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480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车组电力机车受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包括碳质板,所述碳质板上设有嵌条槽,嵌条槽沿碳质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嵌条槽设于碳质板顶面与前侧面之间呈直角槽结构设置;所述嵌条槽内设有铜质的破冰条,破冰条与碳质板固定连接呈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铜质的破冰条对碳质板进行强化补偿,提高其耐磨和耐冲击性能,避免主线结冰对碳质板造成创伤的问题,提高电网和机车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破冰条前侧的冲击面上具有破冰刃,碎冰、水滴可沿斜面槽和散冰曲面向外抛离,提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车组电力机车受电装置
,具体指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
技术介绍
高铁滑板是高铁列车与铁轨上方送电主线相接的送电部件之一。滑板采用碳质结构,在材料优先级上,滑板硬度要小于主线硬度,避免划伤主线。因此滑板也是高铁机车的消耗品。在北方,冻雨或雪下过后,主线有时会结冰,冰的硬度不在设计考虑范围内,因此因冰创伤滑板的情况时有发生。滑板一旦被硬性创伤而不是自然磨损后,会产生不规则缺口,而缺口与主线接触时,将会产生电弧,产生电弧后将对主线造成严重烧伤,严重时导致停运。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除冰耐磨、安全稳定的镶铜除冰碳滑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包括碳质板,所述碳质板上设有嵌条槽,嵌条槽沿碳质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嵌条槽设于碳质板顶面与前侧面之间呈直角槽结构设置;所述嵌条槽内设有铜质的破冰条,破冰条与碳质板固定连接呈一体结构。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碳质板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连通嵌条槽的楔形缺口,若干楔形缺口沿嵌条槽间隔设置,且至少有两个楔形缺口对应地设于碳质板与电网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破冰条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燕尾卡块,若干燕尾卡块分别嵌装在对应的楔形缺口内。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碳质板的底面上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竖直穿过嵌条槽底面后与破冰条连接。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破冰条的里侧面上设有若干破拆缺口。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破冰条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斜面槽,斜面槽与破冰条的上侧面相交形成破冰刃。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斜面槽底边与破冰条前侧面之间设有的散冰曲面。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斜面槽与破冰条前侧面在竖直截面上的投影夹角在0°-15°之间。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破冰刃表面具有弧形或平面的倒角,且破冰刃的倒角宽度在0.2mm-0.8mm之间。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碳质板的底面上设有强化铝基,强化铝基的两端设有反曲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破冰条与嵌条槽、碳质板与强化铝基之间均通过粘合剂粘接呈一体结构;所述强化铝基上设有若干与燕尾卡块配合的楔形缺口延伸部,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强化铝基上且分别与碳质板、破冰条连接呈一体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铜质的破冰条对碳质板进行强化补偿,提高其耐磨和耐冲击性能,避免在雨雪季节时主线结冰对碳质板造成创伤的问题,提高电网和机车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破冰条前侧的冲击面上具有破冰刃,碎冰、水滴可沿斜面槽和散冰曲面向外抛离,可避免冰水混合物在碳质板上仅存,提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碳质板;2、破冰条;11、反曲部;12、嵌条槽;13、楔形缺口;14、固定螺栓;15、强化铝基;21、燕尾卡块;22、破拆缺口;23、斜面槽;24、破冰刃;25、散冰曲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包括碳质板1,碳质板1的两端均设有反曲部11,所述碳质板1上设有嵌条槽12,嵌条槽12沿碳质板1长度方向设置,且嵌条槽12设于碳质板1顶面与前侧面之间呈直角槽结构设置;所述嵌条槽12内设有铜质的破冰条2,破冰条2与碳质板1固定连接呈一体结构;所述碳质板1和反曲部11作为受电弓的主体结构,碳质板1与送电电网接触接收电力给电力机车;碳质板1在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其顶面沿送电主线滑行,而前侧的嵌条槽12内的破冰条2首先与主线形成相对运动,破冰条2冲击主线上垂挂的凝结冰块避免对碳质板1造成伤害;铜质破冰条2的硬度介于碳质板1和送电主线之间,即使在电力机车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冰的硬度也可忽略不计,因此通过破冰条2结构强度可有效弥补碳质板1的耐磨和耐冲击性,降低其破损产生的缺口拉弧现象几率,提高电机机车和送电主线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