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炳臣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6047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9: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被缓冲物和对被缓冲物产生作用力的传导物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被缓冲物固定连接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三磁体,以便减缓所述传导物对被缓冲物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磁极朝向相同;所述传导物与所述被缓冲物竖直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平衡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方法,通过磁体之间的引力来平衡造成被缓冲物持续振动的弹力,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特殊刚度的弹簧,这种刚度也可以根据不同车辆的情况通过设置磁体之间磁力、弹性元件的性能等因素来进行改变,适用多样、减震效果明显、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具体是一种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减震装置多采用弹簧加阻尼器的缓冲装置,弹簧连接于减振器上,缓冲装置刚度大则舒适性差,缓冲装置刚度小则载荷一定时缓冲装置垂直变形就越大,就会使撞击限位块的概率增加,并且容易出现制动点头角,转弯侧倾角等。缓冲装置的阻尼系数值取大,振动迅速衰减,但会把路面较大的冲击传递到车身,阻尼系数值取小,振动衰减慢,受冲击后振动持续时间长,使乘客感到不舒服,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而且一般的弹簧伸缩位置受限,难以调节其弹力,也即其减震力固定,在不同承载和路面状况下难以起到相适应的减震作用;而且当遇到路面变化时,车身重心随之变化,但由于弹簧属于保守元件,车身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能通过阻尼器转化成阻尼液内能,造成能量损失;并且这些减震器通常使用寿命短,维修困难,长期使用后,噪声变大,甚至使减震失效;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还存在有以下几种减震缓冲系统:液压调控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和电磁感应悬架系统,这几种减震缓冲系统虽然能够根据路面和行驶工况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来提升车的舒适性及平顺性,但仍受路面及行驶状况和汽车的弹性元件影响很大,且有响应时间,难以形成动态平衡的减震效果,虽然对传统缓冲装置的性能有大幅提升,但未形成根本性改善。如液压减震器还有复杂,减震筒密闭性因磨损逐渐下降,造成漏油,使阻尼失效等缺点。因此,急需一种适用多样、能够形成动态平衡的减震效果的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多样、能够形成动态平衡的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适用单一、难以形成动态平衡的减震效果的技术问题。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多样、能够形成动态平衡的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被缓冲物和对被缓冲物产生作用力的传导物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被缓冲物固定连接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三磁体,以便减缓所述传导物对被缓冲物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磁极朝向相同;所述传导物与所述被缓冲物竖直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平衡状态;2)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三磁体向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间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抵消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在该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会发生形变;3)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步骤2中所述的形变时,所述第三磁体向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间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补充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在该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相较于步骤2所述的形变的反向形变;4)重复所述步骤2-3,直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回到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优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三磁体为电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永磁体,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压缩或者被拉伸后,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受所述信号后,经过处理发送电流调整指令至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接收所述指令后,调整通过第三磁体的电流的大小,以便达到如下效果: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压缩时,使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间引力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从所述平衡状态处压缩而变化的弹力值;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拉伸时,使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间引力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从所述平衡状态处拉伸而变化的弹力值;所述引力的变化值是指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平衡状态时引力变化的值;重复所述步骤2-3,直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回到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保持架、第一弹性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三磁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三磁体能够在所述保持架内上下活动;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分别设置于第三磁体的上方和下方,并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极朝向相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位于保持架内;所述传导物和保持架为非磁性材料。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功率放大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磁体电连接,所述第三磁体为电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永磁体。优选的,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之间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为永磁体,所述传导物固定连接该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极朝向相同。优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四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之间。优选的,还包括第五磁体、第三弹性元件和第四弹性元件,所述第五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五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所述第四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五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五磁体为电磁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为空气弹簧。一种如上所述的减震装置在车辆减震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达到了如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方法,通过磁体之间的引力来平衡造成被缓冲物持续振动的弹力,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特殊刚度的弹簧,这种刚度也可以根据不同车辆的情况通过设置磁体之间磁力、弹性元件的性能等因素来进行改变,适用多样、减震效果明显、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方法,在所述传导物相对所述平衡状态有形变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调整,把车体扰动的力转化成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势能,然后在通过电磁铁把动态的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势能转化成磁场能来平衡被缓冲物,从而满足不同情况的减震需求,适用范围非常广泛;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方法,通过永磁体与弹性元件配合,改变被缓冲物沿扰动方向移动时受由弹簧刚度决定的线性或近似线性力,对被缓冲物输出变化幅度更小的支持力,被缓冲物受近似恒定支持力,回弹小;对于路面扰动,通过电磁力实现动态平衡,不需要阻尼器,可降低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减震方法、减震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被缓冲物和对被缓冲物产生作用力的传导物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被缓冲物固定连接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三磁体,以便减缓所述传导物对被缓冲物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磁极朝向相同;所述传导物与所述被缓冲物竖直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平衡状态;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三磁体向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间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抵消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在该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会发生形变;3)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步骤2中所述的形变时,所述第三磁体向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间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补充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在该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相较于步骤2所述的形变的反向形变;4)重复所述步骤2‑3,直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回到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被缓冲物和对被缓冲物产生作用力的传导物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被
缓冲物固定连接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作用于所述
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三磁体,以便减缓所述传导物对
被缓冲物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磁极朝向相同;
所述传导物与所述被缓冲物竖直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平衡状
态;
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三
磁体向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或
所述第二磁体间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抵消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
在该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较于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会发生形变;
3)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步骤2中所述的形变时,所述第三磁体向第二
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移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一磁体间
的间距变小、引力增加,补充部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在该弹力作用
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发生相较于步骤2所述的形变的反向形变;
4)重复所述步骤2-3,直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回到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传感器、控
制装置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三磁体为电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
永磁体,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压缩或者被拉伸后,发送信
号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受所述信号后,经过处理发送电流调整指令
至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接收所述指令后,调整通过第三磁体的电流
的大小,直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回到步骤1所述平衡状态。
3.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保持架、第一弹性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臣
申请(专利权)人:吴炳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