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093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至少两块加热片、至少两块电池单体,加热片和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脚,同侧相邻的固定卡脚形成一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与电池单体的宽度一致;电池单体通过两侧相对的限位槽紧固在箱体内部,加热片设置在两侧相对的固定卡脚形成的区域内;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相间排列,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的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限位槽来固定电池单体在箱体内的位置,利用相间排列的加热片与电池单体表面相贴合,不需要其他紧固机构,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在,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电池供应电能,比如车辆、灯具、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但是,因为电池自身的特性,现有电池的工作温度一般在‐20℃到75℃;当工作温度低于零度时,不利于电池的充放电;而在更低的温度(低于‐20℃)时,电池将无法正常工作。这就导致电池在低温地区或低温时段使用受到较大的局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加热装置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包括电热片加热、流体加热等。但是现有的带加热功能的电池组为了固定加热装置和电池,需要采用附加的固定机构,由此导致整个电池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现有使用电加热方式的电池加热装置,其产生的热量,或通过风力来传递热量,或通过极柱将热量传递到电池内部,导致加热效率不高。因此,现有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存在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用性不强。亟需一种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实用性强的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模组中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不高导致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至少两块加热片、至少两块电池单体,所述加热片和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脚,同侧相邻的固定卡脚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电池单体的宽度一致;所述电池单体通过两侧相对的限位槽紧固在箱体内部,所述加热片设置在两侧相对的固定卡脚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相间排列,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卡脚的宽度与所述加热片的厚度一致。优选的,所述固定卡脚为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方形,所述加热片的长度与相对的固定卡脚之间的距离一致。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电加热片。优选的,所述加热片的电阻丝镶嵌在基材中,所述电阻丝呈“S”形分布,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布在加热片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电池单体相互连接后与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加热片与加热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两相邻电池单体极柱之间通过跨接片串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片通过加热导线并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与加热导线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槽来固定电池单体在箱体内位置,通过固定卡脚以及电池单体固定加热片,不需要其他固定机构,整体结构简单;通过相间设置加热片,增加加热片与电池单体贴合的表面面积,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保证加热效率;通过采用在基材中镶嵌并均匀分布电阻丝,使得加热片产生的热量更加均匀,热量传递效率更高;通过并联结构的加热片,使得加热片的维护更加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分解的加热片和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箱体10、至少两块加热片20、至少两块电池单体30,加热片20和电池单体30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10由下箱体11和箱体盖12组成,下箱体11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脚40。固定卡脚40为条状结构,其长度可以接近下箱体11的高度,但不能超过下箱体11的高度。同侧相邻的固定卡脚40形成一个限位槽70,限位槽70的宽度与电池单体30的宽度一致。电池单体30放置在箱体内两侧相应的限位槽70形成的区域内,通过限位槽70紧固在箱体内部。加热片20为电加热片,加热片20设置在两侧相对的固定卡脚40与电池单体30形成的区域内。加热片20与电池单体30相间排列,加热片20与电池单体30的表面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电路与电池线路相分离。电池单体30相互连接后与电源输出引脚50连接,加热片20与加热导线60连接。具体的,相邻的两电池单体30的极柱之间通过跨接片80串联连接。当然,电池单体30也可以采用并联连接的结构。加热导线可以使用外部电源,也可以直接与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限位卡脚,相邻限位卡脚形成的限位槽的宽度与电池单体的宽度一致,并且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相间排列,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的表面相贴合;电池单体通过限位槽来固定其在箱体内的位置,不需要其他固定机构,整体结构简单;通过相间设置加热片,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保证加热效率;加热电路与电池线路相独立,保证整体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为了有效利用加热片的两个表面,进一步的增加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的贴合面积,并且减少加热片的固定机构,本实施例中,固定卡脚40的宽度与加热片20的厚度一致。使得加热片两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表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可以同时加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提高加热热量的利用率;同时由此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摩擦阻力,在不增加其他固定机构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固定加热片在电池模组中的位置。加热片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多边形甚至不规则形状。为了增加加热片的可更换性以及降低加工的难度,本实施例中加热片20采用方形形状。同时,为了增加加热片与单个的电池单体之间的贴合面积,本实施例中,加热片20的长度与相对的固定卡脚40之间的距离一致,使得加热片的表面形状与相对的固定卡脚以及放置的电池单体之间形成的空腔表面一致,最大化地增加加热片与电池单体的贴合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为了使加热片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地传递到电池单体上,加热片20采用导热胶作为基材,电阻丝镶嵌在导热胶中。导热胶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可以高效的传递热量,提升加热片与电池单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同时,如图4所示,电阻丝呈“S”形分布,电阻丝的两端分布在加热片的同一侧并与加热导线60连接。当然,电阻丝的两端也可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至少两块加热片、至少两块电池单体,所述加热片和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脚,同侧相邻的固定卡脚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电池单体的宽度一致;所述电池单体通过两侧相对的限位槽紧固在箱体内部,所述加热片设置在两侧相对的固定卡脚形成的区域内;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相间排列,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表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至少两块加热片、至少两块电
池单体,所述加热片和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两
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脚,同侧相邻的固定卡脚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限
位槽的宽度与电池单体的宽度一致;所述电池单体通过两侧相对的限位槽紧固在
箱体内部,所述加热片设置在两侧相对的固定卡脚形成的区域内;
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相间排列,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表面相
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卡脚的宽度与所述加热片的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卡脚为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热片为方形,所述加热片的长度与相对的固定卡脚之间的距离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卜夫丁耀君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