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694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3: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歧管后段,所述排气歧管前段与所述排气歧管后段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相连接,所述排气歧管前段的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段的轴套中,所述圆形轴外壁设有用于安装环形片状密封环的凹槽,该凹槽位于所述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端轴套中的部分,所述圆形轴末端与排气歧管后段接触的面设有波纹型密封环。在铸造和机加方面,长度越长的排气歧管铸造和机加的难度越大,将排气歧管设计成两段,可以降低铸造和机加的难度,提高铸造和机加成品的合格率,对铸造厂提高产能、降低原料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歧的管路。对它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气缸之间相互干扰。排气过分集中时,各气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当其中某个气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气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解决的办法是,使各缸的排气尽量分开,每缸一个分支,或者两缸一个分支,并使每个分支尽量加长并独立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的气体相互影响。传统的六缸发动机排气歧管是整体式的,由于排气歧管受热膨胀的伸长量与其长度成正比,整体式排气歧管由于受热膨胀时伸长量太大,容易造成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排气歧管由一段设计成两段式的,以防止出现断裂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歧管后段,所述排气歧管前段与所述排气歧管后段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相连接,所述排气歧管前段的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段的轴套中,所述圆形轴外壁设有用于安装环形片状密封环的凹槽,该凹槽位于所述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端轴套中的部分,所述圆形轴末端与排气歧管后段接触的面设有波纹型密封环。优选地,所述排气歧管前段设有两个排气口,排气歧管后段设有四个排气口。优选地,所述环形片状密封环的数量为3-5个。优选地,所述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歧管后段的外边缘均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铆钉将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固定在发动机上。优选地,所述排气歧管后端没有排气口的一侧设有增压器连接法兰,用于连接发动机增压器。排气歧管分成两段,就降低了每段排气歧管的长度。前段由两个排气口组成一段排气歧管,后段四个排气口组成一段排气歧管,两段排气歧管组成排气系统。排气歧管分成两段后,在发动机工作受热时,两段排气歧管分别膨胀,降低了排气歧管的热胀冷缩的变形量,减小内应力,提高排气歧管的可靠性。排气歧管后段有增压器出口,为了加强对增压器的支撑,排气歧管后段设计成四个排气口相连。设计成两段式排气歧管提高了铸造和机加的成品合格率,但是两段间连接处漏气的问题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本申请排气歧管连接采用插接式结构,安装时将排气歧管前段的小头插入到排气歧管后段的腔体内。排气歧管在发动机工作时,插接结构可自由伸缩,不会因为挤压产生应力。同时采用5个片状密封环和1个波状密封环结构设计,确保高压废气不会泄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达到了如下效果:排气歧管的断裂一直是整机厂比较难解决的故障模式,理论上长度越长的排气歧管出现断裂故障的风险就会越高,将排气歧管设计成两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动机排气歧管断裂故障,提高排气歧管和整机的可靠性。在铸造和机加方面,长度越长的排气歧管铸造和机加的难度越大,将排气歧管设计成两段,可以降低铸造和机加的难度,提高铸造和机加成品的合格率,对铸造厂提高产能、降低原料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排气歧管主视图;图2为排气歧管仰视图;图3为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歧管后段连接处剖面放大图;其中:101为排气歧管前段;102为排气歧管后段;103为插接式结构;104为凹槽;105为片状密封环;106为波纹型密封环;107为增压器连接法兰;208为安装孔;301为圆形轴;302为轴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前段101和排气歧管后段102,所述排气歧管前段101与所述排气歧管后段102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103相连接,图3中可以清楚的表明该插接式结构103的连接方式,排气歧管前段101的圆形轴301插入排气歧管后段102的轴套302中,所述圆形轴301外壁设有用于安装环形片状密封环105的凹槽104,该凹槽104位于圆形轴301插入排气歧管后端轴套中的部分,所述圆形轴301末端与排气歧管后段102接触的面设有波纹型密封环106。凹槽104的数量与环形片状密封环105的数量相对应,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密封环的材料采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材料,这里不对密封环的材质做具体限定。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排气歧管前段101设有两个排气口,排气歧管后段102设有四个排气口。发动机受热时,两段排气歧管分别膨胀,降低了排气歧管的热胀冷缩的变形量,提高了排气歧管的可靠性。所述环形片状密封环105的数量为3-5个。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片状密封环105的数量为5个,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两个实施例中环形片状密封环105的数量分别为3个和4个,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由图2可知排气歧管前段101和排气歧管后段102的外边缘均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铆钉将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固定在发动机上。安装时用铆钉穿过安装孔208将排气歧管固定在发动机上,不会出现排气歧管前段101和排气歧管后段102连接不紧密而出现移动的问题,再加上密封环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气歧管前段101和排气歧管后段102连接处漏气的问题。图2中也清楚地示出了所述排气歧管后端没有排气口的一侧设有增压器连接法兰,用于连接发动机增压器。为了加强对增压器的支撑,排气歧管后段102设计成四个排气口相连。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在分段后装配时,先将片状密封环105安装到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歧管后段,所述排气歧管前段与所述排气歧管后段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相连接,所述排气歧管前段的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段的轴套中,所述圆形轴外壁设有用于安装环形片状密封环的凹槽,该凹槽位于所述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端轴套中的部分,所述圆形轴末端与排气歧管后段接触的面设有波纹型密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歧管前段和排气
歧管后段,所述排气歧管前段与所述排气歧管后段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相连
接,所述排气歧管前段的圆形轴插入排气歧管后段的轴套中,所述圆形轴外
壁设有用于安装环形片状密封环的凹槽,该凹槽位于所述圆形轴插入排气歧
管后端轴套中的部分,所述圆形轴末端与排气歧管后段接触的面设有波纹型
密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两段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
气歧管前段设有两个排气口,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吴世友郭洪山孙通力
申请(专利权)人: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