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7282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冷凝液进液管线上安装入口流量计,通过调节进料泵出口管线上阀门的开度,控制经过喷嘴的冷凝液流率和入口压力,进而控制冷凝液在反应器内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范围为0.001-2mm,喷嘴的冷凝液注入压力与反应器内部压力之差不高于2.0MPa。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操作方法,可以实现冷凝液滴附着在颗粒表面而不至形成大聚团。在确保反应器安全稳定操作的同时,实现了高性能产品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具体是通过控制经过喷嘴的冷凝液流率和入口压力从而控制反应器内的液滴直径和液体纵向穿透深度来实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烯烃聚合物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如农业、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和国防等。在提高烯烃聚合物的产量同时,实现其性能的改进一直是工业追求的目标。上世纪八十年代,Jerkins等在专利US4543399和US4588790中提出通过改进流化床气体分布装置及导入装置的结构,并采用换热器冷凝的方法将循环气体冷却到露点一下,从而实现流化床反应器的带液操作。在该工艺中,聚合反应热可以通过冷凝液蒸发潜热带出,从而控制反应器温度稳定并且提高时空产率,大大增加了烯烃聚合反应器的产能。通常将上述工艺称为“冷凝模式下流化床聚烯烃工艺”,简称“冷凝态工艺”。与此同时,1994年美国Exxon公司提出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超冷凝工艺”,从而使产量提高60%~80%,甚至是400%。英国的BP公司也提出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的高产能技术(WO94/28032)。虽然随着气相法聚烯烃冷凝态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全球聚烯烃的产能大幅度提高,但是存在产品性能单一,适用范围窄的问题,而高性能产品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一直是目前限制聚烯烃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专利US3254070、3300457、3652527以及4012573公布的将液体以喷雾的形式注入流化床反应器内,液体在较高温度的流化气氛中立即闪蒸为气相,从而最大限度地移走聚合反应热使得整个反应器温度维持稳定。但上述专利批述的方法中所用的冷凝剂多为异戊烷或正己烷等惰性组分,并不会参与聚合反应。结合工业实践经历,总结发现当冷凝剂中含有共聚单体组分时,采用上述专利所批述的方法并不能充分发挥共聚单体在聚合过程中的作用,而且最终得到的产品性能并无明显改善。专利CN95195264公布的“流化床聚合反应器的操作方法”中所述,液态冷凝剂与循环气一起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分布器,再进入主反应区。该专利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反应器下部区域近分布板处上方形成液体含量较高的区域,同时颗粒表面包覆冷凝液,而且生产得到的产品性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颗粒表面包覆的冷凝液较多,颗粒间容易粘结形成大尺寸聚团而破坏反应器的流化稳定性。此外,在反应器排料的过程中,颗粒聚团会堵塞出料管道造成停车事故,而较多的冷凝液随产品排出也增加了后续脱挥操作的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专利CN103304692提出了采用气液分离器将循环物流中冷凝液部分分离出来,通过压力泵将液体由流化床反应器侧壁喷嘴注入床层中,该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布板上方积液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喷嘴的操作技术,从而无法控制通过喷嘴进入反应器内冷凝液滴的尺寸范围及其在反应器内的分布状态。因此,需要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从而解决上述两个关键问题:(1)分布器上方积液,颗粒表面粘附冷凝液进而粘结形成大尺寸聚团,造成反应器流化失稳或出料事故;(2)冷凝液在流化床反应器内闪蒸速度过快,难以实现颗粒表面带液操作,无法充分发挥共聚单体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尤其涉及烯烃聚合反应器。该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维持反应器的安全稳定生产和提高产能,还能改善聚合物产品的结构性能,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基础设备包括1流化床反应器和2分布器,3连接流化床反应器管线上的压缩机,4用于冷却循环气物流的换热器,5用于循环气物流气液相分离的气液分离设备,6冷凝液储罐,7用于输送冷凝液的进料泵,9泵出口流量调节阀,10连接冷凝液喷嘴入口流量计,11用于向流化床注入冷凝液的扇形喷嘴,。包括循环气物流从流化床反应器顶部导出,经压缩和冷凝后,由气液分离装置分为主流股和作为冷凝液的小流股,主流股经气体分布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小流股流至冷凝液储罐,通过进料泵抽取冷凝液储罐中冷凝液,经泵出口流量调节阀、流量计和喷嘴射入流化床反应器;在位于进料泵和流化床反应器之间的冷凝液进液管线上安装入口流量计,通过调节进料泵出口管线上泵出口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经过喷嘴的冷凝液流率和入口压力,进而控制冷凝液在反应器内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及其纵向穿透深度,最终使得冷凝液滴附着在每个颗粒表面,同时颗粒间不会粘结形成大聚团而影响反应器的流化稳定性。