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2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其中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的入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驱动电机内部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连通入液口与驱动电机内的定子腔室,以及定子腔室与出液口;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第一冷却管路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转子结构的第一轴承的周缘,第二冷却管路设置于转子结构的第二轴承的周缘;其中定子腔室与容纳转子结构的转子腔室隔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可以实现直接冷却定子与轴承,将铜损、定子铁损与机械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A driving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oling structure of a driving motor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in which the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driving motor includes a driving motor, a liquid inlet and a liquid outlet arranged on the shell of the driving motor, a cooling pipe arranged inside the driving motor, a cool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and a stator chamber in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cooling pipe includes the first cooling pipe and the second cooling pipe, the first cooling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first bearing of the rotor structure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second cooling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second bearing of the rotor structure, in which the stator cavity is isolated from the rotor cavity containing the rotor structure. The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driving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direct cooling of the stator and the bearing, and take away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copper loss, the iron loss of the stator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so as to achieve good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车轮来实现汽车行驶,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功能对整车性能影响重大,为此成为各大电动汽车厂商研究的重点。其中驱动电机的散热能力对驱动电机的运行具有较大影响。现有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驱动电机,通常采用壳体水道冷却方式进行散热,该冷却方式由于发热源与二级冷却媒介空气接触,再通过热传导传给一级液体冷却媒介,造成冷却效果一般。且现有的冷却方式,在提升功率/转矩密度时,不能满足由于升温提高带来的大散热量的冷却需求,导致驱动电机无法进行更优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的驱动电机采用壳体水道冷却方式进行散热,其冷却效果一般,在提升功率/转矩密度时,不能满足由于升温提高带来的大散热量的冷却需求,导致驱动电机无法进行更优化的设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的入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内部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通所述入液口与所述驱动电机内的定子腔室,以及所述定子腔室与所述出液口;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结构的第一轴承的周缘,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的第二轴承的周缘;其中所述定子腔室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的转子腔室隔绝。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套筒、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套筒、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配合形成所述转子腔室;所述定子腔室设置于所述转子腔室的外围;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可选的,所述定子腔室由所述套筒的外壁、所述壳体、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配合形成;所述定子腔室内设置有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两侧的且相同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套筒的外壁以及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面贴附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另一端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预定距离。可选的,所述定子腔室包括:由所述套筒的外壁、所述壳体、所述后端盖和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侧壁配合形成的流动冷却液的第一腔室,以及,由所述套筒的外壁、所述壳体、所述前端盖和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侧壁配合形成的流动冷却液的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可选的,所述定子结构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接通路。可选的,所述入液口靠近所述后端盖设置,并通过所述冷却管道连通至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前端盖设置,并通过所述冷却管道连通至所述第二腔室。可选的,所述冷却管道还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入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通过所述第二通路连通至所述定子腔室的进口;以及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所述定子腔室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二冷却管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连通至所述出液口。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均为环形。可选的,所述转子结构包括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一体连接的转子铁心;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所述后端盖上设置一开孔,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孔延伸出所述驱动电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的内部设置连通入液口与定子腔室、定子腔室与出液口的冷却管道,并将冷却管道的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分别设置在转子结构的两轴承的周缘,可以实现直接冷却定子与轴承,将铜损、定子铁损与机械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效果好,进而可以满足高功率和高转矩密度的设计要求,同时定子腔室与转子腔室隔绝,定子腔室的冷却不会影响转子结构的运转,进而可保证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驱动电机冷却结构示意图一;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驱动电机冷却结构示意图二;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驱动电机冷却结构示意图三;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转子结构与定子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1、驱动电机;11、壳体;12、转子结构;121、第一轴承;122、第二轴承;123、转轴;124、转子铁心;13、套筒;14、前端盖;15、后端盖;2、入液口;3、出液口;4、定子腔室;41、定子结构;411、第一部分;4111、连接通路;412、第二部分;413、第三部分;42、第一腔室;43、第二腔室;51、第一冷却管路;52、第二冷却管路;53、第一通路;54、第二通路;55、第三通路;56、第四通路;6、转子腔室;7、放液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驱动电机1;设置于驱动电机1的壳体11上的入液口2和出液口3;设置于驱动电机1内部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连通入液口2与驱动电机1内的定子腔室4,以及定子腔室4与出液口3;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51和第二冷却管路52,第一冷却管路51设置于驱动电机1的转子结构12的第一轴承121的周缘,第二冷却管路52设置于转子结构12的第二轴承122的周缘;其中定子腔室4与容纳转子结构12的转子腔室6隔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设置于驱动电机1的壳体11上的入液口2和出液口3,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1内部的冷却管道。其中入液口2和出液口3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的相对两侧,且所在端面相对,具体形式可参见图1所示,入液口2设置于壳体11的右上角,出液口3设置于壳体11的左下角。当然入液口2和出液口3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冷却管道分别连通入液口2和定子腔室4,以及定子腔室4与出液口3,可以实现将入液口2提供的冷却液流入定子腔室4内,并通过出液口3流出,进而实现对定子腔室4的冷却。且由于定子腔室4与转子腔室6相隔绝,冷却液在定子腔室4内的流动,不会对转子腔室6内的转子结构12产生影响,进而可以保证转子结构12的正常运转,进而保证驱动电机1的正常工作。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51和第二冷却管路52,第一冷却管路51、第二冷却管路52可位于转子腔室6内,且第一冷却管路51设置于转子结构12的第一轴承121的周缘,第二冷却管路52设置于转子结构12的第二轴承122的周缘,可以实现利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壳体(11)上的入液口(2)和出液口(3);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内部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通所述入液口(2)与所述驱动电机(1)内的定子腔室(4),以及所述定子腔室(4)与所述出液口(3);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51)和第二冷却管路(52),所述第一冷却管路(5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转子结构(12)的第一轴承(121)的周缘,所述第二冷却管路(52)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12)的第二轴承(122)的周缘;其中所述定子腔室(4)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12)的转子腔室(6)隔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壳体(11)上的入液口(2)和出液口(3);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内部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通所述入液口(2)与所述驱动电机(1)内的定子腔室(4),以及所述定子腔室(4)与所述出液口(3);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51)和第二冷却管路(52),所述第一冷却管路(5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转子结构(12)的第一轴承(121)的周缘,所述第二冷却管路(52)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12)的第二轴承(122)的周缘;其中所述定子腔室(4)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12)的转子腔室(6)隔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还包括:套筒(13)、前端盖(14)和后端盖(15),所述套筒(13)、所述前端盖(14)和所述后端盖(15)配合形成所述转子腔室(6);所述定子腔室(4)设置于所述转子腔室(6)的外围;所述前端盖(14)和所述后端盖(15)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相对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腔室(4)由所述套筒(13)的外壁、所述壳体(11)、所述前端盖(14)以及所述后端盖(15)配合形成;所述定子腔室(4)内设置有定子结构(41),所述定子结构(41)包括第一部分(4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411)相对两侧的且相同的第二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3);所述第一部分(411)的相对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套筒(13)的外壁以及所述壳体(11)的内壁相贴附,所述第二部分(412)和所述第三部分(413)的一端面贴附于所述套筒(13)的外壁上,另一端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壁间隔预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腔室(4)包括:由所述套筒(13)的外壁、所述壳体(11)、所述后端盖(15)和所述第一部分(411)的第一侧壁配合形成的流动冷却液的第一腔室(42),以及,由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涛罗华利刘婷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