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装置及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撞击器、铸锭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826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及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撞击器、铸锭机,该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上上下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连接撞杆的滑块,滑块与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在铸模撞击撞杆脱模的过程中,既能实现铝锭从铸模内脱出,又能减小铸模和撞杆所受应力,避免铸模产生裂纹,延长了铸模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及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撞击器、铸锭机,该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上上下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连接撞杆的滑块,滑块与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在铸模撞击撞杆脱模的过程中,既能实现铝锭从铸模内脱出,又能减小铸模和撞杆所受应力,避免铸模产生裂纹,延长了铸模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减震装置及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撞击器、铸锭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锭机及其铸模脱锭撞击器和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炼行业,铸锭机是一种锭坯成型设备,如在电解铝行业,通过将铝液注入铸锭机的铸模后进行冷却成型便可形成铝锭,因此,实现自动脱模也是铸锭机不可缺少的作业环节。传统的铸锭机,大多采用链式铸锭机,其脱模方式为重力惯性脱模,如图1所示的铸锭机,包括由链轮101和链条102构成的链轮链条机构,链条101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铸模103,在链轮链条机构的输出端下方横向固定有一根用于脱模的撞杆104 ;各铸模103采用底部铰接的方式,也就是说,当铸模103被链轮链条机构输送至撞杆104位置处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铸模103会发生一定角度的翻转,并在翻转过程中撞击撞杆104,撞击后,铸模103短暂停留在撞杆104上,而模内的铝锭在惯性的作用下落入拉锭机的托盘105内从而完成脱t旲。该结构的铸徒机存在弊端:在脱1旲的过程中,铸1旲和撞杆发生碰撞,当铸1旲所受的应力大于铸模的强度时,铸模内部组织结构受到破坏,铸模就会产生裂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铸模的裂纹逐渐增大,最终铸模报废,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铸模受撞击的同时,撞杆也受到相同的撞击力,因此,目前电解铝厂铸造车间铸模和撞杆更换频率较高,尤其是铸模,每年需检修、更换几百块新铸模,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铸模撞击脱模时进行缓冲以减小铸模和撞杆所受应力的减震装置;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撞击器和铸锭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上上下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连接撞杆的滑块,滑块与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组,弹簧组由连接在滑块上端的拉簧以及连接在滑块下端的压簧构成。所述减震支架包括左、右支座,支座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框架,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导向滑动套设于对应支座的上、下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滑杆上,所述拉簧和压簧均套设于对应滑杆上,拉簧的上端与支座的上边框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压簧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顶接、另一端与支座的下边框顶接。所述各支座对应的弹簧组以及滑杆的数量为前后分布的两个。本技术的撞击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撞击器,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上上下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连接撞杆的滑块,滑块与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组,弹簧组由连接在滑块上端的拉簧以及连接在滑块下端的压簧构成。所述减震支架包括左、右支座,支座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框架,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导向滑动套设于对应支座的上、下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滑杆上,所述拉簧和压簧均套设于对应滑杆上,拉簧的上端与支座的上边框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压簧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顶接、另一端与支座的下边框顶接。本技术的铸锭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锭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沿前后方向输送的链轮链条机构,该链轮链条机构的链条上分布有铸模,机架上位于链轮链条机构的前端下方设有撞击器,该撞击器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上上下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连接撞杆的滑块,滑块与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组,弹簧组由连接在滑块上端的拉簧以及连接在滑块下端的压簧构成。所述减震支架包括左、右支座,支座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框架,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导向滑动套设于对应支座的上、下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滑杆上,所述拉簧和压簧均套设于对应滑杆上,拉簧的上端与支座的上边框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压簧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顶接、另一端与支座的下边框顶接。采用上述结构的减震装置,由于撞杆连接在滑块上,而滑块减震支架之间设有对滑块施加向上弹性力的弹性组件,这样在铸模撞击撞杆脱模的过程中,既能实现铝锭从铸模内脱出,又能减小铸模和撞杆所受应力,避免铸模产生裂纹,延长了铸模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弹性组件包括由连接在滑块上端和下端的拉簧和压簧构成的弹簧组,弹簧组的这种结构形式所产生的弹性力持久,而且能够确保撞杆的快速复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铸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铸锭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铸锭机的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输送的、由链轮I和链条2构成的链轮链条机构,该机构的前端为输出端,链条2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铸模3,在链轮链条机构的前端下方设有撞击器,各铸模3采用底部铰接的方式,也就是说,当铸模3被链轮链条机构输送至撞击器位置处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铸模3会发生一定角度的翻转,并在翻转过程中与撞击器发生碰撞,碰撞后,铸模短暂停留在撞击器上,而模内的铝锭在惯性的作用下落入拉锭机的托盘10内从而完成脱模。撞击器主要由减震装置和撞杆7构成,减震装置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减震支架,减震支架由左、右支座4构成,支座4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在各支座4的上、下边框之间连接有两根滑杆5,两根滑杆5沿前后方向分布,两根滑杆5上导向滑动套设有一个滑块8,所述撞杆7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块8之间,铸模3与撞击器发生碰撞是通过与撞杆7碰撞实现的;在各支座4与其对应的滑块8之间设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由两个分别装配于两个滑杆5上的弹簧组构成,弹簧组包括拉簧6和压簧9,其中,拉簧6套设于对应的滑杆上,其上端与对应支座的上边框连接、下端与对应滑块8的上端连接,压簧9也套设于对应的滑杆上,其上端与对应滑块8下端顶接、下端与对应支座的下边框顶接。该装置利用的物理原理为动量定理:Ft=mv' — mv=p' — p,设定铝锭和铸模的质量为M,在铸模从40CM的高度处转落并撞击撞杆,在此过程中动量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铸模受重力作用动量由O变为最大P,第二阶段铸模受撞杆阻力动量由P变为O ;通过利用第二个阶段的动量变化过程,在动量的第二个变化阶段,铸模和铝锭落在撞杆上受到撞杆的向上的作用力F,所受冲量为P-O=FT, T为受力时间,P—定时所受力F与受力时间T成反比,即要想减少铸模受的冲击力F必须延长脱锭用撞杆对铸模的作用力时间T,从而使铸模受到的冲击应力小于铸模强度,这样既能实现铝锭从铸模内脱出,又能减小铸模所受应力,避免铸模铸模产生裂纹,延长了铸模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组件也可以只采用一根拉簧或一根压簧,或者采用气弹簧,只要能实现撞杆受力下移时的缓冲和之后的复位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滑块也可以连接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认为滑块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组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为一个或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支座上也可以设置供滑块滑动的导轨结构,这样支座也可以采用实体块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森刘驰张新野吴中华王克永梁云斐张永高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发祥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