其中,冷凝液经过喷嘴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后,与气体或固体颗粒间相互作用而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范围是0.001mm~2mm,优选0.01~1mm。喷嘴的冷凝液注入压力与反应器压力之差不高于2.0MPa,优选不高于1.2MPa。冷凝液在反应器内的纵向穿透深度范围为0.01~5m,优选0.04~3m。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冷凝液经过喷嘴后破碎形成的液滴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较高温度的流化气氛围中并未迅速闪蒸成气相。冷凝液滴进入反应器后迅速与床层中催化剂颗粒或聚合物颗粒接触,附着在颗粒表面形成液膜。附着冷凝液的颗粒在流化气的推动下,发生轴径向运动和混合,从而增大了冷凝液的区域的大小,实现了反应器不同区域内微观反应环境的差异化。此外,颗粒表面液膜厚度不足以形成大尺寸聚团,产品出料顺利,反应器能够安全稳定生产。冷凝液组成包括共聚单体和惰性剂,所述的共聚单体为1-丁烯、1-己烯或1-辛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惰性剂为丁烷、异戊烷或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液体混合物经7进料泵及管线后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并未闪蒸成气相。所述方法中,冷凝液喷嘴结构为扁平扇形喷嘴,安装在流化床反应器1分布器上方3-5m侧壁处。可安装喷嘴个数不小于1个,优选6个。所述方法中,冷凝液储罐6的容量不得低于15t,进料泵7的安装高度不得低于冷凝液进料管线5m,进料管线总长低于20m。进料泵7可以为离心泵等。优选射流泵,可以引出原料气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流体无需提供额外动力,从而综合利用能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接进料泵出口管线闸阀的开度,调节经过喷嘴的冷凝液流率,从而间接控制冷凝液经过喷嘴后,与流化床反应器气固相间相互作用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使得液滴可以成功附着在催化剂颗粒或聚合物颗粒表面而又不形成大尺寸颗粒聚团。在提高反应器撤热能力和防止分布器上方积液的同时,在反应器局部区域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化学反应环境,有利于高性能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下文中将基于不同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操作方法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对应的冷凝液注入系统,包括流化床反应器1,分布器2,连接流化床反应器管线上的压缩机3,用于冷凝循环气物流的换热器4,用于循环气物流气液相分离的气液分离设备5,冷凝液储罐6,用于输送冷凝液的进料泵7,冷凝液进液管线8,泵出口流量调节阀9,连接冷凝液喷嘴入口的流量计10,用于向流化床注入冷凝液的喷嘴11。实施例1:采用图1所示的冷凝液注入系统。出流化床反应器1循环气物流为400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气物流从流化床反应器(1)顶部导出,经压缩和冷凝后,由气液分离装置(5)分为主流股和作为冷凝液的小流股,主流股经气体分布器(2)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小流股流至冷凝液储罐(6),通过进料泵(7)抽取冷凝液储罐(6)中冷凝液,经泵出口流量调节阀(9)、流量计(10)和喷嘴(11)射入流化床反应器;在位于进料泵(7)和流化床反应器(1)之间的冷凝液进液管线(8)上安装入口流量计(10),通过调节进料泵(7)出口管线上泵出口流量调节阀(9)的开度,控制经过喷嘴(11)的冷凝液流率和入口压力,进而控制冷凝液在反应器内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及其纵向穿透深度,最终使得冷凝液滴附着在每个颗粒表面,同时颗粒间不会粘结形成大聚团而影响反应器的流化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气物流从流化床反应器(1)顶
部导出,经压缩和冷凝后,由气液分离装置(5)分为主流股和作为冷凝液的小流
股,主流股经气体分布器(2)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小流股流至冷凝液储罐(6),
通过进料泵(7)抽取冷凝液储罐(6)中冷凝液,经泵出口流量调节阀(9)、流
量计(10)和喷嘴(11)射入流化床反应器;
在位于进料泵(7)和流化床反应器(1)之间的冷凝液进液管线(8)上安装
入口流量计(10),通过调节进料泵(7)出口管线上泵出口流量调节阀(9)的
开度,控制经过喷嘴(11)的冷凝液流率和入口压力,进而控制冷凝液在反应器
内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及其纵向穿透深度,最终使得冷凝液滴附着在每个颗粒表
面,同时颗粒间不会粘结形成大聚团而影响反应器的流化稳定性。
2.根据权利1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凝液经过喷嘴进入流化床反应
器后,与气体或固体间相互作用而破碎形成的液滴直径范围是0.001mm~2mm。
3.根据权利1和2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岱时强黄正梁廖祖维蒋斌波阳永荣范小强胡东芳柳莺胡晓波陈美王浩同訾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