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4778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8:27
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装置(2)、工作台(3)、抽气装置(4)、加热装置(5)、预热装置(6)、冷却装置(7)、固定装置(8)及电缸装置(9),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一斜杆(22)、第二支撑杆(23)、第一横杆(24)、第二横杆(25),工作台(3)上设有第二凹槽(31)、第三凹槽(32)、第四凹槽(33)、第五凹槽(34)、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第一海绵块(37)、第一固定杆(38),抽气装置包括封闭板、第一管道、第一风机、第三支撑杆、第一竖板、第一支架、第二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电缆进行彻底有效的干燥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缆表面的干燥除尘,采用的方法是用风机进行吹干,一台风机难以完全吹掉和吹干电缆表面的灰尘、油污和水,通常需要采用两台风机才能达到对电缆除尘干燥的目的,从而会增加设备的投资和电量的消耗,由于除尘干燥是电缆制造中各主要工序中的必备工步,因此,风机数量越多,从而导致占用的空间多、设备故障率高、维修、维护和保养难度大等问题,而且风机的长期运转,会导致电能的大量消耗,增加了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成本。中国专利CN203013412U揭示了一种电缆除尘干燥装置,其包括风机和吹风箱,风机包括有吹风机和吸风口,风机的吹风口和吹风箱通过吹风管连接,还包括有吸风箱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设置在风机和吸风箱之间,风机的吸风口通过吸风管和气液分离器、吸风箱连接,其有益效果为:用一台风机可以实现原来两台风机的干燥功能,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和电缆的生产成本。然而其直接对电缆进行吹风干燥,没有经过加热,使其干燥的效率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对电缆进行干燥;并且吹风箱及吸风箱与电缆接触的面积有限,一次性对电缆干燥的面积有限,进而需要干燥较长时间才能对整条电缆干燥完毕,影响干燥效率;同时其无法在电缆干燥前对其进行预热处理,使得对电缆干燥效果更好,同时预热处理可以对电缆表面进行预先干燥,进而使得颗粒杂质无法稳定的粘结在电缆上,从而在后续的除尘中有效的清除掉电缆上的颗粒杂质,除尘效果更好;并且对电缆进行干燥除尘后,无法对其进行冷却,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等伤害,有利于尽快的使得电缆进入下一工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包括底板、支架装置、工作台、抽气装置、加热装置、预热装置、冷却装置、固定装置及电缸装置,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斜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海绵块、第一固定杆,抽气装置包括封闭板、第一管道、第一风机、第三支撑杆、第一竖板、第一支架、第二固定杆,本专利技术可以对电缆进行彻底有效的干燥除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上方的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抽气装置上方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预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横杆,所述工作台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左侧的第三凹槽、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的第五凹槽、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海绵块、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的若干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五凹槽下方的若干第三通孔,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下方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侧的第一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右侧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风机左侧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一竖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上方的第一散热框,所述预热装置包括第二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上方的第一导热杆、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杆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一导热板,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工作台右侧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水泵、位于所述水泵上方的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阀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右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三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下端的第四滚轮、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四横杆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第四斜杆,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端的顶靠轮、设置于所述顶靠轮上的摩擦环、位于所述电缸左右两侧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顶靠轮上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上方的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海绵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三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设有三个,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通孔设有若干个。所述封闭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封闭板的侧面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封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方的工作台(3)、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抽气装置(4)、位于所述抽气装置(4)上方的加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预热装置(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5)右侧的冷却装置(7)、位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固定装置(8)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8)上的电缸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预热装置(6)包括第二加热棒(61)、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61)上方的第一导热杆(62)、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杆(62)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64)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4)上方的第一导热板(63);所述工作台(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3)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凹槽(3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1)左侧的第三凹槽(32)、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凹槽(3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1)与所述第三凹槽(32)之间的第五凹槽(34)、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6)内的第一海绵块(37)、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34)内的若干第一固定杆(38)、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8)上的第二滚轮(39)及位于所述第五凹槽(34)下方的若干第三通孔(30);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3)上方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架(8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1)左侧的第三横杆(82)、位于所述第三横杆(82)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竖杆(83)、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83)下方的第三滚轮(84)、位于所述第三横杆(82)上方的第二斜杆(85)、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1)右侧的第五支架(87)、位于所述第五支架(87)上方的第三斜杆(86)、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87)下端的第四滚轮(88)、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81)上的第四横杆(80)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80)上方的第四斜杆(89);所述电缸装置(9)包括电缸(91)、位于所述电缸(91)下方的推动杆(92)、设置于所述推动杆(92)下端的顶靠轮(93)、设置于所述顶靠轮(93)上的摩擦环(94)、位于所述电缸(91)左右两侧的第六支架(95)、位于所述顶靠轮(93)上方的第三过滤网(96)、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96)上方的连接杆(9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方的工作台(3)、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抽气装置(4)、位于所述抽气装置(4)上方的加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预热装置(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5)右侧的冷却装置(7)、位于所述工作台(3)上的固定装置(8)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8)上的电缸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预热装置(6)包括第二加热棒(61)、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棒(61)上方的第一导热杆(62)、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杆(62)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64)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4)上方的第一导热板(63);所述工作台(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3)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凹槽(3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1)左侧的第三凹槽(32)、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凹槽(3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1)与所述第三凹槽(32)之间的第五凹槽(34)、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6)内的第一海绵块(37)、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34)内的若干第一固定杆(38)、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8)上的第二滚轮(39)及位于所述第五凹槽(34)下方的若干第三通孔(30);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3)上方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架(8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1)左侧的第三横杆(82)、位于所述第三横杆(82)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竖杆(83)、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83)下方的第三滚轮(84)、位于所述第三横杆(82)上方的第二斜杆(85)、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1)右侧的第五支架(87)、位于所述第五支架(87)上方的第三斜杆(86)、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87)下端的第四滚轮(88)、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81)上的第四横杆(80)及位于所述第四横杆(80)上方的第四斜杆(89);所述电缸装置(9)包括电缸(91)、位于所述电缸(91)下方的推动杆(92)、设置于所述推动杆(92)下端的顶靠轮(93)、设置于所述顶靠轮(93)上的摩擦环(94)、位于所述电缸(91)左右两侧的第六支架(95)、位于所述顶靠轮(93)上方的第三过滤网(96)、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96)上方的连接杆(9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杆(6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导热杆(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棒(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杆(6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板(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6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导热板(63)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32)内,所述第一导热板(63)的侧面与所述工作台(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81)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架(8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下端设有第八凹槽(811),所述第三横杆(8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82)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杆(8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竖杆(8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8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国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