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799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有下托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有下垫脚,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有数个冲头,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数个凹模,所述冲头各自与下方所对应的凹模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凹模的下方设有内脱,数个冲头的直径的各不相同。将冲头和凹模的数据设计到最佳值,使材料在拉伸成型时有足够的材料流动参与到拉伸成型的过程中达到深拉伸的目的,经过大量计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头和凹模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所受应力从而达到产品外形精度及产品尺寸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常规超厚板拉伸时一般单工序多次拉伸,及多工步多次拉伸,经过多步拉伸后产品上都会出现拉伸痕迹,在模具中一般用减少拉伸次数来加以解决。材料在拉伸时由于产品的凹凸有致等现象,或者模具压料力的不均匀,产品经过多工序拉伸后,在产品壁上出现了一圈圈的拉伸痕,导致产品外观和尺寸不良,最终导致产品在装配上出现多重问题。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94742U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上方设置有模柄,上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与模柄固定连接的上模,模柄控制上模上下运动,所述的上模的下方设置有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所述的下模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模板,上模和下模之间留有可塞入板材的间隙;上模板、上模、下模及下模板之间共同穿设有两根平行分布且用于固定拉伸件端部的挡板,所述的每根挡板的底部设置均匀设置有一根顶杆。但该模具不能解决产品拉伸不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解决产品经多工序拉伸后不匀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有下托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有下垫脚,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有数个冲头,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数个凹模,所述冲头各自与下方所对应的凹模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凹模的下方设有内脱,数个冲头的直径的各不相同。优选地,所述冲头的个数为7个,所述冲头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2mm,15mm,12.6mm,12.2mm,11.5mm,11mm,17mm。优选地,所述凹模的深度为从左到右依次为:14.3mm,15.5mm,16.7mm,12.6mm,16.7mm,16.9mm,17.3mm。优选地,所述下模板内设有顶料销,所述顶料销的一端露出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所述顶料销的底端位于所述下模板内,所述顶料销的底端设有弹簧。优选地,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模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垫板、脱料板。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冲头和凹模的数据设计到最佳值,使材料在拉伸成型时有足够的材料流动参与到拉伸成型的过程中达到深拉伸的目的,经过大量计算,本技术的冲头和凹模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所受应力从而达到产品外形精度及产品尺寸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1—上模座,2—下模座,3—上垫板,4—上模板,5—脱料板,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托板,9—下垫脚,10—冲头,11—凹模,12—顶料销,13—弹簧,14—内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下方设有下托板8,所述下模座2与所述下托板8之间设有下垫脚9,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设有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的下方设有数个冲头10,所述下模座2的上方设有下模板6,所述下模座2与所述下模板6之间设有下垫板7,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数个凹模11,所述冲头10各自与下方所对应的凹模1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凹模11的下方设有内脱14,数个冲头10的直径的各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头10的个数为7个,所述冲头10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2mm,15mm,12.6mm,12.2mm,11.5mm,11mm,17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模11的深度为从左到右依次为:14.3mm,15.5mm,16.7mm,12.6mm,16.7mm,16.9mm,17.3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6内设有顶料销12,所述顶料销12的一端露出所述下模板6的上表面,所述顶料销12的底端位于所述下模板6内,所述顶料销12的底端设有弹簧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上模板6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垫板3、脱料板5。在超厚板拉伸模具拉伸过程中,在经过多次拉伸过后会形成一圈圈的拉伸痕,经反复研究发现,那一圈圈的拉伸痕迹是因为材料所受应力超过材料降伏强度时所产生的永久性的变形,是后续工站无法消除的痕迹,经过大量计算采用最合适的冲头和凹模尺寸,减少材料所受应力。拉伸时,冲头10和凹模11构成的成型模腔,所构成的拉伸形状按照每个拉伸模腔的尺寸各不相同逐渐进行拉伸成型,使产品逐渐接近所需要的产品形状。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拉伸到所需要的产品高度及所达到产品高度的工程数,确定拉伸的每一步工程的上模和下模的形状,从模具的结构上来说就需要在下模加顶料销12,其作用就是将脱料板5回顶从而不使压料板对产品施加压料力,从而使得在后续拉伸成型过程中有做够的材料进行拉伸以达到后续拉伸的材料成型高度的成型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将冲头和凹模的数据设计到最佳值,使材料在拉伸成型时有足够的材料流动参与到拉伸成型的过程中达到深拉伸的目的,经过大量计算,本技术的冲头和凹模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所受应力从而达到产品外形精度及产品尺寸的要求。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有下托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有下垫脚,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有数个冲头,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数个凹模,所述冲头各自与下方所对应的凹模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凹模的下方设有内脱,数个冲头的直径的各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有下托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托板之间设有下垫脚,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有数个冲头,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垫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数个凹模,所述冲头各自与下方所对应的凹模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凹模的下方设有内脱,数个冲头的直径的各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板深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个数为7个,所述冲头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2mm,15mm,12.6mm,12.2mm,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小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神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