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1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包括:旋钮、壳体、钢珠、接触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弹性组件,所述钢珠、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所述弹性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定位通槽和第二定位通槽,弹性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定位通槽内的第一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的内壁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珠抵接于所述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启停开关,通过钢珠和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结构,使得产品操作切换感明显,切换力度均匀适中;并将接触片设计为凸包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功能切换时电弧的产生,接触性能更稳定,提高开关切换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启停开关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工业用发动机或发电机启停开关均采用翘板式,即接触片呈船型,与静触点的闭合来实现开关的导通与断开。因对接触片的成型折弯角度要求精密,此类型开关从ON-OFF或OFF-ON的切换会存在左右不均匀的力度偏差,影响使用者的操作手感。且开关切换时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分合过程,触点间隙间容易产生电弧,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产品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包括:旋钮、壳体、钢珠、接触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弹性组件,所述钢珠、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所述弹性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定位通槽和第二定位通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内的第一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的内壁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珠抵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触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定位通槽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接触片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端子抵接或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抵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通槽驱动所述钢珠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往复移动。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旋钮设有定位柱,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所述第一定位通孔。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接触部为第一接触凸包。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接触部为第二接触凸包。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启停开关还包括接插端子,所述接插端子穿设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接触片为铜片或铝片。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通过钢珠和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结构,使得产品操作切换感明显,切换力度均匀适中;并将接触片设计为凸包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功能切换时电弧的产生,接触性能更稳定,提高开关切换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启停开关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有利于产品的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的原理图;图2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截面图;图3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旋钮的其中一个结构图;图4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分解结构图;图5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接触片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图;图6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壳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如图1所述,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启停开关10的整体结构图。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述的启停开关的分解结构图。启停开关10,包括:旋钮100、壳体200、钢珠300、接触片400、第一端子500、第二端子600及弹性组件700。其中,所述钢珠300、所述接触片400、所述第一端子500、所述第二端子600、所述弹性组件700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400为铜片或铝片。请参阅图3-4,所述旋钮100开设有第一定位通槽110和第二定位通槽120,所述弹性组件70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110内的第一弹性件710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120内的第二弹性件720,所述第一弹性件7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110的内壁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珠300抵接于所述壳体20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弹性件710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720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72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120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片400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第一定位通槽110可以驱动所述第一弹性件710移动,设有第二定位通槽120可以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720移动;当旋钮100旋转时,可以使得第一定位通槽110带动第一弹性件710移动,同时,第二定位通槽120带动第二弹性件720移动,进而驱动所述钢珠300的滚动和接触片400的转动。所述第一端子500和所述第二端子600设于所述壳体200内,请参阅图5,所述接触片400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410和第二接触部420,所述第二定位通槽120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720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接触片400的第一接触部410与所述第一端子500抵接或第二接触部420与所述第二端子600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接触部410为第一接触凸包。所述第二接触部420为第二接触凸包。具体的,所述第一接触凸包为半球状,所述第二接触凸包为半球状。由于启停开关旋钮的转动,使得第一接触部410不断地与所述第一端子500接触或断开,即不断地进行摩擦,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接触部410设置成半球状的第一接触凸包可以减小与第一端子500的摩擦,两者之间只是表面进行滑动接触,不仅可以减少损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接触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启停开关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凸包结构,可以减少在功能切换时,电弧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启停开关的通道是通过接触片400的两个凸包位置的滑动来预压第一端子500或第二端子600进行切换的,所述第一端子500、所述第二端子600和所述接触片400之间为无间隙贴合。请参阅图4,所述壳体200具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所述第一定位通槽110驱动所述钢珠300在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往复移动。通过设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能够实现开关的ON-OFF/OFF-ON的切换手感,手感更舒服,力度更均匀。并且,通过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一弹性件710和钢珠300相配合的结构,使得产品操作切换手感明显,切换力度均匀。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6,为了使得钢珠300可以有效地往复移动于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之间,并且,减少移动时壳体200产生的摩擦阻力,所述第一凹槽210具有第一斜面212和第二斜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壳体、钢珠、接触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弹性组件,所述钢珠、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所述弹性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定位通槽和第二定位通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内的第一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的内壁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珠抵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触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定位通槽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接触片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端子抵接或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抵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通槽驱动所述钢珠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或发电机的启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壳体、钢珠、接触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弹性组件,所述钢珠、所述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所述弹性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定位通槽和第二定位通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内的第一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通槽的内壁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珠抵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通槽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触片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定位通槽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接触片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端子抵接或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抵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定位通槽驱动所述钢珠在第一凹槽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高铭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