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114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通过布风板的通气孔曲径设置和通气孔出气端聚合到同一个大孔通道,其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圆台上边沿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气料混合物通孔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布风板下底面球冠拱面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中段竖直设置,上段水平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精巧、使用寿命长、气流集中且有梯度变化、无漏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布风板,具体涉及一种分束输入集束输出阶梯风速的布风板,属于煤气化设备的专用部件。
技术介绍
布风板是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气化炉炉膛的底板,其上部为炉膛,下部与风室连接。布风板的作用是支撑气化炉炉膛中的物料,同时使下部风室中的气体或气料混合物从布风板的整个区域穿过,进入炉膛。人们普遍采用在布风板出气孔一侧设大量的风帽,让气室中的气体或气料混合物进入风帽,然后再从风帽的小孔中喷出进入气化炉炉膛。然而现有布风板一般都是为了气体从气室均匀进入气化炉炉膛而进行各种改进,目的就是要进入气化炉炉膛的气体在气化炉中各处均匀。随着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与热解气化炉组合气化的煤制气装置,因煤从外部进入气化炉循环次数的减少及炉腔底部不排渣等原因,要保证煤在气化炉炉腔内顺利燃烧热解气化并达到不产焦油的燃烧工况,就必须实现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产生内循环的燃烧气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求进入气化炉炉腔的气体或气料混合物为不均匀,可产生内循环的阶梯风束。同时传统的布风板因风帽设置的不合理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漏灰现象,造成风室堵塞。为此对现有布风板的结构就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通过布风板的通气孔曲径设置和通气孔出气端聚合到同一个大孔通道,实现了进入气化炉的风为集束阶梯风束,且有效地阻止了炉腔内固相物料漏入气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是将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内腔上部设置为炉腔、中部设置为布风板、下部设置为混合气室,炉腔中部设置输煤管,输煤管与炉腔相连通,炉腔的上部设置高温气料导管,高温气料导管的一端与炉腔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道装置相连通;炉腔底部设置布风板,布风板的上面在炉腔内,下面为混合气室的顶;混合气室中部设置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混合气室底部设置气化剂导管,气化剂导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布风板下底面为球冠拱面,上面中间部位设有一个较大直径上端开通的气料混合物通孔,其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圆台上边沿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气料混合物通孔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布风板下底面球冠拱面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下端与混合气室相连通,上端与气料混合物通孔相连通,通气孔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中段竖直设置,上段水平设置,且上、中、下三段贯通;混合气室中的气化剂及带有高温飞灰的煤气,由通气孔的下端进入到通气孔的上端喷出,进入气料混合物通孔集束冲向气化炉的炉腔。本专利技术中布风板采用非金属耐高温材料制成。布风板与气化炉炉壁设计为一整体是一个技术方案。布风板与气化炉炉壁为互相独立的分体,且互相间采用粘结可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通气孔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设置成上下两段,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上段水平设置。由于本设计中气料混合物通孔的直径较大,流过气料混合物通孔的气量较大,因此从气料混合物通孔中向上冲向炉腔的气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形成阶梯风束。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精巧、使用寿命长、投资省、气流集中且有梯度变化、无漏灰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1为气化炉、2为布风板、3为预热装置,201为通气孔、202为阻料台、203为气料混合物通孔、204为封帽、205为球冠拱面、301为混合气室,a为输煤管、b为高温气料导管、c为粉煤输送管、d为含碳飞灰输送管、e为气化剂导管。具体实施方式气化炉1的内腔上部设置为炉腔、中部设置为布风板2、下部设置为混合气室301,炉腔中部设置输煤管a,输煤管a与炉腔相连通,炉腔的上部设置高温气料导管b,高温气料导管b的一端与炉腔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道装置相连通;炉腔底部设置布风板2,布风板2的上面在炉腔内,下面为混合气室301的顶;混合气室301中部设置粉煤输送管c和含碳飞灰输送管d,粉煤输送管c和含碳飞灰输送管d与混合气室301相连通,混合气室301底部设置气化剂导管e,气化剂导管e与混合气室301相连通,布风板2下底面为球冠拱面205,上面中间部位设有一个较大直径上端开通的气料混合物通孔203,其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圆台上边沿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204,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202;布风板2下底面球冠拱面205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201,通气孔201的下端与混合气室301相连通,上端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相连通,通气孔201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中段竖直设置,上段水平设置,且上、中、下三段贯通;混合气室301中的气化剂及带有高温飞灰的煤气,由通气孔201的下端进入到通气孔201的上端喷出,进入气料混合物通孔203集束冲向气化炉1的炉腔。