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井防灭火,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采空区是煤矿井下最易发生煤炭自燃的区域。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的广泛应用,大量残煤遗留在采空区内,受工作面漏风影响,采空区内遗煤自燃事故愈加频发。
2、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工作面防灭火大多采取以注氮防灭火为主,阻化防火、采空区端头堵漏均压、地面裂隙封堵、预防性灌浆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上述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降低采空区含氧量、抑制自燃的效果,但仍存在防火盲区,导致采空区自燃事故仍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能够减少采空区发生自燃的情况。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包括:第一钻孔,所述第一钻孔设置于煤层上方的裂隙带中,所述第一钻孔具有抽气进气端和抽气出气端,所述抽进气端与采空区连通,所述抽气出气端位于巷道,且所述抽气出气端适于与外部的瓦斯抽采管路相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钻孔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钻孔具有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段之间的距离为L1,L1为10m~2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巷道之间的距离为L3,L3为25~30m;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钻孔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钻孔具有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段之间的距离为l1,l1为10m~2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巷道之间的距离为l3,l3为25~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涛,舒龙勇,李阳,凡永鹏,宋鑫,刘春刚,李奇贤,刘度,陈瑞峰,郝建峰,丁林林,秦晓晶,陈岳振,张宏杰,周致翔,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