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811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上模包括上模座和凸模,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且具有折弯补偿角;下模包括可转动凹模,可转动凹模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具有与凸模底角相适配的折弯槽,下模座上设有对可转动凹模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可转动凹模上安装有摆块。模具闭合过程中,上模自上而下运动,凸模压缩脱料板,脱料板带动可转动凹模转动,闭合初期,摆块随凹模转动而摆动,随着模具闭合进行,位于上模上的推块开始与摆块接触。当模具闭合到位置时,推块位于摆块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摆块的内侧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制件折弯回弹角度,且摆块的设置还消除了折弯直边处的冲压痕迹,尤其适用于折弯直边高度较大的制件的折弯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在折弯半径较大、折弯边高度较大时仍能有效进行回弹补偿,实现精确控制折弯角度的折弯回弹补偿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冲压工艺中,通常定义图1中所示折弯圆弧内侧半径r为折弯半径,角度a为折弯角。由于折弯时,材料同时存在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冲压载荷去除后,弹性变形会发生回复,使制件的折弯半径r和折弯角a均发生变化,分别增大为图1中所示的R和A,从而使制件与模具形状不一致,即不能达到预期的折弯角度和折弯半径,这种现象叫做回弹,图1中实线表示回弹前弯曲件,虚线表示回弹后弯曲件。折弯半径r的大小是影响回弹的重要因素,在制件厚度相同情况下,折弯半径r越大,材料断面中心部分的弹性区就越大,回弹就越大。在冲压工艺中,通常用补偿法来弥补制件的回弹。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在折弯凹模上做回弹补偿。以如图2所示带有压料板的单角折90°弯曲中,在凹模上设置回弹补偿角Q,使凹模的成型部分有一定斜度,进而使制件形成负角度折弯,然后再回弹至90°,图2中附图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为:1-凸模、2-凹模、3-压料板、4-制件,箭头为合模方向。然而,在折弯半径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材料断面中心部分有较大的弹性区,卸载后,制件折弯角回弹过大,采用如图2所示的仅仅在凹模上做回弹补偿的结构,难以补偿折弯后的回弹,且当折弯边高度较高时,如果凸模较窄,凸模边缘容易在制件上冲压出痕迹。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公开在折弯凹模和折弯凸模上均做有回弹补偿的模具,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等的底角,凹模设置在下模座下脱料板的左右两侧,且可摆动并具有与凸模底角相适配的折弯凹槽。但是这种结构的折弯模具只能成型折弯边高度较小的制件,对于折弯边高度较高的制件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在折弯半径较大、折弯边高度较大时仍能有效进行回弹补偿,实现精确控制制件折弯角度。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且具有折弯补偿角;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脱料板、脱料板复位弹簧和位于下脱料板左右两端的摆动凹模,所述摆动凹模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并具有与所述凸模的底角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摆动凹模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摆动凹模上可摆动地安装有摆块,所述摆块的摆动支点位于所述摆动凹模的摆动支点的上方,当所述凸模与所述摆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摆块随所述摆动凹模的摆动而摆动成型制件的直边,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摆块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上模座上对应各端所述摆动凹模的位置处还固设有位于所述凸模两侧的推块,当所述凸模与所述摆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摆块的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所述摆块的内侧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第二复位机构为竖立设置的弹性部件,所述摆块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凹模通过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上端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可在所述摆块的拉动下向内弯曲。所述推块的外侧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摆块的内侧面上为与所述推块的斜面相适配的斜面。所述下模座上固设有凹模固定座,所述凹模固定座具有弧形长槽,所述摆动凹模具有与所述弧形长槽相适配的弧形部,所述凹模固定座上固设有一轴线方向与其弧形长槽的轴线方向重合的转轴,所述摆动凹模的弧形部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开设的转轴插装孔,所述摆动凹模以所述转轴插装孔插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摆动凹模包括两个第一凹模拼块和一个第二凹模拼块,两个第一凹模拼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模拼块的两侧,所述折弯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模拼块上,两个所述第一凹模拼块和一个所述第二凹模拼块围成与所述凸模配合的成型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凸模上设置有补偿量,且凹模也设置为摆动凹模,且凹模上设置有与之联动的用于成型折弯直边的摆块,凹模折弯出制件折弯圆角,摆块折弯出制件折弯直边,则可以精确控制制件折弯回弹后的角度,即使在折弯半径较大的情况下也能精确控制折弯回弹角度,且摆块的设置还消除了折弯直边处的冲压痕迹,尤其适用于折弯直边高度较大的制件的折弯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折弯回弹引起的折弯角和