役周期跟踪管理。而且这类标识方法获取的油管数据主要靠人工录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油管服役信息高效管理,限制了数字化油田的发展。公布号为CN10695217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管、杆管理与应用方法,通过读取管杆上的唯一身份的标识码,将管杆的实时状态和数据信息录入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后台数据库调用管杆信息及处理后的数据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数据库,含有每一根油管从出厂发放、入井使用、回收修复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云端数据库,含有每一根油管从出厂发放、入井使用、回收修复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RFID电子标签,含有油管标识数据,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于油管上;RFID读写器,用于从所述RFID电子标签读取油管标识数据或将油管标识数据写入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用于编辑油管操作数据,并将油管标识数据和油管操作数据打包发送至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所述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安装于所述RFID读写器中;数据库管理模块,从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读取油管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数据库,含有每一根油管从出厂发放、入井使用、回收修复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云端数据库,含有每一根油管从出厂发放、入井使用、回收修复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数据信息;RFID电子标签,含有油管标识数据,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于油管上;RFID读写器,用于从所述RFID电子标签读取油管标识数据或将油管标识数据写入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用于编辑油管操作数据,并将油管标识数据和油管操作数据打包发送至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所述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安装于所述RFID读写器中;数据库管理模块,从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读取油管数据,对每一根油管的油管标识数据和油管操作数据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统计和生成报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本地数据库和所述数据库管理模块均安装于所述上位机,所述云端数据库安装于所述云端服务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标识数据包括油管生产厂家、油管规格、油管类别、生产日期和序列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符合ISO18000-6C/EPCC1G2标准协议,油管标识数据存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EPC区第5-11字节,其中,生产厂家占1个字节,生产日期占3个字节,油管规格占0.5个字节,油管类别占0.5个字节,序列号占2个字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模块采用单字节异或、或同或、或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志丹张超刘子彬谢文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