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188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包括基座、横梁、水平托辊、左底托、右底托,横梁与基座活动连接;左底托的尾部与基座活动连接,左底托的上方设置有左挡辊,右底托的尾部与基座活动连接,右底托的上方设置有右挡辊。该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能够自动对跑偏的输送带进行纠偏,无论输送带从正向转为逆向或从逆向转为正向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向左或向右偏移,左挡辊和右挡辊都能对输送带及时自动纠偏;左挡辊和右挡辊之间采用转盘配合连杆传动,当输送带从正向转为逆向输送时,左挡辊和右挡辊仍能自动纠偏,纠偏动作灵敏,实施效果好,输送带与左挡辊、右挡辊之间的摩擦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属于工业生产流水线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是由滚筒和套装在滚筒外的输送带构成的,输送带在滚筒的摩擦带动下进行循环运动,从而输送表面上承载的物料;托辊是用于支撑输送带并与输送带之间具有滚动摩擦的组件。带式输送机由于制造、安装以及接头不正等因素的影响,跑偏问题不可避免。目前,输送带跑偏的纠偏方法很多,对于带式输送机来说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调心托辊。调心托辊的主要作用在于对跑偏的输送带进行调整,防止输送带蛇行,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但是现有的调心托辊只能在输送带单向(或正向或逆向)输送时才能纠偏,当输送带从正向转为逆向输送时,调心托辊不但自动纠偏效果严重降低而且输送带与调心托辊摩擦加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输送带断裂,影响带式输送机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包括基座、横梁、水平托辊、左底托、右底托,所述横梁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横梁与基座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托辊设置在横梁的上方,水平托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水平托辊的辊轴与支撑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左底托的尾部与基座活动连接,左底托的上方设置有左挡辊,左挡辊的辊轴与左底托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右底托的尾部与基座活动连接,右底托的上方设置有右挡辊,右挡辊的辊轴与右底托的头部固定连接。本文所述左、右、前、后、上、下均相对于后文附图中图1的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结构示意图而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梁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第一转盘的上部与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外圈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部与第一转盘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下部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二轴承和第二转轴,第二转盘的上部与左底托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与第二转盘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下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三转盘、第三轴承和第三转轴,第三转盘的上部与右底托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与第三转盘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的下部与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的圆心、第二转盘的圆心和第三转盘的圆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一转盘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所述第三转盘和第一转盘之间设置有右连杆,右连杆和左连杆中心对称且第一转盘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左连杆的左端与第二转盘的边沿铰接,左连杆的右端与第一转盘的边沿铰接,右连杆的右端与第三转盘的边沿铰接,右连杆的左端与第一转盘的边沿铰接,第三转盘与第一转盘等角位移转动且第三转盘的转向与第一转盘的转向相反,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等角位移转动且第二转盘的转向与第一转盘的转向相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连杆与基座之间的夹角为ε,15°≤ε≤45°;所述右连杆与基座之间的夹角为γ,15°≤γ≤45°,γ=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挡辊与基座之间的夹角为α,45°≤α≤75°;所述右挡辊与基座之间的夹角为β,45°≤β≤75°,β=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底托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左滚轮座,左滚轮座的上部与左底托的头部之间设置有左连扳,左连扳的一端与左底托的头部固定连接,左连扳的另一端与左滚轮座的上部固定连接,左滚轮座的下部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支撑所述左底托且当所述左底托转动时所述左滚轮与基座之间滚动摩擦;所述右底托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右滚轮座,右滚轮座的上部与右底托的头部之间设置有右连扳,右连扳的一端与右底托的头部固定连接,右连扳的另一端与右滚轮座的上部固定连接,右滚轮座的下部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支撑所述右底托且当所述右底托转动时所述右滚轮与基座之间滚动摩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与左滚轮相配合的左限位挡板和与右滚轮相配合的右限位挡板,所述左限位挡板为弧形,左限位挡板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右限位挡板为弧形,右限位挡板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对现有调心托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左底托上的左挡辊和右底托上的右挡辊协同配合,能够自动对跑偏的输送带进行纠偏,并且无论输送带从正向转为逆向或从逆向转为正向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向左或向右偏移,左挡辊和右挡辊都能及时动作,将跑偏的输送带及时自动纠偏;由于左挡辊和右挡辊之间采用转盘配合连杆传动,当输送带从正向转为逆向输送时,左挡辊和右挡辊仍能自动纠偏,不会造成转动不灵活或传动滞后,纠偏动作灵敏,实施效果好,输送带与左挡辊和右挡辊之间的摩擦低,避免输送带被撕裂,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所述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包括基座10、横梁20、水平托辊30、左底托40、右底托50,所述横梁2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横梁20与基座10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托辊30设置在横梁20的上方,水平托辊3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下部与横梁20固定连接,水平托辊30的辊轴与支撑板3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4