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70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5:29
作为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强化基材使用的层叠织物,是通过将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层叠起来而构成的。经纱在经纱的纱线纵长方向的一端部附近具备:在纱线纵长方向上纱线的粗细缓缓变化的粗细渐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作为强化基材而使用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以织物作为强化基材而使用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纤维强化复合材料被广泛使用,作为轻型的构造材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通过在由织物构成的强化基材含浸基体树脂而构成。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作为火箭、航空器、汽车、船舶以及建筑物的构造材料而使用。一些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与使用的形状匹配地使厚度变化。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沿着强化基材的形状而含浸有基体树脂。因此,强化基材的厚度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厚度的变化匹配地变化。作为这样的强化基材,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纤维层叠体。如图6所示,纤维层叠体80是将多个片状加强纤维81层叠而构成的。纤维层叠体80具有基底82、中间部83以及表层部84。基底82层叠有多个片状加强纤维81而具有均匀的厚度。在中间部83处,多个片状加强纤维81以使各片状加强纤维81的端部以台阶状错开的方式层叠。表层部84覆盖基底82和中间部83的整个表面。纤维层叠体80的厚度通过在中间部83处使各片状加强纤维81的端部错开,从而缓缓地变化。然而,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使强化基材的厚度缓缓变化而使各纤维层的端部错开地层叠多个纤维层,则对于厚度发生变化的部分而言,在厚度方向上形成了重叠的纤维层的数量有所不同,因此,成为阶梯状。因此,在使纤维层叠体中含浸了基体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中,在台阶状的部分即纤维层的端部,附近仅存在基体树脂而形成。这样的树脂丰富的部分使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强度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5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厚度连续地变化的部分的强度不易降低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将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作为强化基材而使用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对于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而言,经纱和纬纱中的至少一者具备:在纱线纵长方向上纱线的粗细缓缓变化的粗细渐变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使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制的强化基材中含浸了基体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使用上述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织物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织物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
技术介绍
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3对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0是使作为强化基材的层叠织物11含浸了基体树脂Ma而形成的。层叠织物11是将三张织物20层叠起来而构成的。如图2或者图3所示,各织物20是将多个经纱21和多个纬纱31组合而得到的物品,俯视为四边形状。经纱21和纬纱31是纺出不连续纤维11a而形成的。经纱21和纬纱31是碳纤维制品,但也可以是玻璃纤维制品、树脂纤维制品。多个经纱21在织物20的第一方向X上排列。多个经纱21彼此平行。经纱21的纱线纵长方向与同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一致。织物20具备:使经纱21的纱线纵长方向的一端部对齐而构成的第一边缘部20a。织物20具备:使经纱21的纱线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对齐而构成的第二边缘部20b。织物20具备:使纬纱31的纱线纵长方向的一端部对齐而构成的第三边缘部20c。织物20具备:使纬纱31的纱线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对齐而构成的第四边缘部20d。经纱21在纱线纵长方向的一端部附近具备粗细渐变部22。粗细渐变部22的长度根据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0的厚度渐变部12的长度来设定。粗细渐变部22在纱线纵长方向上随着从一端部趋向另一端部而缓缓变粗。另外,经纱21具备:无论纱线纵长方向的位置如何粗细均恒定的基准部23。基准部23具有经纱21的基准粗细,基准部23比粗细渐变部22粗。因此,经纱21的粗细在粗细渐变部22处在纱线纵长方向上随着从一端部趋向另一端部而缓缓变大,而在基准部23中为恒定。经纱21使用未图示的特殊纱线制造装置,由不连续纤维11a制的纤维束制造。纤维束是将不连续纤维11a汇总为恒定的粗细的材料。特殊纱线制造装置基本上与环锭纺纱机同样构成。特殊纱线制造装置具备前辊和后辊。前辊和后辊分别被不同的可变速马达驱动。通过改变前辊和后辊的圆周速度,从而获得所希望的牵伸倍率。在从纤维束纺出经纱21而卷绕于线轴时,制造粗细渐变部22。此时,通过使后辊的圆周速度成为恒定,相比后辊的圆周速度,使前辊的圆周速度连续地加速,从而使通过了前辊的经纱21相比于通过了后辊的时刻缓缓变细。这样,以使越靠纺出方向的下游侧则纺出的纱线越缓缓变细的方式将纤维束的不连续纤维11a拉长。由此,经纱21缓缓变细,制造粗细渐变部22。另外,越靠纺出方向的上游侧则纤维束的牵伸倍率越低,因此经纱21的粗细接近拉长前的纤维束的粗细。在形成了粗细渐变部22之后,使前辊的圆周速度与后辊相同,使牵伸比恒定,从而可制造粗细恒定的基准部23。无论纱线纵长方向的位置如何,纬纱31的粗细均为恒定,并且比经纱21细。织物20是,将经纱21与纬纱31平纹编织而彼此结合,从而构成一张纤维层。在织物20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经纱21彼此的间隔恒定,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纬纱31彼此的间隔恒定。各织物20具备:倾斜部24和平坦部25。倾斜部24与平坦部25在第二方向Y上连续。倾斜部24的厚度在第二方向Y上随着从第一边缘部20a趋向第二边缘部20b而连续平顺地变大。另一方面,无论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如何,平坦部25的厚度均为恒定。倾斜部24是通过编织经纱21的粗细渐变部22与纬纱31而构成的。倾斜部24是通过在第二方向Y上使粗细渐变部22的粗细缓缓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在倾斜部24处,不连续纤维11a的量在第二方向Y上随着从第一边缘部20a趋向第二边缘部20b而增加。另一方面,倾斜部24的厚度在第一方向X上不发生变化。由此,在倾斜部24处,无论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如何,不连续纤维11a的量均为恒定。平坦部25在织物20中是通过编织经纱21的基准部23与纬纱31而构成的。无论在第一方向X上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如何,平坦部25的厚度均为恒定。因此,在平坦部25中,无论在第一方向X上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如何,不连续纤维11a的量也均为恒定。层叠织物11是通过将三张织物20在使各织物20的第一边缘部20a彼此、第二边缘部20b彼此、第三边缘部20c彼此、以及第四边缘部20d彼此分别对齐的状态下使三张织物20沿各织物20的厚度方向层叠起来而构成的。层叠织物11具备:层叠有倾斜部24的部位、和层叠有平坦部25的部位。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0是通过使制造出的层叠织物11中含浸了热固化性的基体树脂Ma并进行了固化而制造的。基体树脂Ma的含浸和固化通过RTM(树脂传递模塑ResinTransferMolding)法来进行。图1所示,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0具备:与层叠织物11的倾斜部24对应的厚度渐变部12、和与平坦部25对应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其将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作为强化基材使用,所述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的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中的至少一者具备:在纱线纵长方向上纱线的粗细缓缓变化的粗细渐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2 JP 2015-2499381.一种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其将具有经纱和纬纱的织物作为强化基材使用,所述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的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中的至少一者具备:在纱线纵长方向上纱线的粗细缓缓变化的粗细渐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基材是将多个织物沿各织物的厚度方向层叠起来而构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元基神谷隆太久野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