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9728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缓冲罐和分离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多个物料管线,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一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单元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二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可有效防止固体颗粒沉积和结焦,显著提高重油的转化率和轻质油的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料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器是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反应器的形式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悬浮床工艺的特点。日本在90年代末开发完成了NEDOL液化工艺,该工艺液化反应器为鼓泡床反应器,鼓泡床反应器气体滞留系数大,利用率低,为保证反应物料的停留时间需要三台反应器,大幅增加了设备投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煤直接液化方法,该液化方法的特点是:高温分离器下部排出的液相物料一部分通过减压阀排出,其余部分返回到第一反应器反应原料入口循环使用;其中,循环物料与新鲜物料的重量流量之比为2-20。这种大循环煤直接液化工艺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很宽,反应转化率较低。另有现有技术,采用内循环悬浮床反应器,反应温度容易控制、传质效率高,但反应器顶部必须有提供气液分离的空间,反应器的气液比不能太高,否则气液分离不完全,容易引起循环泵抽空等一系列问题,且反应器内的内构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进行煤直接液化,提高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效率,保证物料在反应器内有均匀的停留时间,避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的沉积,降低轻质组分过度裂化,并将重组分充分加氢裂化,提高重油转化率和轻质油收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缓冲罐和分离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多个物料管线,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一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单元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二反应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反应器和/或第二反应器为鼓泡床加氢裂化反应器。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分离单元为热高分、热低分、冷高分、冷低分等一种或几种分离方式的组合。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第一反应器入口处连接有第一物料管线,采用第二物料管线将第一反应器的出口与缓冲罐的入口连接,采用第三物料管线将缓冲器的第一出口与第一物料管线或第一反应器入口连接,采用第四物料管线将缓冲罐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反应器的入口连接,采用第五物料管线将第二反应器出口与分离单元的入口连接,分离单元的第一出口处连接有第六物料管线,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处连接有第七物料管线。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三物料管线上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的第七物料管线上连接有第二循环泵。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七物料管线上连接有第八物料管线。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采用的反应器为基本没有内构件的鼓泡床反应器。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结构简单,避免在有内构件的部分出现固体颗粒沉积和结焦。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两个循环泵分别作用于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将两个反应器中的物料循环,可有效增加反应器内液相物料的轴向流速,避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沉积,保证液化装置长期稳定运行。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在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后分别设置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保证物料在每台反应器内有均匀的停留时间,进而保证了物料的转化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示意图。R1第一反应器,R2第二反应器,E1缓冲罐,D1分离单元,P1第一循环泵,P2第二循环泵,1第一物料管线,2第二物料管线,3第三物料管线,4第四物料管线,5第五物料管线,6第六物料管线,7第七物料管线,8第八物料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所述的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缓冲罐和分离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多个物料管线,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一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单元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二反应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优选的,所述的装置用于煤直接液化反应、煤油共炼、重油/渣油加氢等。本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包括缓冲罐和分离单元。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输出的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并分离,得到含气物料组分和基本不含气物料组分,并通过物料管线,将不含气物料组分返回第一反应器,进行进一步的加氢裂化,将含气物料组分通过物料管线输入第二反应器。分离单元将第二反应产物分离为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本技术所述的轻质组分即为沸点小于350℃的轻质油。本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实现反应器有效容积的充分利用,将未转化的重馏分充分加氢裂化,显著提高重油的转化率和轻质油的收率。原料在第一反应器中反应,得到第一反应产物,第一反应产物经第二物料管线进入缓冲罐,并充满缓冲罐。在缓冲罐内,第一反应产物中的气体在缓冲罐内上浮,位于缓冲罐上部的含气物料组分进入第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缓冲罐下部的基本不含气物料组分重新返回第一反应器内,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即,实现了反应器的外循环。缓冲罐对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处理的处理温度为380℃-460℃。本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包括两个循环泵。其中,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不含气物料组分返回第一反应器,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单元分离得到的部分重质组分返回第二反应器。本技术中的两个循环泵将两个反应器中的物料循环,可有效增加反应器内液相物料的轴向流速,避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沉积,保证液化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保证物料在每台反应器内有充足的停留时间,进而保证了物料的转化率。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循环悬浮床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R1和第二反应器R2,缓冲罐F1和分离单元D1,第一循环泵P1和第二循环泵P2。原料经第一物料管线1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得到第一反应产物。第一反应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缓冲罐和分离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多个物料管线,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一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器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二反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缓冲罐和分离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及,多个物料管线,其中,缓冲罐用于将第一反应器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反应器的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一循环泵用于将缓冲罐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一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循环泵用于将分离器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返回所述的第二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器和/或第二反应器为鼓泡床加氢裂化反应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式悬浮床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单元为热高分、热低分、冷高分、冷低分一种或几种分离方式的组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李培霖史士东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