折弯半径变化示意图;图2为带压料板的单角折弯回弹补偿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折弯回弹补偿模具未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向视图;图6为图3中上模座的A向视图(省略第二复位机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摆动凹模的第一凹模拼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摆动凹模的第二凹模拼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摆块、凹模的组装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3至图6,本实施例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10和设置在上模座10上的凸模20,凸模20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21,且具有折弯补偿角Q;下模包括下模座30、下脱料板40、脱料板复位弹簧90和位于下脱料板40左右两端可转动的摆动凹模50,摆动凹模50可安装在下模座30上,并具有与凸模底角21相适配的折弯槽51,下模座30上设有对摆动凹模50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140,摆动凹模50上可摆动地安装有摆块60,摆块60的摆动支点61位于摆动凹模50的摆动支点52的上方;如图4所示,在合模时,且凸模20与摆动凹模50配合到位时,在摆动凹模50的折弯槽51与凸模20配合成型制件70的折弯角71的同时,摆块60随摆动凹模50的转动而摆动进而成型制件70的直边72,下模座30上同时设有对摆块60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80;上模座10上对应各端摆动凹模50的位置处还固设有位于凸模20两侧的推块110,即上模座10两端均设有推块110,本实施例中各端推块110数量为两个。当凸模20与摆动凹模50配合到位时,推块110位于摆块60的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摆块60的内侧面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在未合模时,如图3所示,上模座10和下模座30主要起支撑模具的作用,凸模20通过垫板100固定在上模座10上,垫板100起承受凸模20传递的力的作用,下脱料板40主要起压料和将制件70退出模具的作用,脱料板复位弹簧90起到当开模时对下脱料板40进行复位的作用,在未合模时,下脱料板40在脱料板复位弹簧90的作用力下上升至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摆动凹模50用于与凸模20配合折弯成型制件70的折弯角71,其在未合模时,在第一复位机构140(通常为顶针)的作用力下向外摆动至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以方便在下脱料板40上放置制件70,这些结构部件的设置同现有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摆动凹模50上还设置有摆块60。本实施例折弯回弹补偿模具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模具未闭合时状态如图3所示,模具开始闭合时,固定为一体的上模座10,垫板100、凸模20和推块110一起向下运动,首先,凸模20先与放在下脱料板40上的待成型制件70接触,然后上模部分继续下行,带动下脱料板40向下运动,脱料板复位弹簧90被不断压缩,下脱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且具有折弯补偿角;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脱料板、脱料板复位弹簧和位于下脱料板左右两端的可转动凹模,所述可转动凹模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并具有与所述凸模的底角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转动凹模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凹模上安装有摆块,所述摆块的摆动支点位于所述可转动凹模的转动支点的上方,当所述凸模与所述可转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摆块随所述可转动凹模的转动而摆动成型制件的直边,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摆块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上模座上对应各端所述可转动凹模的位置处还固设有位于所述凸模两侧的推块,当所述凸模与所述可转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摆块的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所述摆块的内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凸模具有与制件折弯角相适配的底角,且具有折弯补偿角;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脱料板、脱料板复位弹簧和位于下脱料板左右两端的摆动凹模,所述摆动凹模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并具有与所述凸模的底角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摆动凹模进行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凹模上安装有摆块,所述摆块的摆动支点位于所述摆动凹模的转动支点的上方,当所述凸模与所述摆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摆块随所述摆动凹模的转动而摆动成型制件的直边,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所述摆块进行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上模座上对应各端所述摆动凹模的位置处还固设有位于所述凸模两侧的推块,当所述凸模与所述摆动凹模配合到位时,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摆块的内侧,且其下端抵靠在所述摆块的内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回弹补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为竖立设置的弹性部件,所述摆块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凹模通过一转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乾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