由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的直径较大和流过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的气量较大,因此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中冲向炉腔的气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形成阶梯风束。如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气孔201中的上、中、下三段的斜向设置可根据气量要求和气速要求以及气化炉1中固相颗粒沉积速度、固相颗粒直径、固相颗粒密度等因素来设置。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运用在异型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的情况,混合气室301中部设置的粉煤输送管c和含碳飞灰输送管d将粉煤和含碳飞灰送进混合气室301中,混合气室301底部设置气化剂导管e将气化剂送进混合气室301,粉煤和含碳飞灰与气化剂在混合气室301相遇并燃烧气化,混合气室301中的气化剂及燃烧产生的带有高温飞灰的煤气,由通气孔201的下端进入到通气孔201的上端喷出,进入气料混合物通孔203集束冲向气化炉1的炉腔。由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的直径较大和流过气料混合物通孔203的气量较大,因此从气料混合物通孔203中冲向炉腔的气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形成阶梯风束。因此进入气化炉1的气化剂及带有高温飞灰的煤气的阶梯风束流,在气化炉1的炉腔内向上快速流动,遇炉腔中部设置的输煤管a输送进入炉腔的煤迅速燃烧热解气化,由于进入气化炉1的是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形成阶梯风束,加之炉腔的特别设计,使得气化炉1炉腔内的物料及气流主生自上至下的菊花状的内循环现象,从而实现了煤在气化炉1炉腔内多次循环燃热解气化,保证了炉腔内的气化温度,提高了煤的气化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是将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内腔上部设置为炉腔、中部设置为布风板、下部设置为混合气室,炉腔中部设置输煤管,输煤管与炉腔相连通,炉腔的上部设置高温气料导管,高温气料导管的一端与炉腔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道装置相连通;炉腔底部设置布风板,布风板的上面在炉腔内,下面为混合气室的顶,其形状为球冠拱面;混合气室中部设置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混合气室底部设置气化剂导管,气化剂导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布风板上面中间部位设有一个较大直径上端开通的气料混合物通孔,气料混合物通孔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圆台上边沿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气料混合物通孔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布风板下底面球冠拱面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下端与混合气室相连通,上端与气料混合物通孔相连通,通气孔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中段竖直设置,上段水平设置,且上、中、下三段贯通;混合气室中的气化剂及带有高温飞灰的煤气,由通气孔的下端进入到通气孔的上端喷出,进入气料混合物通孔集束冲向气化炉的炉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是将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内腔上部设置为炉腔、中部设置为布风板、下部设置为混合气室,炉腔中部设置输煤管,输煤管与炉腔相连通,炉腔的上部设置高温气料导管,高温气料导管的一端与炉腔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道装置相连通;炉腔底部设置布风板,布风板的上面在炉腔内,下面为混合气室的顶,其形状为球冠拱面;混合气室中部设置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粉煤输送管和含碳飞灰输送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混合气室底部设置气化剂导管,气化剂导管与混合气室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布风板上面中间部位设有一个较大直径上端开通的气料混合物通孔,气料混合物通孔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圆台上边沿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气料混合物通孔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布风板下底面球冠拱面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华陈柏金叶旺森王季马海军杨鉴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聚信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