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联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872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的盘状液晶三联体化合物化学结构、合成方法、介晶性质及用途的研究。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TTPn)。上述通式(TTPn)化合物具有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自组装成液晶中间相,且通式(TTPn)化合物是室温液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的盘状液晶三联体化合物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简单快捷且产率较高,通式(TTPn)中目标化合物可通过2‑溴‑3,6,7,10,11‑五(烷氧基)苯并菲与2,7‑二溴苯并菲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的盘状液晶三联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盘状液晶分子通常由具有大共轭π电子体系的稠环芳烃及其围绕的多条链构成,是一类具有显著光电性能的、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微结构的材料。盘状分子随温度变化可以发生自组装,通过苯环之间的π-π键的作用和范德华力形成取向有序的向列相或位置有序的柱状相和层状相,为其成为一维电荷载体提供可能,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电子迁移速率的影响,使得其沿着列的叠加周期比柱间距离短得多。因此,盘状液晶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电子学、光电学、光电导性、光伏和电致发光装置等领域,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有机半导体。

2、在1977年,chandrasekhar首次报道了盘状液晶,过去20年来,由于盘状液晶分子的特性,吸引了大量学者进行研究。液晶是一类独特的具有显著的电导和光电导性能的、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微纳米结构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分子电子学、光电子学、光电导性、光伏和电致发光装置等领域应用中,是一类有前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 (TTPn) 所示的结构:

2.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式 (TTPn) 中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其制备方法为: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通式 (TTPn) 中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液晶化合物化学结构及合成方法。

4.一...

【技术特征摘要】

1.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 (ttpn) 所示的结构:

2.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式 (ttpn) 中3,3'',6,6'',7,7'',10,10'',11,11''-十(烷氧基)-2,2':7',2''-三联苯并菲,其制备方法为: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可清陶雷赵可孝胡平汪必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