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6214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行程控制装置、第一压模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模相互配合的第二压模,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的运动,所述行程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模连接,所述第二压模与所述第一压模相对设置,所述汽车门板放置于所述第一压模以及所述第二压模之间,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模向所述第二压模运动,与所述第二压模相互作用在所述汽车门板形成压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某些汽车受损修复培训以及其他某些相关汽车处理行业中,需要制作受损汽车门板。例如,在汽车受损修复培训中使被培训者对带有凹陷故障的汽车门板进行修复,或者在汽车做旧时设置凹陷使汽车看起来更加具有使用历史。因此,通常需要对汽车门板设置压痕,以模拟受损门板中的凹陷故障。现有技术中,没有小型实用的压制设备来压制特定的门板凹陷,通常是用千斤顶手动压制,在压制过程中,压制的凹陷深度只能用眼睛判断,通常会使在不同压制过程下压制的凹陷故障形状不一致且深浅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在外部动力装置的控制下对汽车门板的指定部位压制压痕,以改善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压制的凹陷故障形状不一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行程控制装置、第一压模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模相互配合的第二压模,所述动力装置用于
控制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的运动,所述行程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模连接,所述第二压模与所述第一压模相对设置,所述汽车门板放置于所述第一压模以及所述第二压模之间,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模向所述第二压模运动,与所述第二压模相互作用在所述汽车门板形成压痕。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模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油缸、油泵以及电磁阀,所述电机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油泵与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通过第一油管相连,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油缸内的油液泵入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二油管相连,所述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三油管相连。通过电机驱动油泵工作,将油缸内的油液通过第一油管泵入电磁阀的工作口,若工作口与出液口连通,油液经电磁阀进入第二油管,使液压缸在第二油管进入的油液的液压能的作用下伸长活塞杆,若活塞杆在伸长状态下,电磁阀的工作口关闭,使油液不再进入液压缸也不从液压缸流出,则液压缸的活塞杆保持当前的伸长状态,若电磁阀的工作口打开使工作口与进液口连通,液压缸内的油液从液压缸流出,通过电磁阀流回油缸,活塞杆收缩,达到对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从而控制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之间的位置变化。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电磁
阀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与所述电磁阀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液口连通。第一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工作口与电磁阀的出液口连通,从而达到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的目的,第二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工作口与电磁阀的进液口连通,从而达到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的目的。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第一开关为点触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为点触开关。点触开关需要在开关按压状态下才起作用,第一次开关为点触开关,在需要第一开关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按住第一开关,以更好地把握活塞杆伸长的长度。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行程控制开关,所述行程控制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工作口与所述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均处于断开状态。启动行程控制开关,工作口关闭,工作口与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均处于断开状态,电磁阀的工作口与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均不导通,液压缸内油液量不变,则使液压缸的伸缩杆处于当前状态,即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处于行程控制开关刚刚启动的一瞬间的状态。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行程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横杆以及与所述固定横杆在同一平面且垂直于所述固定横杆的第一固定纵杆、第二固定纵杆,所述第一固定纵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纵杆分别与所述固定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横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固定纵杆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纵杆与所述第二固定纵杆相对的方向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固定横杆相平行,所述横梁的
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纵杆的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纵杆的导轨,所述第一压模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行程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固定纵杆,所述行程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横梁的远离所述液压缸的方向,所述横梁用于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当所述第一压模与所述第二压模处于预定状态时启动所述行程控制开关。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的预定状态为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可以在汽车门板形成需要深度的压痕状态时的状态,将行程控制开关设置于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处于预定状态时横梁对应的第一固定纵杆的位置,当第一压模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到达预定状态,行程控制开关使工作口关闭,液压缸的活塞杆不再伸出或者收缩,第一压模停止于使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处于预定状态的位置。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还包括压模固定装置,所述压模固定装置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模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模固定于所述压模固定装置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使第一压模的设置更加稳固。优选的,上述汽车门板压痕装置中,所述第一压模与所述活塞杆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压模。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汽车门板压痕装置通过设置可以在汽车门板压制压痕的相互配合的第一压模以及第二压模,并且通过动力装置控制行程控制装置,再利用行程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压模向第二压模运动,使第一压模到达与第二压模处于预定状态的位置,该预定状态使第一压模与第二压模在汽车门板上压制出需要的形状与深浅的压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的一种控制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的另一种控制结构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对应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动力装置110,行程控制装置120,第一压模130,第二压模140,电机111,油缸112,油泵113,电磁阀114,油泵113的吸油管141,油泵113的回油管142,电磁阀114的工作口115,电磁阀114的出液口116,电磁阀114的进液口117,第一开关118,第二开关119,第一油管151,第二油管152,第三油管153,液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行程控制装置、第一压模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模相互配合的第二压模,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的运动,所述行程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模连接,所述第二压模与所述第一压模相对设置,所述汽车门板放置于所述第一压模以及所述第二压模之间,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模向所述第二压模运动,与所述第二压模相互作用在所述汽车门板形成压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行程控制装置、第一压模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模相互配合的第二压模,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的运动,所述行程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模连接,所述第二压模与所述第一压模相对设置,所述汽车门板放置于所述第一压模以及所述第二压模之间,所述行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模向所述第二压模运动,与所述第二压模相互作用在所述汽车门板形成压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模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油缸、油泵以及电磁阀,所述电机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油泵与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通过第一油管相连,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油缸内的油液泵入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二油管相连,所述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三油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
\t阀的工作口与所述电磁阀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工作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液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板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点触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为点触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川李水彬孙兵凡陈维锋曾玲黎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