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369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用于简化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该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经框架组装成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边缘贴附有遮光胶带,具体的,遮光胶带中的基材层通过第一胶层贴附于显示装置的边缘,基材层的端部通过第一胶层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源一侧的表面。该显示模组可以用于制备触摸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摸显示装置是一种可接收触摸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触摸显示装置主要包括贴合在一起的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模组。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模组之间的贴合方式通常有全贴和框贴两种,其中,全贴是采用贴合胶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的中部贴合在一起,而框贴则是采用框贴胶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的外边沿贴合在一起。由于框贴产品相对于全贴产品而言,制作成本更低,所以现在框贴的方式更为常见。现有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框贴工艺包括:首先,将遮光胶带与液晶显示模组对位,并将遮光胶带贴附在液晶显示模组的边缘区域;然后,将口字型胶带与液晶显示模组对位,并将口字型胶带贴附在上述非显示区域;最后,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对位,并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口字型胶带进行贴合。由于采用现有的框贴工艺制作触摸显示装置时,需要进行多次对位,因此上述框贴工艺较为复杂。此外,在贴附口字型胶带之前,需要对液晶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域进行擦拭,由于该过程通常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因此易在口字型胶带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产生指纹等异物,当将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模组进行贴合形成触摸显示装置时,上述异物会在触控面板的一侧造成显示不良,从而降低触摸显示装置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用于简化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经框架组装成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包括:一基材层、覆盖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一胶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部上表面的第二胶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遮光基材构成;所述基材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于所述显示装置的边缘,其中,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可选的,所述基材层除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胶层顺延贴附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侧壁和所述显示装置下表面的边缘。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盒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外侧的偏光片;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偏光片邻接;其中,所述遮光胶带的端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的宽度等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宽度。可选的,所述第二胶层为压敏胶。可选的,所述第二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离型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显示模组;所述触控面板通过第二胶层与所述显示模组进行贴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撕去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离型纸;将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对位,并将所述触控面板通过第二胶层与所述显示模组进行贴合。可选的,在所述撕去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离型纸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遮光胶带与显示装置对位,并将所述遮光胶带的基材层的端部通过第一胶层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源一侧的边缘,并将所述基材层除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胶层顺延贴附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侧壁和显示装置下表面的边缘。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外侧的偏光片;所述将遮光胶带的基材层的端部通过第一胶层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源一侧的边缘,包括:将所述遮光胶带的基材层的端部的侧面与所述偏光片的侧面相接触,并通过第一胶层将所述基材层的端部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源一侧的边缘,以使得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偏光片邻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上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经框架组装成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边缘贴附有遮光胶带,具体的,遮光胶带中的基材层通过第一胶层贴附于显示装置的边缘,基材层的端部通过第一胶层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源一侧的表面。由于上述基材层由遮光基材构成,因此遮光胶带可以对显示装置中边缘区域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漏光几率。在此基础上,当将上述显示模组用于制作触摸显示装置时,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模组对位,并通过遮光胶带中的第二胶层将触控面板与显示模组进行贴合。与现有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相比,由于遮光胶带包括位于基材层一端部的上表面的第二胶层,因此无需进行口字型胶带的对位与贴附的工艺,从而减少了对位的次数,进而简化了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此外,即使在贴附遮光胶带之前,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擦拭时产生了指纹等异物,由于遮光胶带中的基材层由遮光基材构成,且上述异物位于基材层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因此基材层可以对上述异物进行遮挡,从而避免了上述异物在触控面板侧造成的显示不良,进而提高了触摸显示装置的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所示的遮光胶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遮光胶带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四;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图10a-10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01-显示模组;02-触摸显示装置;10-液晶显示面板;101-阵列基板;102-对盒基板;103-偏光片;20-背光源;30-框架;31-胶框;32-背板;40-显示装置;50-遮光胶带;51-基材层;52-第一胶层;53-第二胶层;54-离型纸;60-触控面板;70-黑黑胶;71-粘合剂;72-支撑架;73-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01,包括背光源(英文名称:BackLightUnit,简称:BLU)20和液晶显示面板10经框架30组装成的显示装置40。显示模组01还包括遮光胶带50,遮光胶带50如图2所示包括:一基材层51、覆盖基材层51下表面的第一胶层52,以及位于基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模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经框架组装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包括:一基材层、覆盖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一胶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部上表面的第二胶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遮光基材构成;所述基材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于所述显示装置的边缘,其中,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经框架组装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包括:一基材层、覆盖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一胶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端部上表面的第二胶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遮光基材构成;所述基材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于所述显示装置的边缘,其中,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附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除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胶层顺延贴附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侧壁和所述显示装置下表面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盒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对盒基板外侧的偏光片;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偏光片邻接;其中,所述遮光胶带的端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端部的宽度等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为压敏胶。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离型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晶魏广超宁培桓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