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79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装置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嵌接固定块,定位板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使定位板、固定板连接形成方波形;位于所述定位板上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装置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部还销接钻模板,所述钻模板的中部开有用于钻头经过的过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通过定位块实现了对零件横向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棒及固定块实现了对零件纵向定位及平面度的测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稳定性,使加工后的零件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装置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嵌接固定块,定位板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使定位板、固定板连接形成方波形;位于所述定位板上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装置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部还销接钻模板,所述钻模板的中部开有用于钻头经过的过渡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通过定位块实现了对零件横向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棒及固定块实现了对零件纵向定位及平面度的测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稳定性,使加工后的零件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专利说明】一种钻孔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钻孔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钻孔技术方法应用于机械加工,如图1所示,对该零件I的通孔101进行加工,对于此类通孔深度大,并且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适合钻孔方式,但需要对其进行精确定位,保证零件加工时候的稳定性,才能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钻孔定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装置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嵌接固定块,定位板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使定位板、固定板连接形成方波形;位于所述定位板上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装置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部还销接钻模板,所述钻模板的中部开有用于钻头经过的过渡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块上开有第一半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半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孔的第二半圆形开口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形开口与第二半圆形开口连接形成整圆孔内还装置定位棒;所述钻模板为“T”形,在所述钻模板上还对称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棒为圆柱形;位于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还设置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通过定位块实现了对零件横向定位,同时利用定位棒及固定块实现了对零件纵向定位及平面度的测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稳定性,使加工后的零件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利用钻模板实现了对零件的孔位钻削,避免了因与零件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待加工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钻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板与固定块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零件;101、通孔;102、圆形端;2、底座;3、手柄;4、定位块;5、定位销;6、定位板;7、紧固螺钉;8、固定板;9、固定块;10、定位棒;11、钻模板;1101、定位孔;1102、过渡孔;701、第一半圆形开口 ;801、第二半圆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图6所示,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包括底座2,在底座2上装置固定板8,在固定板8上开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嵌接固定块9,如图3所示,固定块9上开有第一半圆形开口 901,如图4、图6所示,第一半圆形开口 901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第二半圆形开口 801的直径相同,第一半圆形开口 901与第二半圆形开口 801连接形成整圆孔内还装置定位棒10,定位棒10为圆柱形。如图5、图6所示,定位板6对称布置在底座2上并与固定板8的一侧连接,使定位板6、固定板8连接形成方波形;位于定位板6上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装置定位块4,位于定位块4的一侧还设置手柄3。位于定位板6的上部还通过定位销5连接钻模板11,如图2所示,钻模板11的中部开有用于钻头经过的过渡孔1102,钻模板11为“T”形,在钻模板11上还对称开有定位孔1101。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5、图6所示,首先松开定位板6上用于锁紧定位块4的紧固件(图中未示出),通过手柄3带动定位块4在定位板6上的贯通槽内作滑移,直至定位块4与零件I抵接后,通过上述紧固件锁紧定位块4使其无法移动,同时定位块4与零件I的两侧端面抵接,保证了零件I的横向定位,同时零件I的圆形端插接在第一半圆形开口 901与第二半圆形开口801连接形成整圆孔内,并且定位棒10也插接于所述整圆孔内并与零件I的圆形端抵接,保证了零件I的纵向平衡,通过对该定位棒进行平面度检测,即可得出零件I的平面度,然后通过启动钻具,使其经过钻模板11的过渡孔1102并与零件I接触进行钻孔工作。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在所述底座(2)上装置固定板(8),在所述固定板(8)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嵌接固定块(9),定位板(6)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2)上并与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连接,使定位板(6)、固定板(8)连接形成方波形;位于所述定位板(6)上开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装置定位块(4);位于所述定位板(6)的上部还销接钻模板(11),所述钻模板(11)的中部开有用于钻头经过的过渡孔(1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9)上开有第一半圆形开口(901),所述第一半圆形开口(901)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孔的第二半圆形开口(80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形开口(901)与第二半圆形开口(801)连接形成整圆孔内还装置定位棒(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模板(11)为“T”形,在所述钻模板(11)上还对称开有定位孔(110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棒(10)为圆柱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位块(4)的一侧还设置手柄(3)。【文档编号】B23Q3/06GK203566341SQ201320773417【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范罗荣 申请人: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罗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