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8567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法,所述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是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的:聚二元醇10%~20%,反应性硅油2.0%~4.0%,二异氰酸酯5.0%~10%,扩链剂1.0%~3.0%,催化剂0.001%~0.003%,终止剂0.2%~0.4%,抗氧化剂0.4%~0.8%,纳米二氧化硅1.0%~2.0%,有机溶剂60%~7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制成合成革后,具有高耐寒性、不黄变和耐酒精擦洗等特点,适用于制备白色或浅色系鞋包、家具、汽车内饰等合成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是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的:聚二元醇10%~20%,反应性硅油2.0%~4.0%,二异氰酸酯5.0%~10%,扩链剂1.0%~3.0%,催化剂0.001%~0.003%,终止剂0.2%~0.4%,抗氧化剂0.4%~0.8%,纳米二氧化硅1.0%~2.0%,有机溶剂60%~75%。本专利技术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制成合成革后,具有高耐寒性、不黄变和耐酒精擦洗等特点,适用于制备白色或浅色系鞋包、家具、汽车内饰等合成革。【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聚氨酯树脂应用于合成革产业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涉及服装、鞋材、箱包、家居装饰及汽车等各个领域,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对合成革产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黄变合成革作为一种高档材料应用逐步增加,特别是在鞋革、箱包革、沙发革等方面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普通合成革容易受环境变化引起表面发黄现象,所以要求聚氨酯树脂的耐黄变性能要好,耐黄变级数要达到4级以上,可以应用于白色或浅色合成革制品中。同时合成革的耐寒性(低温耐折性)要求也不断提高。申请号为201010214349.7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耐寒、耐溶剂性不黄变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前期将低活性氢化合物中的活性氢与二异氰酸酯先反应,然后分批分次投入二元胺扩链剂不断提高高分子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合成出超高分子量的聚氨酯材料。通过提高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提高聚氨酯树脂的耐溶剂性能,由于分子中不含苯环结构,耐黄变性大大提高。但经试验表明仅提高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无法显著提高不黄变聚氨酯树脂的耐酒精性。因为不黄变聚氨酯树脂分子链中不含苯环结构,产品极性弱、分子间作用力低,耐酒精性能差。在合成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清洗很容易使得不黄变革面退色或者破损,因此对于耐寒耐酒精不黄变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的研究还没有达到较好的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是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的: 【权利要求】1.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二元醇为聚酯二元醇和聚醚二元醇; 聚酯二元醇为聚碳酸酯二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g/mol ; 聚醚二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g/mol ; 重量比为: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二元醇为1: 0.29~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硅油包括氨基硅油、羟基硅油、聚醚改性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数均分子量为600~3000g/mol,官能度为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由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胺组成; 所述的二元醇包括乙二醇、1,4- 丁二醇、1,6-己二醇,优选1,4- 丁二醇; 所述的二元胺包括异佛尔酮二胺和4,4_ 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其中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胺摩尔比为1:4~2:3; 所述的异氰酸酯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丁酮和异丙醇,重量百分比为: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铋类催化剂;所述终止剂为二正丁胺;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化168(1:1)的混合物。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耐寒耐酒精不黄变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二元醇、反应性硅油、小分子二元醇、抗氧剂、催化剂和溶剂总重量5.0%~10%的溶剂,搅拌混合,于70°C以下加入二异氰酸酯,90~110°C反应I~3小时,其中,NCO含量为2.5%~4.5% ; (2)将反应釜温度降至30~50°C,加入溶剂总重量50%~70%的溶剂,滴加扩链剂二元胺,过程中间不断加入剩余溶剂,至粘度达60000~120000cps后加入终止剂; (3)将温度升至8 0~90°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I~2小时,获得产品。【文档编号】C08G18/42GK103755910SQ201310737594【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专利技术者】郑绍军, 薛敬钦, 吴晓敏, 张初银, 彭峰, 俞杰 申请人: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绍军薛敬钦吴晓敏张初银彭峰俞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