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098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包括:WIFI控制模块及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降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通过设有WIFI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继电器状态的控制,移动终端和WIFI同时访问同一个路由器,继电器的状态被控制从而做开或关状态的切换,以达到对交流市电的通断控制,从而控制被控制设备的上电和断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WIFI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可以使实现对各类生活办公设备的智能和远程控制,能彻底解决待机功耗的问题,并有效地节约电能。

A WIFI controlled AC power supply and off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电及办公设备中,没有设有WIFI控制的功能,没有办法进行智能的控制,更不能进行远程的控制。然而,随着智能家居及物联网的发展,现有的设备以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WIFI传输功能以及远程控制功能的控制系统是本领域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包括:WIFI控制模块及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降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WIFI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用于将5V的电压转换为3.3V的电压,并为WIFI控制模块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WIFI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或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继电器控制单元。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5V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的控制管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继电器K2、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与5V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的控制管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通断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输入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WIFI控制模块通过路由器连接外部的移动终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及电脑。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为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通过设有WIFI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继电器状态的控制,移动终端和WIFI同时访问同一个路由器,继电器的状态被控制从而做开或关状态的切换,以达到对交流市电的通断控制,从而控制被控制设备的上电和断电。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WIFI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可以使实现对各类生活办公设备的智能和远程控制,能彻底解决待机功耗的问题,并有效地节约电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图1的通断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图1的WIFI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图1的电源输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10,包括:WIFI控制模块100及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的降压模块200、继电器控制模块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用于连接外部的移动设备,并接收对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进而发出继电器状态的控制信号;所述降压模块200用于将5V的电压转换为3.3V的工作电压,为WIFI控制模块100提供必要的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300用于接收WIFI控制模块100的继电器状态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或断。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通过路由器连接外部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及电脑。所述降压模块200包括降压器、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所述降压器的输入端输入5V的电压,输出端输出3.3V的电压,所述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并联连接,其一并联端与所述降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并联端接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降压器可以选用LM1117的降压器,当然本专利技术中不对降压器的型号进行限定,凡是可以实现降压功能的均可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降压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300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继电器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300包括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310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320。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3,所述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310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5V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320包括第二继电器K2、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与5V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100的控制管脚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310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320,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源的双通道控制,并通过WIFI控制模块实现对两个继电器的控制,从而可以彻底解决家电等的待机功耗问题,有效地节约电能。请参阅图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断控制系统10还包括电源输入模块400,所述电源输入模块400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400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5V的直流电。具体的,所述电源输入单元400包括整流器DB1、变压器T1和buck管U1,所述整流器DB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输出端(V+和V-)与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并联连接,直流端(V+)还经过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三电容C13组成的滤波电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初级线圈N1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控制模块及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降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WIFI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用于将5V的电压转换为3.3V的电压,并为WIFI控制模块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WIFI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或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控制模块及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降压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WIFI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用于将5V的电压转换为3.3V的电压,并为WIFI控制模块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WIFI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或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继电器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WIFI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WIFI控制的交流电源通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5V电源连接,且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照熊运自祝英杰余德墩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