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67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括主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焊接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焊接于主安装板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的下部的缓冲杆、卡接于所述缓冲杆的下端的承载座、沿着承载座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通过螺纹旋接于中心定位杆的下端的底座、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二弹簧、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的下侧的主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震部件结构设计合理;且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实现减震和缓冲功能,减震效果好。

A damp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damp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main mounting plate, an upper connecting seat attached to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in mounting plate, a first buffer seat at the edge of the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welding main mounting plate, and the edg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mounting plate. The second buffer seat, a buffer rod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buffer seat by a screw thread, a bearing seat attach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buffer rod, a central position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bearing seat along the axial bearing seat, the bas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enter positioning rod through the thread,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ing lever. The second spring which is pressed between the bearing seat and the base of the base of the second buffer seat is screwed to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cond buffer seat through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buffer seat. The shock absorption compon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damping and buffering function is realized by the second spring and the third spring, and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减震部件通常只有一套减震装置,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减震效果不好;且传统的减震部件缺少必要的缓冲部件,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容易损坏,甚至被折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备缓冲部件,减震效果好的减震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部件,解决传统的减震部件结构简单,缺少缓冲部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主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焊接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的下部的缓冲杆、卡接于所述缓冲杆的下端的承载座、沿着所述承载座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定位杆的下端的底座、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二弹簧、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的下侧的主支撑杆、沿着所述主支撑杆的轴向卡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下端的子调节杆、套设于所述子调节杆上且压紧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下端的第三弹簧、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下侧的中部的下连接座和沿着所述下连接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的中心支撑杆;所述主安装板为圆盘状;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上连接座相适应;所述上连接座为圆台状;所述第二缓冲座为半球状,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旋接安装孔,于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和所述主支撑杆相适应;所述主支撑杆为圆杆状;沿着所述主支撑杆的轴向于其下端凹设有第二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子调节杆相适应;所述子调节杆为圆杆状;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凹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第一缓冲座相适应;于所述第一缓冲座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安装孔,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孔和所述缓冲杆相适应;所述缓冲杆为圆杆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座上的两个所述缓冲杆相互平行;所述承载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承载座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三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缓冲杆相适应;沿着所述承载座的轴向于其下部凹设有第四卡接固定槽,所述第四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中心定位杆相适应;所述底座包括载物座、卡接于所述载物座的下端的内导向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导向杆的下端的加强件、卡接于所述加强件的下端的第一旋接安装头、卡接于所述载物座的上部的中心定位座和沿着所述中心定位座的横截面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中心定位座内的横杆;所述载物座的上部凹设有第五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五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中心定位座相适应;所述中心定位座为圆台状;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为圆台状,于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的外壁上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六卡接固定槽,所述第六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加强件相适应;所述加强件的外壁为球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部件包括主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焊接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的下部的缓冲杆、卡接于所述缓冲杆的下端的承载座、沿着所述承载座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定位杆的下端的底座、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二弹簧、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的下侧的主支撑杆、沿着所述主支撑杆的轴向卡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下端的子调节杆、套设于所述子调节杆上且压紧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下端的第三弹簧、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下侧的中部的下连接座和沿着所述下连接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的中心支撑杆;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部件结构设计合理;且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实现减震和缓冲功能,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减震部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的主视图。