所述碳质板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连通嵌条槽12的楔形缺口13,若干楔形缺口13沿嵌条槽12间隔设置,且至少有两个楔形缺口13对应地设于碳质板1与电网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破冰条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燕尾卡块21,若干燕尾卡块21分别嵌装在对应的楔形缺口13内;所述破冰条2与嵌条槽12为相互契合的结构设置,破冰条2设置在嵌条槽12内使其前侧面和上缘均与碳质板1表面平齐,破冰条2的底面上采用上小下大的燕尾卡块21以配合楔形缺口13,进而将破冰条2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横向上与碳质板1固定连接,对于破冰条2更换维护时可从嵌条槽12前侧将其出去,从而方便整体的装配和后期维护工作;而其中两组楔形缺口13和燕尾卡块21的连接点设置在嵌条槽12的两端,且处于碳质板1与电网主线的接触点下方,其目的在于提高破冰条2与碳质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碳滑板在与主线相对运行过程中,减少破冰条2受到振动和冲击出现分离变形的问题。所述碳质板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竖直穿过嵌条槽12底面后与破冰条2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4用于在水平纵向上是破冰条2与碳质板1形成固定连接,碳质板1通过上述的楔形缺口13和燕尾卡块21的配合实现与破冰条2的一体固定连接,且破冰条2的水平纵向上受到嵌条槽12后侧面的支撑,因此固定螺栓14仅作为水平纵向上的定位点,避免破冰条2在嵌条槽12内受到振动时脱落问题。所述破冰条2的里侧面上设有若干破拆缺口22;所述破拆缺口22用于将破冰条2从碳质板1上拆卸,破冰条2的硬度和耐磨性与碳质板1不同,因此作为耐受冲击和破冰的主体,破冰条2的使用寿命和破损几率大于碳质板1,通过更换和对破冰条2进行维护维修,可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所述破冰条2的前侧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斜面槽23,斜面槽23与破冰条2的上侧面相交形成破冰刃24;所述破冰条2的前侧面为受冲击面,且其前侧面与上侧面之间的棱边为受冲击边,斜面槽23向内凹陷使其在竖截面投影上分别与破冰条2的上侧面和前侧面呈锐角设置,进而在破冰条2的前侧面和上侧面之间形成具有锐角边的破冰刃24,可有效提高破冰条2的除冰效果、耐冲击强度和使用寿命。所述斜面槽23底边与破冰条2前侧面之间设有的散冰曲面25,破冰刃24的冲击使主线上的冰沿斜面槽23向下滑落,进一步地通过散冰曲面25使冰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离开破冰条2,从而避免冰在破冰条2和碳质板1上的滞留问题,防止积水冰的产生降低破冰条2的除冰效果。所述斜面槽23与破冰条2前侧面在竖直截面上的投影夹角在0°-15°之间,该投影夹角为破冰刃24的除冰切面夹角,本技术优选的破冰刃24的除冰切面夹角在3°-5°之间。所述破冰刃24表面具有弧形或平面的倒角,且破冰刃24的倒角宽度在0.2mm-0.8mm之间,所述破冰刃24表面的倒角可提高破冰条2的耐磨性和耐冲击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碳质板1的底面上设有强化铝基15,强化铝基15的两端设有反曲部11;所述强化铝基15与碳质板1一体连接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强化铝基15通过适配的连接结构将碳质板1整体装配到机车受电装置上。所述破冰条2与嵌条槽12、碳质板1与强化铝基15之间均通过粘合剂粘接呈一体结构;所述碳质板1与破冰条2以及强化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包括碳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板(1)上设有嵌条槽(12),嵌条槽(12)沿碳质板(1)长度方向设置,且嵌条槽(12)设于碳质板(1)顶面与前侧面之间呈直角槽结构设置;所述嵌条槽(12)内设有铜质的破冰条(2),破冰条(2)与碳质板(1)固定连接呈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镶铜除冰碳滑板,包括碳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板(1)上设有嵌条槽(12),嵌条槽(12)沿碳质板(1)长度方向设置,且嵌条槽(12)设于碳质板(1)顶面与前侧面之间呈直角槽结构设置;所述嵌条槽(12)内设有铜质的破冰条(2),破冰条(2)与碳质板(1)固定连接呈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铜除冰碳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板(1)的前侧面上设有若干连通嵌条槽(12)的楔形缺口(13),若干楔形缺口(13)沿嵌条槽(12)间隔设置,且至少有两个楔形缺口(13)对应地设于碳质板(1)与电网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破冰条(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燕尾卡块(21),若干燕尾卡块(21)分别嵌装在对应的楔形缺口(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铜除冰碳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板(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竖直穿过嵌条槽(12)底面后与破冰条(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铜除冰碳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条(2)的里侧面上设有若干破拆缺口(22)。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镶铜除冰碳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科诚柳国庆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