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319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50份,甲壳素纤维10-30份,铜氨纤维5-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易断裂,力学性能好,且柔软,吸湿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纱线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
技术介绍
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大多数农民都把它们当垃圾处理,有的直接烧掉,还有的甚至直接扔掉,没能把玉米秸秆利用好,非常浪费。但目前玉米秸秆纤维强度低,韧性差,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纺纱后,制品力学强度差,易撕裂,且吸湿性及柔软性也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不易断裂,力学性能好,且柔软,吸湿性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50份,甲壳素纤维10-30份,铜氨纤维5-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0-45份,甲壳素纤维20-26份,铜氨纤维8-12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8份,甲壳素纤维23份,铜氨纤维10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向捣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异丁腈及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温度为150-170℃,搅拌时间为15-3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优选地,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中,将40-8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00-140份浓度为2.5-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优选地,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异丁腈的重量比为1-3:0.05-0.09:0.5-0.9:0.001-0.007。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称取40-8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00-140份浓度为2.5-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3天,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3份丙烯类聚合物、0.05-0.09份马来酸酐、0.5-0.9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0.001-0.007份偶氮二异丁腈及0.01-0.05份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温度为150-170℃,搅拌时间为15-3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本专利技术中,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协同作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的抱合力强,织物强韧不易破裂,其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性好;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中,根据成纱质量要求及选用原料的特性特点,摸索出玉米秸秆原料的处理方法并制得改性玉米秸秆纤维增加其投料,以保证成纱混纺比例,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与双氧水预处理,去除其中脂肪与糖类物质,并暴露出更多羟基,与后续加入的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异丁腈反应进行进一步处理,可有效增强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的抱合力,在保证制品柔软属性的前提下,制品力学性能极好,不易破裂,吸湿性强,耐久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份,甲壳素纤维30份,铜氨纤维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实施例2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50份,甲壳素纤维10份,铜氨纤维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实施例3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0份,甲壳素纤维26份,铜氨纤维8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称取8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00份浓度为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天,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3份丙烯类聚合物、0.05份马来酸酐、0.9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0.001份偶氮二异丁腈及0.05份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拌温度为170℃,搅拌时间为1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实施例4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45份,甲壳素纤维20份,铜氨纤维12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称取4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40份浓度为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天,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份丙烯类聚合物、0.09份马来酸酐、0.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0.007份偶氮二异丁腈及0.01份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700r/min,搅拌温度为150℃,搅拌时间为3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实施例5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8份,甲壳素纤维23份,铜氨纤维10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称取6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20份浓度为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天,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2份丙烯类聚合物、0.06份马来酸酐、0.7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0.005份偶氮二异丁腈及0.03份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温度为165℃,搅拌时间为24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50份,甲壳素纤维10‑30份,铜氨纤维5‑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50份,甲壳素纤维10-30份,铜
氨纤维5-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
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0-45份,甲壳素
纤维20-26份,铜氨纤维8-12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
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8份,甲壳素
纤维23份,铜氨纤维10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
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
秸秆捣碎,向捣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滤,洗涤,加入双
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
树脂、偶氮二异丁腈及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温度为
150-170℃,搅拌时间为15-3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刘守串陈瑞兵孙玉童童朝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