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的再浸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70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的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的再浸出方法,是将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磨细到粒径≤180目后和≤1.5mm牧草粉一并加入耐压、耐硫酸和硝酸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是将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磨细到粒径≤180目后和≤1.5mm牧草粉一并加入耐压、耐硫酸和硝酸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浸出。【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的一种再浸出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锰矿是生产金属锰、硫酸锰、二氧化锰、硝酸锰等材料的重要原料。湿法工艺是生产上述材料的主要工艺,该工艺中浸出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生产金属锰、硫酸锰、二氧化锰的湿法工艺中,基本上采用硫酸浸出体系。由于碳酸锰矿中含有一定的MnO2,MnO2不溶于硫酸,致使采用硫酸浸出碳酸锰矿时,目标金属锰的浸出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目前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产生量和堆存量均很大,废渣含锰约6%,具有再回收价值。采用湿法工艺对其再利用能依托产生这类废渣的企业的现有工艺、设施和设备,比较容易实施,浸出工序是湿法工艺必不可少的工序,由此开发浸出率高、浸出速度快、能耗低、能与产生这类废渣的企业的现有工艺、设施和设备相匹配的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的再利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浸出率高、浸出速度快、能耗低、能与产生这类废渣的企业的现有工艺、设施和设备相匹配的,其特征在于将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磨细到粒径≤180目后和≤1.5mm牧草粉一并加入耐压、耐硫酸和硝酸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浸出。浸出结束后,放出反应釜内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所需浸出溶液。得到的浸出溶液用于配制浸出碳酸锰矿的溶液。用于浸出的混合溶液中硫酸的初始浓度为0.5mol/L~lmol/L,硝酸的初始浓度为2g/L~10g/L。硫酸的加入量为将废渣中全部锰浸出的理论量的100%~105%。牧草粉的加入量以干基计为废渣中MnO2质量的100%~130%。整个浸出过程的温度为40°C~70°C,搅拌速度为50 r/min~130 r/min。浸出洛用水洗漆,洗漆水用于配制硫酸溶液用于废洛浸出。洗涤后的废渣送渣场存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废渣中可浸出元素主要是锰和铁,基本上分别呈Μη02、Μη(0Η)2和Fe2O3状态。在密闭并有牧草粉和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硫酸浸出废渣主要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权利要求】1.一种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的一种再浸出方法,其特征是将硫酸浸出碳酸锰矿产生的废渣磨细到粒径< 180目后和< 1.5mm牧草粉一并加入耐压、耐硫酸和硝酸腐蚀的反应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搅拌浸出,浸出结束后,放出反应釜内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所需浸出溶液,得到的浸出溶液用于配制浸出碳酸锰矿的溶液,用于浸出的混合溶液中硫酸的初始浓度为0.5mol/L~lmol/L,硝酸的初始浓度为2g/L~10g/L,硫酸的加入量为将废渣中全部锰浸出的理论量的100%~105%,牧草粉的加入量以干基计为废渣中MnO2质量的100%~130%,整个浸出过程的温度为40°C~70°C,搅拌速度为50 r/min~130 r/min,浸出洛用水洗漆,洗漆水用于配制硫酸溶液用于废洛浸出。【文档编号】C22B7/00GK103757269SQ201310736408【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9日 【专利技术者】龙炳清, 张章, 崔伟 申请人:四川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炳清张章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