其中:21-上连接座;22-下连接座;23-主安装板;24-第一缓冲座;25-缓冲杆;26-承载座;27-第二弹簧;28-中心定位杆;29-底座;291-中心定位座;292-横杆;293-载物座;294-内导向杆;295-加强件;296-第一旋接安装头;210-中心支撑杆;211-子调节杆;212-第三弹簧;213-主支撑杆;214-第二缓冲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结合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部件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主安装板23、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21、焊接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24、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214、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24的下部的缓冲杆25、卡接于所述缓冲杆25的下端的承载座26、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26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28、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的下端的底座29、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26和所述底座29之间的第二弹簧27、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下侧的主支撑杆213、沿着所述主支撑杆213的轴向卡接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子调节杆211、套设于所述子调节杆211上且压紧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第三弹簧212、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侧的中部的下连接座22和沿着所述下连接座22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连接座22的下端的中心支撑杆210;所述主安装板23为圆盘状;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上连接座21相适应;所述上连接座21为圆台状;所述第二缓冲座214为半球状,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旋接安装孔,于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和所述主支撑杆213相适应;所述主支撑杆213为圆杆状;沿着所述主支撑杆213的轴向于其下端凹设有第二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子调节杆211相适应;所述子调节杆211为圆杆状;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凹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第一缓冲座24相适应;于所述第一缓冲座24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安装孔,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孔和所述缓冲杆25相适应;所述缓冲杆25为圆杆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座24上的两个所述缓冲杆25相互平行;所述承载座2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三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缓冲杆25相适应;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于其下部凹设有第四卡接固定槽,所述第四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中心定位杆28相适应;所述底座29包括载物座293、卡接于所述载物座293的下端的内导向杆294、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导向杆294的下端的加强件295、卡接于所述加强件295的下端的第一旋接安装头296、卡接于所述载物座293的上部的中心定位座291和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主安装板(23)、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21)、焊接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24)、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214)、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24)的下部的缓冲杆(25)、卡接于所述缓冲杆(25)的下端的承载座(26)、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26)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28)、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的下端的底座(29)、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26)和所述底座(29)之间的第二弹簧(27)、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下侧的主支撑杆(213)、沿着所述主支撑杆(213)的轴向卡接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子调节杆(211)、套设于所述子调节杆(211)上且压紧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第三弹簧(212)、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侧的中部的下连接座(22)和沿着所述下连接座(22)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连接座(22)的下端的中心支撑杆(210);所述主安装板(23)为圆盘状;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上连接座(21)相适应;所述上连接座(21)为圆台状;所述第二缓冲座(214)为半球状,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旋接安装孔,于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和所述主支撑杆(213)相适应;所述主支撑杆(213)为圆杆状;沿着所述主支撑杆(213)的轴向于其下端凹设有第二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子调节杆(211)相适应;所述子调节杆(211)为圆杆状;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凹设有第一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第一缓冲座(24)相适应;于所述第一缓冲座(24)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安装孔,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孔和所述缓冲杆(25)相适应;所述缓冲杆(25)为圆杆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座(24)上的两个所述缓冲杆(25)相互平行;所述承载座(2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三卡接固定槽和所述缓冲杆(25)相适应;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于其下部凹设有第四卡接固定槽,所述第四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中心定位杆(28)相适应;所述底座(29)包括载物座(293)、卡接于所述载物座(293)的下端的内导向杆(294)、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导向杆(294)的下端的加强件(295)、卡接于所述加强件(295)的下端的第一旋接安装头(296)、卡接于所述载物座(293)的上部的中心定位座(291)和沿着所述中心定位座(291)的横截面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中心定位座(291)内的横杆(292);所述载物座(293)的上部凹设有第五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五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中心定位座(291)相适应;所述中心定位座(291)为圆台状;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296)为圆台状,于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296)的外壁上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安装头(296)的轴向于其上部凹设有第六卡接固定槽,所述第六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加强件(295)相适应;所述加强件(295)的外壁为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主安装板(23)、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侧的中部的上连接座(21)、焊接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一缓冲座(24)、焊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端的另一侧的边缘处的第二缓冲座(214)、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一缓冲座(24)的下部的缓冲杆(25)、卡接于所述缓冲杆(25)的下端的承载座(26)、沿着所述承载座(26)的轴向卡接于所述承载座(26)的下端的中心定位杆(28)、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的下端的底座(29)、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杆(28)上且压紧于所述承载座(26)和所述底座(29)之间的第二弹簧(27)、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通过螺纹旋于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下侧的主支撑杆(213)、沿着所述主支撑杆(213)的轴向卡接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子调节杆(211)、套设于所述子调节杆(211)上且压紧于所述主支撑杆(213)的下端的第三弹簧(212)、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下侧的中部的下连接座(22)和沿着所述下连接座(22)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连接座(22)的下端的中心支撑杆(210);所述主安装板(23)为圆盘状;于所述主安装板(23)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上连接座(21)相适应;所述上连接座(21)为圆台状;所述第二缓冲座(214)为半球状,沿着所述第二缓冲座(214)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旋接安装孔,于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旋接安装孔和所述主支撑杆(213)相适应;所述主支撑杆(213)为圆杆状;沿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卡勒机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