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左底托4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左底托40的上方设置有左挡辊41,左挡辊41的辊轴与左底托40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5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右底托5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右底托50的上方设置有右挡辊51,右挡辊51的辊轴与右底托50的头部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横梁2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一转盘21、第一轴承22和第一转轴23,第一转盘21的上部与横梁20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2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上部与第一转盘21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3的下部与第一轴承2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4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盘42、第二轴承43和第二转轴44,第二转盘42的上部与左底托40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二轴承43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4的上部与第二转盘42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4的下部与第二轴承43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5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三转盘52、第三轴承53和第三转轴54,第三转盘52的上部与右底托50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三轴承53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4的上部与第三转盘52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54的下部与第三轴承53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1的圆心、第二转盘42的圆心和第三转盘52的圆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即第一转盘21的圆心与第二转盘42的圆心的连线与第二转盘42的圆心与第三转盘52的圆心的连线共线,所述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

【技术保护点】
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横梁(20)、水平托辊(30)、左底托(40)、右底托(50),所述横梁(2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横梁(20)与基座(10)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托辊(30)设置在横梁(20)的上方,水平托辊(3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下部与横梁(20)固定连接,水平托辊(30)的辊轴与支撑板(3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4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左底托(4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左底托(40)的上方设置有左挡辊(41),左挡辊(41)的辊轴与左底托(40)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5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右底托(5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右底托(50)的上方设置有右挡辊(51),右挡辊(51)的辊轴与右底托(50)的头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横梁(20)、水平托辊(30)、左底托(40)、右底托(50),所述横梁(2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横梁(20)与基座(10)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托辊(30)设置在横梁(20)的上方,水平托辊(3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下部与横梁(20)固定连接,水平托辊(30)的辊轴与支撑板(3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4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左底托(4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左底托(40)的上方设置有左挡辊(41),左挡辊(41)的辊轴与左底托(40)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50)设置在基座(10)的上方,所述右底托(50)的尾部与基座(10)活动连接,右底托(50)的上方设置有右挡辊(51),右挡辊(51)的辊轴与右底托(50)的头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可逆调心上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一转盘(21)、第一轴承(22)和第一转轴(23),第一转盘(21)的上部与横梁(20)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2)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上部与第一转盘(21)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3)的下部与第一轴承(2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左底托(4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盘(42)、第二轴承(43)和第二转轴(44),第二转盘(42)的上部与左底托(40)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二轴承(43)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4)的上部与第二转盘(42)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4)的下部与第二轴承(43)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右底托(50)与基座(10)之间设置有第三转盘(52)、第三轴承(53)和第三转轴(54),第三转盘(52)的上部与右底托(50)的尾部固定连接,第三轴承(53)的外圈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4)的上部与第三转盘(52)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54)的下部与第三轴承(53)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1)的圆心、第二转盘(42)的圆心和第三转盘(52)的圆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转盘(42)和第一转盘(21)之间设置有左连杆(45),所述第三转盘(52)和第一转盘(21)之间设置有右连杆(55),右连杆(55)和左连杆(45)中心对称且第一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云祥汪琦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重钢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